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逝城往事》:第5章

 

------第5章------



大约两袋烟工夫,有生的骡车转到了南城口。

一股嘈杂的热浪呼的扑上来。

南门外是一片宽阔的平地,一大堆人自然的围成了一个松散的大卖场。卖东西的各占一摊,卖命吆喝;买东西的,纯粹闲逛的更是不少,在人群里来回穿梭,或停下观看,或张嘴问价,闹闹哄哄的,分外热闹。

卖场左边是一座戏园。,门口站着一大堆闲人,张着脖子傻愣愣的东扭西看。戏院还没开张,不少人聚在门前扯着闲话。

卖场的另一边正对着的是两大片瓦房,青墟墟的屋顶一眼望不到边。中间一条丈五宽的长街,街口正对着常年不闭的南门。

一条黄土路被无数人踩踏,黑黝黝再看不出原来的颜色。路面平滑坚硬,比青石板路也不逞多让。

在人群中擦擦挤挤,被人埋怨了好一阵,有生的骡车才过了街口,进了热闹的街里。

这里就是西水街,整个凤台县最繁华热闹的地界儿。

进了街里,一街两行都是商铺,间杂着两层高的楼房。开面都不算大,一家连着一家,似乎城里所有的商行都开在了这里。

有生赶着骡车往前走不多远,来到了当铺院门口。

铺门口是七八级青石台阶,加起来有半人多高。两间房的铺面,多半个店面的门板都没有放下,只是半开着一扇窄窄的小门供人进出。

看前后没人,有生把车停在当铺边上,站下来叫卖。没叫几声,街上来往的行人便围上来不少。一些老婆儿、大婶儿伸手拨拉着挑挑捡捡。有人一边问价,一边埋怨萝卜价太贵,让有生便宜些卖。

正热闹着,当铺里踱出来一个四十来岁的男人,穿着青布长袍,戴顶黑瓜皮帽,手里端着个水烟袋。看见门口围了一堆人,不耐烦地喝道:“卖萝卜的,没长眼,跑别人门口卖东西。赶紧走!”

有生正要答话,当铺旁边的院门开了个缝,一个婆娘出来,下了台阶,嘴里说着:“等会儿再走,我先买些儿。”

那男人嘴里哼了一声,说了一句:“快些儿!”便不再多说,起身回了铺里。

人越聚越多,眼看就把不宽的路堵了半边。一个全身黑乎乎的老汉赶了辆驴车,拉着一架子车煤往街里赶,被堵在那里过不去。

老汉冲有生喊了一声:“你,把车往里赶!没见过在街当中卖东西的,这条街是你家开的?”被堵的过路人也纷纷说话:“卖菜的,把车往里赶!”

有生招呼人们先散开,然后牵着骡子,把车赶到了边儿上的胡同口,靠墙站下。买萝卜的人又跟过来,围上来挑拣。

不远出是个露天的茅房,远远地传来一阵子臭味儿。一个男人系着裤带走出来,到了有生车跟前,用手拨拉了几下,张口问问价儿,扭头走了。

天快要到晌午,街上依然十分热闹。

猛然间,从南边传来一阵纷乱的声音,人潮哄的一下向南涌过去,又呼啦退了回来,散在了街两边。

街上的车子纷纷赶进了旁边的胡同,宽敞的街心一下子空旷起来。

有小孩飞快地从前边跑过来,嘴里嚷着:“冯大帅的队伍来了!过部队了!”

听到吵杂声,翠莲呼的撩起门帐,脚不站地的从屋里飞跑出来,奔出了半敞开的院门来到了街上。人群已经排满了街道两边,个个张着脖子向南头望去。翠莲也惦起脚尖向南边看,可惜个字小,挤在后头什么也看不到。

没过多久,就有动静传过来。

随着“咵咵”的脚步声,一大队人马开了过来。二十个穿灰白色军服的兵排成两溜在前头开道,一队身穿藏青色军装的兵紧随其后。人人肩上都扛着长枪,个个膀大腰圆,透出一股子虎气,围观的人群不由从嗓子眼里轻轻地发出一声赞叹。

步兵过后,几个骑马佩短枪的护卫纵马从人群中缓缓穿过,眯缝着眼扫视着人群。

再往后是一个四人抬的滑竿。鸭蛋粗细的杠子被四个健硕的汉子扛在肩上,一抖一抖的有韵律的轻轻颤着。中间是一把宽大的靠椅,坐着一个粗短身材、皮肤黝黑的中年汉子。身上穿着黑松口裤,月白色的仿绸褂子,顶上是直愣愣的平头,没戴帽子。

汉子宽大的方脸上那两道浓密的剑眉向中间拧成了一个疙瘩,眼睛直视前方,象是在看着什么东西,对街两边好奇的目光浑不在意。

翠莲眼睛看着当兵的,觉得十分有趣,等队伍快要过完了,才向中间的人瞥了一眼。

一双粗黑的大脚,光脚上穿者一双半旧的手工千层底黑粗布布鞋,随着滑竿一颤一颤的,分外刺眼。

过了好一阵子,看完热闹的人们满足的议论着,纷纷散去。街上又恢复了原来的老样儿。

翠莲回到屋子里,指手划脚,唾沫横飞的叙说着刚才的热闹。

挨坐在炕沿上的翠莲娘,忙着手上的活计,劈头盖脸的一顿数落。

“十二三的人了,马上就要出嫁,还迷迷糊糊,只知道耍。到了婆家,等着有财他娘戳脊梁骨吧!”

翠莲根本没当回事,在屋里呆一会儿,一眨眼又跑出去没影了。

到了晌午的吃饭的时间,街上的人少了起来。

有生看萝卜卖的差不多了,把牲口赶到靠边的胡同里,拴在一块青石上,自己走上街,寻找着吃饭的地方。
* 温馨提示:关注微信公众号: xiaoyida_com ,回复 xse21973 在手机上阅读完整章节!

------第6章------

过了几家店面,他停在一家不大的门脸前,端详了半晌。

这是一家小吃店。门口盘着两个大炉子,上面是两口大锅,一个冷锅里浮着一层半干的肉丸子,热锅里水开得哗哗响。客人报上数目后,老板就把丸子从冷锅用大铁勺舀到热锅里,翻几个滚后就连汤捞出来,加芫荽、蒜苗,端到屋子里的几张桌子前。

有生看完,迈步进了小店。在一张桌子前坐定,向老板说道:“来一毛钱的肉丸,多加汤。”

“一毛钱?”老板撇了撇嘴么,舀了五个肉丸煮好,端到桌前。有生拿起桌上的醋壶,倒上一大股子醋,用筷子搅了搅,先贴着碗边吸溜了一口滚烫的丸子汤,舒服的叹了一口气,然后从怀里掏出个毛巾包打开,拿出两块玉米面儿饼,就着丸子汤吃了起来。

过了一会儿,汤已经见了底,饼也到了肚里,碗里还剩下有生特地留下的一个丸子。有生向老板喊道:“再加一碗汤。”

老板斜看眼看着有生,嘴里小声说道:“一毛钱喝我两碗汤,都象你这样,我得赔光了!”声音恰好能让有生听得到。

有生憨厚的笑着,假装没听着。心里嘀咕着:“一毛钱,得出五斤萝卜才能挣出来。我这一车萝卜,能换你几碗丸子汤?”

老板思量一下,还是给有生加了大半碗汤。

有生把碗捧在手里,大口的喝起来。

喝完最后一口汤,舒服的打了个饱嗝。有生放下碗筷,没有起来就走,坐在桌前面向着街上,看来来往往的路人。

大街上人还是不少。

南城小学的老师任俊英正要到城里办事。正低头急匆匆地走着,顶头遇见了一个人嘴里叫了一声:“俊英!”

任俊英猛然抬头。

“钱坤!”

白净的面庞几乎没有留下岁月的痕迹,清秀的身材加上一身朴素却分外干净的棉衫。几年没见面的老同学,正笑巍巍的站在自己面前。

惊喜的打着招呼,钱坤放下手中的行李迎上来。任俊英挥拳照着钱坤的膀子就是一拳,然后快活地大笑起来。

两个人站在街上兴奋地聊了起来。说了一阵,任俊英看看天,正是吃晌午饭的钟点,便拉着钱坤来到旁边的“兴隆”饭馆。

上到清静的二楼,跟伙计叫了几个家常菜,要了一壶老白干,两个人坐下继续攀谈起来。

钱坤这些年在各地教书,差不多走遍了全省各地。这次是路过凤台县想到河南去,没想到竟然碰到了任俊英。

谈到热闹处,任俊英笑着向钱坤说:“钱老兄的格言是“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既然来了,就在凤台县呆一阵子吧。本县人一向尊师重教的,不如在这里教几个学生。”

钱坤笑道:“也好。只是一时间教书的地方不好找。不知道任兄有什么好介绍?”

任俊英一笑:“真是巧了!前两天一个熟人托我找个先生,到他们的村子里教书。不过也不是什么学校,就是一个私塾。村里的人家合伙出钱,凑一份酬金,请人给村里的孩子识识字。”

犹豫了一下:“不过地方偏僻了点。”

钱坤一笑:“我正想找个背静地方过几天安生日子,看来都是缘份啊。”

任俊英喜道:“那好。一会儿吃罢饭,我就领你去见一见引荐人。”

“好!“钱坤举杯,两个人轻轻一碰:“干!”

冬天的日头短暂,天早早的就黑下来。村里进城做点小买卖的人忙着往回赶,街上的商铺都在关门上门板,临街的窗子里已经陆续点亮了灯。

有几家大的饭店,在门口点起了红灯笼,客人来来往往地多起来。街中间儿的“凤仙楼”更是点起了一排大红灯笼,几个姑娘出来站到门口,招呼着来往的行人进去。

街上人还是不少,早早吃罢晚饭的人纷纷出了门,相互招呼着向街口去。

今天是河南班子新阳社到凤台演出的第一天,演出大戏“卷席筒”。开戏前的串场锣鼓敲得震天响,远远传来半条街都能听见。小孩子和卖零食的摊主更是急匆匆地往街口处赶,整条街上人声车声响成一片。

街中间的清水胡同里,疏散地分布着几个独立的院子。中间一处院落里,突然传出了一阵叫嚷声。一会儿,黑漆大门“兹呀”一声打开,一个身影从门里闪出来,狼狈地向巷口急步走去。一个老头拄着拐杖从门里紧跟着出来,嘴里不住的大声咒骂着:“方同贤,以后不要到我家来。再敢来,看我打折你的狗腿!”

方同贤奔到巷口,回头恶狠狠地看了老头一眼,一跺脚,拐出巷口走了。

老德仁气吁吁的站在门口,一面喘,一面望着巷口,心中犯愁。

眼看自己身体是一天不如一天。孙子怀安自小没了爹娘,全靠自己含辛茹苦把他拉扯大。怀安年纪还小,就有些不三不四的畜牲来勾引他走邪路。一旦自己老两口不在了,这个家怀安怕是守不住呀!

苍老的身躯融在黑乎乎的暗夜中,显得分外孤单。

远处,锣鼓声隐隐的传来。

戏开场了……未完待续......欲知下回,请关注微信公众号: xiaoyida_com ,回复 xse21973 获取完整内容!
----------
本小说内容节选自:都市小说 《逝城往事》

作者:翠花
最后更新于:2016年10月21日
----------
温馨提示:如何阅读完整内容?
方法一:点击下方 “阅读原文” 链接去读小说“逝城往事”后续完整章节!
方法二:关注微信公众号: xiaoyida_com (优美小说节选),回复 xse21973 阅读后续完整章节!


    关注 小意达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