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4000年前洪水、降温事件对山西先民聚落分布的影响

 

4000年前洪水、降温事件对山西先民聚落分布的影响李晋昌[作者简介:李晋昌,博士后,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主要...



摘要:选择自然环境复杂、人文历史悠久的山西省为研究区,分析4000年前的洪水和降温事件对山西先民聚落分布的影响,结果表明:洪水和降温事件共同导致了聚落密度大幅减少,但降温事件因持续时间更长、范围更广,对聚落分布的影响更大;受洪水和降温事件影响,先民聚落重心在晋北向纬度最低的丘陵和台地偏移,在晋中、晋东南向可作为避难所的长治盆地偏移,在晋南偏移方向不明显;上述偏移与各区域对气候变化的敏感程度及地貌类型、海拔高程、物资丰富程度和战争频繁程度有关。

4000年前的气温突降事件使尼罗河流域、两河流域及印度河流域古文明衰落[1],也使中华大地发生了广泛的文化交替,比如,黄河流域的齐家文化[2-4],长江流域的良渚文化和石家河文化[5-7],以及燕辽地区的红山文化[8]均在此时衰落。该降温事件在中国的一些冰芯、湖泊岩芯、泥炭等沉积中均有记录[9-13]。综合古环境与考古记录,也有研究指出,中国北方在4000年前有一个大范围的洪水期[14-19]。因此,有研究认为4000年前的气候事件是一次由洪水到降温的气候突变[20]。山西省是华夏文明的重要发祥地,也是4000年前的洪水和降温事件主要影响区域[21-23]。洪水事件主要影响居住于低处的先民,降温事件主要影响居住于高处的先民,两个事件共同作用下,先民将何去何从,此文做一简单分析。

1. 研究区概况

山西省位于黄土高原东部,黄河中游。省境轮廓大体呈平行四边形,南北长628 km,东西宽385 km,平均海拔900 m,总面积156,271 km2。根据近几十年的气候资料,山西省可分为3大气候区[24],即晋北寒冷干旱气候区,晋中、晋东南温和半干旱气候区和晋南温暖半干旱气候区(图1),后文分别简称为晋北、及晋中、晋东南和晋南。



图1 山西省综合气候分区(a)和地貌类型(b)

晋北为中国北方农牧交错区的一部分,晋中、晋东南为中国北方农牧交错区和传统农业区的过渡区域,晋南为中国北方传统农业区。气候资料显示,相对而言,晋北寒冷、干旱、风力强劲,晋南温暖、湿润、风力较弱,晋中、晋东南气候介于两者之间。地貌类型上,平原和台地面积比例在晋南最大,在晋中、晋东南最小;山地和丘陵面积比例在晋中、晋东南最大,在晋南最小(表1)。因此,晋南气候温暖湿润,平原、台地面积比例大,更适合生产力水平较低的先民生存和繁衍。



2. 研究方法

龙山文化(距今4400年到4000年)是黄河中下游地区新石器时代晚期的一个重要文化,属于酋邦社会,以农耕为主,发展了中国文明初期的青铜文化。夏代(距今4000年到3600年)是出现在中国中原地区的第一个世袭朝代,介于新石器时代晚期和青铜器时代之间。商代(距今3600年到3100年)是有同期文字记录的第一个朝代,属于青铜器时代中期。山西省一些青铜器时代早中期的聚落较难辨别具体朝代,考古学家把该时期聚落总称为夏商时期聚落。因此,山西省距今4000年前后的先民聚落分别属于龙山文化时期(距今4400年到4000年)和夏商时期(距今4000年到3100年)。

国家文物局主编的《中国文物地图集·山西分册》提供了旧石器时代以来考古发现的先民聚落的空间分布[25]。据该书统计,山西省已发现的龙山文化和夏商时期聚落数分别为1120个和895个。分析这些聚落分布与地貌类型和海拔高程的关系,可大致了解4000年的洪水和降温事件对当时山西先民聚落分布的影响。因龙山文化和夏商时期持续时间不等,且各区域面积不等,为方便对比,全文将聚落数均换算为聚落密度,即每1000年每10000平方公里的聚落数。

3. 山西先民聚落密度变化的总体特征

统计显示,距今4000年前后,全省聚落密度减少了64%(表2),表明受4000年前洪水和降温事件影响,先民生存发展受限,对居住、生活环境的选址更为苛刻,导致聚落密度大幅减少。各区域聚落密度也均大幅减少(表2)。山西北部因海拔和纬度均比中、南部偏高,其对气候变化更为敏感,因此4000年前全省降温发生时,晋北降温应最明显,晋北聚落密度减幅也确实壁另外两个区域剧烈,减少了82%(表2)。照此推测,晋南在4000年前的降温幅度应最小,聚落密度减幅也应最小。但事实是晋南聚落密度减幅(67%)仅次于晋北,明显高于晋中、晋东南(41%)。推测原因:一是晋南海拔低,平原、台地面积比例大,受洪水事件影响最严重;二是龙山文化时期,晋南聚落密度明显大于其他区域(表2),人口压力也最大,资源竞争剧烈,战争更为频繁。在全新世大暖期(约距今8500年到3000年),黄河中下游地区人口持续增长,到龙山文化晚期已接近当时的土地承载力水平,从而导致在气候恶化情况下,人口不能够通过选择规模性迁徙来应对资源压力,因此加剧了相邻地区之间的物质资源争夺,从而促进了战争,龙山时代几乎就是酋邦战争的时代[26, 27]。



在山西,晋南气候条件相对最好,水资源丰富,土壤肥沃,且平原、台地面积比例最大,为原始农业发展提供了良好条件,因此,龙山文化和夏商时期聚落密度均在晋南最大(表2)。与晋北相比,虽然晋中、晋东南气候条件相对较好,但其平原面积仅占14%,远小于晋北的27%,而山地高达57%,高于晋北的48%。可能因地貌因素影响,在龙山文化时期,聚落密度在晋中、晋东南最小。但4000年前的降温事件对晋北影响最大,使其聚落密度减幅最大,因此到了夏商时期,聚落密度变成在晋北最小。

4 山西先民聚落分布变化与地貌的关系

4.1 全省聚落分布变化与地貌的关系

将龙山文化和夏商时期全省先民聚落与山西省地貌图叠置(图2),分析可得不同地貌类型上的聚落密度(表3)。从全省来看,距今4000年前后聚落密度均为平原>台地>丘陵>山地,表明先民更愿意选择地势平坦的平原和台地居住。



图2 山西省地貌类型及龙山文化时期(a)和夏商时期(b)聚落的分布.(由北向南依次为晋北,晋中、晋东南和晋南)



距今4000年前后,全省聚落密度在平原、台地、丘陵和山地分别减少了60、61、62和76%,在山地的减幅最大。虽然4000年前的洪水和降温事件共同导致了聚落密度减少,但与洪水事件相比,降温事件持续时间更长,范围更广[28-30],因此,距今4000年前后聚落分布变化应主要受降温事件影响。虽然洪水期间,山地因海拔高,聚落受影响最小,但山地对洪水之后的降温事件更敏感,这可能是导致山地聚落密度减幅最大的原因。

4.2 各区域聚落分布变化与地貌的关系

距今4000年前后,山西省各区域聚落密度均以平原或台地最多,山地最少(表3),聚落密度在各区域不同地貌类型上均有减少(表4),相较而言,在晋北不同地貌类型上的减幅普遍偏大(表4),可能因晋北纬度和平均海拔均最高,各地貌类型对降温事件均比较敏感所致。



在晋北,距今4000年前后,聚落密度在山地和平原的减幅相对最大,在台地和丘陵的减幅相对最小(表4)。山地因海拔高,对降温事件最为敏感,这可能导致了山地聚落密度大幅减小。晋北的平原主要分布在该区最北部(图2),高纬度地区对降温事件更为敏感,这可能导致了平原聚落密度也大幅较小。

在晋中、晋东南,距今4000年前后,聚落密度在山地和丘陵的减幅相对最大,在平原和台地的减幅相对最小(表4),推测原因是山地和丘陵因海拔高,对降温事件更加敏感所致。位于该区的长治盆地海拔较高,但主要为平原和台地(图2),且小泉水常年不断,水资源比较丰富,既比低海拔地区更适于躲避洪水,又比高海拔山地和丘陵更有利于应对降温事件,因此夏商时期长治盆地聚落不减反增(图2),成为附近先民的避难所。

在晋南,距今4000年前后,聚落密度在台地、山地和平原的减幅相对较大,在丘陵的减幅相对最小(表4),推测原因:一是山地对降温事件更敏感;二是龙山文化时期,晋南台地和平原上的聚落密度明显偏大(表3),气候突变后造成资源紧张,促发战争所致。

5 山西先民聚落分布变化与海拔的关系

5.1 全省聚落分布变化与海拔的关系

图3为全省龙山文化和夏商时期聚落分布与海拔分布叠置图。分析表明,全省聚落平均海拔高度在龙山文化时期为910 m,在夏商时期为889 m,下降了21 m。龙山文化时期,全省在海拔>1,047 m、793~1,047 m和1047m)、中(793~1,047 m)、低(


    关注 考古汇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