不惧“羞辱”

 

若功力不够,该拒还得拒,切勿随意模仿各大高能狼爸狼妈的“训狼方”。但若能在这个课题上不断精进,合理适度用好孩子的“羞辱感“,则可以激发孩子的自尊心和潜力,终能不惧“羞辱”。...



上篇有关“羞辱感”的文章,引发了很多朋友对“羞辱感”的讨论,有“羊妈妈”们谈“羞辱”色变,也有狼爸们赞成“羞辱”教育。得到启发,我继续不负责任地写出如下观点:

若功力不够,该拒还得拒,切勿随意模仿各大高能狼爸狼妈的“训狼方”。但若能在这个课题上不断精进,合理适度用好孩子的“羞辱感“,则可以激发孩子的自尊心和潜力,终能不惧“羞辱”。



先随我手撕下这些身边屡见不鲜的画面,躺枪不得喊冤:

最莫名其妙的羞辱感叫做“别人都这么做!”

幼儿时,我们是这样被教育的:

“不能左手,别人都右手吃饭”、“跑快点,别人都很快”(实际上我已经气喘吁吁了!)、“你又咬手指头了,为什么别人都不咬呢?”(那如果别人也咬呢?)

        学龄时,我们是这样被教育的:

“别人都报美术班,你画画那么不好,一定要报”、“看看你的大字成绩,看看别人的”。实际上,谁又知道“别人”到底是什样!(有没有想揍这个叫“别人”的人!)

好不容易熬到成家立业时,类似训诫没断:“想当初我们那么 忙,把你们姐弟俩带大,教育好,你们这都做不好吗?”、“你们起 点比我们高,肯定要比父母发展得好啊”……

是不是很熟的画风啊?而且正在我们的下一代身上复制!

碾压自信过多后,不久你就会发现,某一天孩子学会甚至喜欢讨好别人、不敢说出自己的观点或“零观点”、没了“别人”,都不知道该怎么做个好孩子、好学生和好妈妈,还哪来独立、自由一说?更要命的是,万一“别人”是个误导呢?

最夸张的羞辱感叫“你总是不行”、“你又错了!”

当父母顺口溜说“你又错了”时,孩子明明才第二次犯同样的错,甚至只是一个小误差;当父母失望地喊到“怎么老是学不会?”时,孩子可能已经意识到并开始反省了;当父母下结论“你怎么什么都不行”,实际上仅是数学不够好而已!

父母不经意间的夸张、以偏概全的“又”、“总”、“老”,就像紧箍咒,一遍遍地挑战孩子的自信,再面临类似场景时,孩子可能会变得胆小、紧张、焦虑,甚至可能会因此产生“免疫力”,放弃反省和改正,破罐子破摔呗。想到这,当妈的是不是要心头一紧?

最强烈的羞辱感是来自公开情境下的批评

“我们家孩子什么都好,就是爱睡懒觉”,这是家长遛娃时经常挂嘴边的话(还不忘叫着身边的孩子说“昨天上课是不是又迟到被老师罚了?”);孩子跟着其他小朋友一起爬土坡,正快乐着呢,冷不丁被拽过来,大声呵斥“你又没记住妈妈说的?”随手,piapiapia拍起孩子的屁股,一切在孩子的哭声中收场。一旁还有“帮凶” 补刀“你不乖啊,妈妈打屁股了啊”。

如此经历几次,孩子可能会为了“自尊”与家长对抗,“叛逆”期因此提前或无限拉长;孩子容易否定、语言攻击他人,甚至肢体有冲突,不合群,成年后也会产生不轻的社交焦虑。



最恐怖的羞辱感来自于父母的自我否定

把父母写入自己最初的小作文里,骄傲地宣称自己长大后要做像爸爸或妈妈那样的人!这个场景不陌生吧?

在孩子心中,父母往往是第一个也是最优质的“偶像”!可若父母经常在孩子面前妄自菲薄,动辄苦情教育“孩子,你要努力学习,你不能像爸爸这样没本事,什么也不行”,“爸妈这辈子就这样了,全家就靠你了”……孩子会不会觉得他的第一座灯塔就突然断电了,小信仰刚萌芽就被灭了?!

如此教育下的孩子,多半两类,一类是英雄情结超重,地球没了他转不动,热心之余喜欢大包大揽、干涉他人,稍微失手就觉得自己对不住全世界,神经绷得很紧;一类是因为原生家庭里的自我否定,心理负担太重直接被压垮,丧失责任感,避重就轻,喜欢推脱、抱怨。

这样的羞辱教育你还敢使吗?眼看着孩子根本无法建立自信,还谈什么自立成才,更别说精英啦。

回到正题,我们究竟该如何保护和用好孩子的羞辱感呢?

1、适时地给孩子传递生活中必要的道德知识及行为标准

研究表明,羞耻感最早出现在2-3岁时,传递早了孩子完全无意识,晚了孩子可能道德认知或行为会出偏差。

最好的传递方式是父母在生活中言传身教,为孩子树立道德榜样。既要用既定标准引导和约束他,让他明白什么事会“羞羞脸”、什么事“不对”、什么事会“被点赞”。

2、悉心呵护孩子羞耻感的萌芽

羞耻意识萌芽后,孩子的羞耻感会在他人尤其是尊敬的、亲近的人发现其过错时首先表现出来。孩子总希望家长为其错误和因犯错而受的惩罚“保密”。所以,我们记得“家丑不可外扬”,更不能拿孩子的错公开做反面教材,甚至嘲笑他的错误。

3、更好地认识和提高自己,从现在开始

孩子是父母的缩影,如果希望孩子健康、自信、果敢,那么请陪孩子积极锻炼、多在孩子跟前“炫耀”自己的工作成绩、果断地回复孩子的请求,提前一步给孩子做积极榜样,就从现在开始,一切还来得及!当然健康的父母关系

4、一切都敌不过“爸爸爱妈妈”

“最好的家庭是爸爸爱妈妈”这句话掳获了很多妈妈的心,我想起最近经常陪儿子看的“企鹅家族“:PINGU的爸爸每天上下班都会亲妈妈,每次外出都记得带礼物哪怕是把路边的野花,一家吃个家常便饭,两人都会互喂(太腻了,但为什么觉得那么温馨呢?),所以PINGU和妹妹既有个性又有爱心。健康的父母关系就是送给孩子的最好的礼物,因为它完全满足了孩子的安全感、归属感,只有安全感被满足,才能真正发展羞辱感。

5、培养孩子的自我价值感才是王道

清楚个人喜好、擅长,能受内心驱动去树立目标,这样的孩子在奔

目标努力的过程中更容易产生满足感和幸福感。如此,家长还用担心孩子的行为会令家人蒙羞吗?

SO,培养孩子的使命感、和孩子一起探寻“我为什么来到这个世界上,我对这个世界的意义是什么?”将成为家长最大的使命!

当然,前提是家长最好自己先思考清楚这个问题!这个问题很大,

很难短时间内获得答案(我到现在也没完全厘清),不如化而解之:

条件允许,提供给孩子尽量多的选项

不仅内容上要涉及喂养、学习、社交等各阶段所需,更重要

的是好、次、舒适和恶劣的环境并存,让孩子能感受或体验到生活的多样性。只有足够多的尝试,才能为孩子的权衡、取舍奠定基础,孩子会因此找到自己的努力目标,并因此激发“幸福感”、“进取”等重要能力。现在很多亲子综艺节目之所以受欢迎,最主要靠得就这张牌。

尊重孩子的决定,并让其适当承担后果

孩子在尝试后,难免会有些偏好或决定剑走偏锋。

例如,小儿Q看多了我拆包裹后,就经常希望帮我找剪刀、

用剪刀拆包。唉,妈呀,剪刀刀光凛凛,我断然拒绝却反而吊起其异常的兴趣,我只好手把手的捏着他的手无比小心地剪,直到有一次剪刀微微的碰了他的小手一下,产生轻微的痛感,我立即告诉他“你手太小,现在拿不动大剪刀,等长大了用吧”。现在,只要我拆包裹,他就会很小心翼翼的帮我拿来剪刀,然后补充一句“宝宝长大了用”,留下我内心狂喜。



多观察和启发孩子的兴奋点

前面说与其妄自担心,还不如多观察孩子在哪种情境下最投

入、最兴奋?不妨常问他“你最喜欢和谁玩?”、“你最崇拜谁”、“你今天的计划是什么?”

尽可能早得满足前三条

越晚,孩子的好恶、意愿就参杂了越多的外界因素,就很难真正发现自己;若不从小立志,现在的成年人有几个能真正说清楚自己的使命、对社会的价值?结束语:不将就的生活,始于不惧“羞辱感”

让孩子体验生命的多样性和丰富性,并遵从自我,从中选择适合自己的路,才能让“自我价值”萌芽。支持孩子为自己的选择和结果幸福,而非活在外界的“期待”、“责任”下。很欣慰,我们这一代的人目前在家长的角色扮演中属于无知有觉,能及时反省并随时学习进步,何患无为呢?


    关注 梓说梓话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