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云晓——那年那些“野生奥特曼”如今在何方?

 

20多年前的对比,已经分出了结果……x0a似乎与当年的预测格格不入,这是为什么?x0a难道今天的我们,还要重复20年前的错误吗?...

今天要和妹子为写真选片,发的有点早,请大家原谅
——当夏令营宣告闭营时,宫崎市议员乡田实先生作了总结。他特意大声问日本孩子:“草原美不美?”
77个日本孩子齐声吼道:“美!”
“天空蓝不蓝?”
“蓝!”
“你们还来不来?”
“来!”
这几声狂吼震撼了在场的每一个中国人。天哪!这就是日本人对后代的教育吗?这就是大和民族精神吗?当日本孩子抬起头时,每个人的眼里都闪动着泪花。
在这群日本孩子身后,站着的是他们的家长乃至整个日本社会。
(摘自纪实文学——《夏令营中的较量》)

像赤血一样年纪的人,对这段文字恐怕都不会太陌生,它可能出现在某个课外读物里,可能出现在某个测试试卷中,可能出现在暑假作业里,可能会出现在学校板报上……


《夏令营中的较量》作者孙云晓
总之,这段文字是每个九零后孩子的梦魇,这篇《夏令营中的较量》是无数老师和家长用来“教育”和“刺激”中国孩子的“教材”。无数中国学生在西体重写过对这一篇文章的思考,更是不断有老师让自己的学生品读这篇两千多字的文章,然后让孩子们写一个声情并茂的读后感……

写的太多、看得太多、听得太多,以至于人们都忘了找找这篇文章的出处,事实证明,在传播的过程中,这篇文章被不断修改,影响也越来越大,事实上成为了一个“集体创作”的结果——这篇文章最早发表在1993年第2期《少年儿童研究》杂志,题为《夏令营史上的一场变革》;半年后,文章在索稿后被《黄金时代》、广州地方团委的刊物刊发,文章名字被改为《我们的孩子是日本人的对手吗?》;再两个月后,此文章以《夏令营中的较量》(对文章进行了一定的缩编)为名出现在著名文摘类杂志《读者》上,就此一炮而红,甚至被评委《读者》最具影响力的文章之一

中国心灵鸡汤开创者杂志
2011年,日本311大地震让日本这个国家陷入了绝望之中,海啸来袭、核电站危急,不得已之下,东京电力公司招募所谓“五十死士”以决死勇气进入核电站对核电站危机进行处理

2011年,距离孙云晓写下《夏令营中的较量》已经过去了整整十八个年头,当年的孩子已经变成了大人,十八年,对于教育来说,时刻以检验结果的了,也是各种教育实验开始开花结果的时候。

十八年后,无意之间,这些备受《夏令营中的较量》“激励”或“摧残”的“孩子”惊讶的发现,最能体现大和民族精神的“五十死士”中,年纪最小的也已经足有51岁,而日本年轻人所组成的日本自卫队在救灾中基本没发挥作用,甚至有“抗命”之嫌。


多么可怕的“去死好了”
这难道就是日本教育的成果?

于是昔日的孩子用成年人的心智重新翻看那篇《夏令营中的较量》,果然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文章通篇尽是槽点,网友们总结的问题大多是以下几点:

1.军人负重行军标准是1/8体重,特种部队标准是1/4体重,而文中的日本小孩负重1/2体重

2.同时有网友表示“我参加过几次山野百公里的活动,最好的一次是走了17个小时,而且没有这么多负重。我知道的最快的一个人是不到11个小时,还是空手走的。

3.古代骑兵部队一日的奔袭不过百余里、红军飞夺泸定桥日夜兼程也就160里(80公里)、现代美军机械化推进一日也只有上百公里就被称为奇迹。而文中的日本小孩两天徒步100公里!


这些日本孩子难道比红军战士还猛?
对此,《我是特总兵》导演刘猛在微博上愤怒地写道:我今天才看那篇中日夏令营孩子对比的奇文,当即晕倒,当年怎么没有部队的人出来说句话的?背负20公斤,一天内连续行军100公里?这是12岁的孩子吗?这是小型奥特曼!某陆军学院侦察系的武装急行军奔袭科目才是一天内连续行军90公里!那自卫队岂不都是大型奥特曼,完全可以无视世界上所有部队单兵素质——77个野生奥特曼的梗就此火便中国。

其实,不只是刘猛,即便是在文章发表的上世纪90年代,很多学者也对孙云晓和他的《夏令营的较量》进行驳斥。在1994年,孙云晓就表示写《夏令营中的较量》,是在揭示中国教育的危机,而非对中国孩子的贬低;而在十八年后,面对山呼海啸的愤怒,孙云晓依旧嘴硬,他说《夏令营中的较量》一文并未得出日本孩子打败中国孩子的结论,他只是出于长久以来对民族未来隐患的担心,略去了其他的事实,只选取了最能反映隐患的实例,目的是敲响警钟。


当年夏令营中,咱们的孩子表现很好
(图为中国孩子搭帐篷)


而更让人深思的是,即便这一文章已经被辟谣多次,但影响力却一直未减,无数的所谓“教育专家”以此为宝,无数家长依旧以此为准教育孩子,到底是什么让这篇22年前的虚假“纪实文学”有如此力量?

也许能解释着一切的,就是某些人刻骨的自卑感。

我们这个民族有着悠久的历史,但是到了近代,我们一次又一次的输给西方;而改革开放后,无数的新东西、新知识、新文化传到国内,让连肚子都在挨饿的一些人惊呼,原来这才是世界吗?于是一些人被发达世界彻底打断了脊梁骨,认为发达世界什么都发达,中国自然什么都落后而且将永远定位,不能改变——真不知道这种潜意识祸害了多少人,更可怕的是,似乎总是有人在加强这种没理由的“自卑感”——中国经济的发展速度终于超越西方发达国家时,有个郎教授天天唱衰中国,好像中国明天就崩溃;中国军工好不容易有了发展,又来了个平秃头天天贬低中国军工;中国人发现貌似日本也就是那么回事,结果又跳出个旅日学者俞X任各种给日本洗白;中国好不容易在工业化道路上开花结果,前著名记者柴X立刻拍纪录片各种否定……


私货满满的《苍穹之下》
有人说一个民族最可怕的不是盲目的自大,而是盲目的自卑,而在中国,当年那批被打断脊梁骨的人正是成为各级领导的年纪,这些人自卑到骨子里,宁可编造谣言也要妄自菲薄,却还以为自己掌握了真相。

所以,下一次,当大家看到全新的国外科技、新颖的国外政策、靓丽的国外产品、精密的外国设计、美好的外国传言时,不妨冷静下来想想,这些东西是不是靠谱,别听风就是雨,凡事要多想——号称要建在海底的超级高铁是否靠谱?传说中的美国护照是不是真的灵验?西方的教育是不是真的领先全球?苹果的产品是否真的遥遥在上高不可攀?


日本宽松教育的失败已经是人所共知
从某种角度上说,纪实文学应该像是冷静无比的复印机,将一切真实展现在人们的面前,如果说纪实文学也有描写手法,那唯一的手段也应该是白描。从这个角度上来讲,《夏令营中的较量》所带有的春秋笔法,实在是犯了纪实文学的大忌,不过我们也没有必要将其封杀,《夏令营中的较量》是一颗悬于神州大梁的苦胆,让有志有为的卧薪者品尝,明目明心。


还TM能说什么?
赤血也希望当年被称为“垮掉一代”中的人努力打破旧有的观念,让世人明白,无论是什么年代的中国人,都有资格成为最好,就像那句话说的那样——承受得起多少诋毁,就经得起多少赞美!!

苹果手机用户,喜欢赤血的话,可以识别上面的二维码给予赤血一些前进的动力,每一篇文章背后都需要辛勤的汗水。你的每一次打赏,都将直接转到赤血学妹的微信钱包之中,为了生活,为了不跪搓衣板,请大家理解,谢谢大家——留言中可以附上您的ID,赤血会万分感激)
这里是凤凰箴言,我是赤血之城,谢谢你的阅读。
—End—
若觉可读,欢迎推荐给你的朋友,甚幸!
凤凰飞去,空余声声嘶鸣


    关注 凤凰箴言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