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影展,每年都要诞生一两部牛逼华语电影

 

一个在西宁撒野的电影节为何能如此野蛮生长?...

“谁敢在厂花面前撒野?


今天小十君就来介绍一个明天要开幕的电影节——西宁FIRST青年电影展

这个电影节的名字或许听起来有些陌生,但你一定或多或少听说过以下电影:

《心迷宫》(又名《殡馆》,2015年华语影坛的一个惊喜)▼

《八月》(2016年台湾金马奖最佳剧情片)

《我心雀跃》(今年6月份上映的电影,因描述师生恋而饱受争议)▼

《黑处有什么》(北京大学生电影节最佳处女作奖)▼

《美姐》(《光棍儿》导演郝杰的又一力作)▼

这些优秀的国产电影都有一个共性:它们是从FIRST电影展走出来的。

FIRST电影展的前身是中国传媒大学的“大学生影像节”,当时主要展映中传学子的优秀作品。

后因特殊因素迁至西宁,就此更名为“西宁FIRST青年电影展”。FIRST电影节旨在发掘和推广新电影人及其作品,作品需要是电影人的早期作品(前三部电影)。

所以,FIRST电影展确立“板砖”为电影节奖杯,寓“抛砖引玉、添砖加瓦”之意。

关注电影人的处女作的电影节,中国仅此一家。可以说,FIRST电影展的定位相当明确。



对于一个电影人来说,处女作总是有着特殊的意义。相比精致的、投资丰厚的电影,处女作总是显得更……穷和更自由。尽管资源有限,但没有商业体系的限制,所以导演能更充分地发挥自己的创造力。

这也是为什么我们在看很多处女作时,总能在那粗糙的制作中感受到一些与众不同——一种个性,一种活力,还有敢于打破常规的勇气。

诺兰处女作《追随》制作成本约3500英镑,是史上制作成本最低廉的电影之一。他一人负责导演、编剧、摄影、剪辑多项工作。

为了节省预算,诺兰只能把大多数场景安排在天台(干扰少),基本上使用短镜头,同时利用复杂的剧情结构来吸引观众。


▲诺兰《追随》

另一方面,处女作还展现电影人最原始的个性与能力,预示电影人以后的发展方向。

譬如,你就可以从昆汀的处女作《落水狗》发现他之后电影的诸多元素:恶趣味,重口味,非线性叙事,运用紧密的对话推动情节等等。


▲昆汀《落水狗》

FIRST电影展坚持发扬与鼓励电影人的处女作,的的确确为中国电影业注入了很多新鲜血液。

2015年,中国内地电影市场出现了现象级影片《心迷宫》。这部电影的多线性叙事结构、深刻主题在内地院线独树一帜。

《心迷宫》成为了很多人心目中的2015年华语最佳,也成功跻身豆瓣电影Top250排行榜。

也是从这部电影开始,更多人开始了解FIRST电影展。可以说,《心迷宫》和FIRST电影展,二者互相成就。


▲《心迷宫》剧照

还有成本只有七万(是的你没有看错,而且其中两万还是主角的医药费),今年8月即将上映的《中邪》,可以称得上是国产恐怖片的骄傲。

豆瓣上评价颇高

《中邪》用七万元弥补了国内恐怖片的不足,成功吓到了观众,那些X仙/床上有人/床下有人等等真应该自惭形秽。



对于一个评奖类电影节来说,评奖标准与自己的定位息息相关。FIRST电影展试图充当一个鼓励者的角色,鼓励年轻的电影人进行艺术创作,所以会更偏好人文探索,先锋独立的影片。

李子为(FIRST影展执行官)之前接受采访时就提到一件事:

2012年的时候有一部叫《京生》的黑白纪录片,题材有些敏感,但最后还是拿了评委会大奖。FIRST影展通知这导演(马莉,一位女性导演、编剧)来的时候,导演说“我不去了吧,不可能获奖的。”然后就给她订机票,最后不就来了吗。她到颁奖礼现场依然觉得,开玩笑的吧,不可能!最后宣布获奖名单,念到的就是《京生》。然后她上去就哽咽了。电影节要给年轻人艺术肯定,要让其相信可以吃这行饭。这很重要。

而在奖项设置上,FIRST电影展除了设置传统的最佳剧情片、最佳短片等等,还加上了“最佳艺术探索”和“一种立场”奖,就是为了鼓励电影人创立自己的风格,进行独立的艺术探索。

正是这种鼓励与支持的态度,让FIRST影展成为新兴电影人的一个温暖的家。



而相比于其他曝光度高、赞助费雄厚的电影节,“贫困”(创办人为了每年办展还借过高利贷)的FIRST电影展自然有很多难处,但这不妨碍它越做越大。

根据FIRST电影展官方数据,今年共征集参赛影片1094部,其中国内部分730部,国际部分364部,覆盖50个国家或地区。

相比去年,剧情长片和纪录长片的数量都大大增加,剧情片长增加了55部,纪录长片增加了82部。同时,选片的质量也大大提高。

在今年的初审会议上,评委们实在难下定论,迫不得已在剧情长片的10个名额基础上又增加了一个名额,所以今年入围竞赛单元的剧情长片破天荒达到了11个。



今年FIRST影展的开幕式影片是伊朗电影《猎凶风河谷》,该片荣获2017年戛纳电影节“一种注目”最佳导演奖。



而闭幕影片则是《暴裂无声》,这是《心迷宫》导演忻钰坤的又一力作,这一次,徐浩峰御用演员宋洋担任主角。



再拿评委会这事举例,FIRST电影展请评委是有很严格的标准的。

其一,需要评委拥有艺术家的眼光和胸怀,不能仅仅因为出名就请;

其二,评委们必须亲自观影;

其三,各个步骤的片单必须经评委无缺席集体讨论拟定。



历年的评委会成员有谢飞,曹保平、顾长卫、葛优、姜文、戴锦华、严歌苓、张震、王家卫(据说墨镜王一开始是拒绝的,后来通过张震慢慢了解到了FIRST)、吕乐、汤唯……


▲张震、王家卫、姜文

一个小小的本土电影节,居然可以请到这么豪华的阵容,可以说是非常厉害了。

同时,这些评委来到西宁,不是以明星或电影行业红人的身份来博取关注与眼光。而是以艺术家的身份出席影展,来谈论电影的发展。

据说今年的初审会议时,评委们经过5个小时焦灼激烈的讨论、争辩,依然没有定下任何一个奖项的提名名单。他们大谈特谈电影节的规则、个人审美、电影表现方式的创造力,在种种因素的考量下才最终得出结论。


▲今年还请到了娄烨、范伟等人加入评委会

有人或许会问:为什么能在资金有限的情况下请到这么多大咖?

一方面是李子为所说的“死磕”精神,她连续几年通过打电话、发邮件等方式不断联系大咖们。

之前腾讯新闻在调查FIRST影展是如何坚持下去时,就发现了一件趣事:

李子为常常做出一些惊人之举,比如为了避开工作人员的屏障请到姜文当评委,她在线人曹久平的穿针引线下,直接来到中国电影资料馆的活动后台,找到姜文后直接就扑到他面前一通“洗脑”。

“我就记得一个黑旋风从我这儿嗖一下出现了,拿了一本书给我,好像是戴锦华还是谁帮着她说话,说完之后引起了我的警觉和重视,我就问……是谁带你来的?”


▲李子为主持FIRST影展

回忆起当时的情景,姜文还是会觉得很可笑。黄渤则身体向后一倾,眉头一紧,用还原当时情境的方式表示他对李子为的印象:“哪是热血啊,那就是鸡血!你能从这个影展中闻到那种扑鼻的清新的气息,这跟李子为有很大的关系。”

另一方面,大概是因为踏踏实实做事的FIRST电影展的确有着自己的魅力,它纯粹讨论电影本质的精神吸引到了这些大咖。

对于电影人来说,FIRST电影展就像是自己的娘家一样,而对于观影者来说,FIRST影展是一场关于电影的狂欢,人们热烈地讨论着电影的本质、生存与发展。


▲张真教授

2016年FIRST电影展的评委张真教授曾经这样评价FIRST:

虽然是一个比较文青、艺术的影展,但它有一个这么亲近民众的展台,一个更公开的、更民间的民主化空间……我的两个上海纽约大学的学生也被我动员来看片,他们都很激动,说这个影展特别棒,观众都是亲近式的,导演都很亲近可以交流,他们觉得是和上海国际电影节完全不同的状态。



今年FIRST电影展的口号是“撒野”,可以说非常符合这个年轻的电影展。

在这样一个环境下,电影人、爱好者们都可以难得任性一把,不去关心各种人间琐事。

只是畅谈电影,交流创作中遇到的困难,再与志同道合者聊聊自己的梦想。

或许正是这个单纯又不功利的电影节不断鼓励下,电影人才会真正地放心大胆打破内心的桎梏,电影市场才有可能迸发出活力与激情。

定位明确、目的纯粹,FIRST电影展得以如此野蛮生长,尽情“撒野”,在内地电影界打下了属于自己的一片江山。
推荐阅读
本届上海电影节太热闹,我们冷静地聊一聊
也曾有牛逼的华语电影,在戛纳国际电影节闪耀



    关注 第十放映室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