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这部电影,欧洲和美国吵了起来

 

时隔二十年,吕克贝松彷佛又在全球电影市场投下了一颗超级炸弹...

时隔二十年,吕克贝松彷佛又在全球电影市场投下了一颗超级炸弹,《星际特工》的上映,让欧洲和北美的电影文化再次走到了对立面,宛如二十年前《第五元素》给全球电影文化带来的震惊和困惑。
《星际特工》国内定档8月25日


“我能够感受到美国观众对这部电影的抵触。”就在《星际特工:千星之城》( Valérian and the City ofa Thousand Planets )全球首映前夕,吕克·贝松在接受文化网站IndieWire采访时说道:“毕竟我又不是瞎子。‘哦,那不是一部漫威电影吧?哦,女主角不是专业演员吧?蕾哈娜在里面干嘛?这个古怪的法国佬是谁啊?’——他们的这些质疑,我都能清楚感受到。”



果然,在美国的媒体场之后,评论就打破了大片口碑一边倒的惯例,走向了两极分化,以至于“烂番茄”上的新鲜度罕见地达成了一种平衡——好评和恶评不相上下,这与吕克·贝松的《第五元素》(The Fifth Elements)上映时的遭遇如出一辙。
虽然如今《第五元素》被认为是Cult片的经典之作,但当年却引起极大的争议。英国著名影评人马克·科莫德回忆说:“我清楚地记得它在戛纳首映后的那一幕,观众完全割裂成了对立阵营。”这造成的最直接的后果就是最后票房的不甚理想,仅仅排在北美年度票房榜的第26位。

事实上,之后的很长一段时间,美国的影评人对它依旧莫衷一是。《发现》(Discover)杂志的Stephen Cass在视频点播平台Hulu上,称它可以跻身最好的科幻片的前三位;科幻博客io9的Meredith Woerner则将它列入“有史以来最差的20部科幻片”名单。如今距离《第五元素》的上映已经过去了二十年,可相同的一幕又在《星际特工》的身上重演。





尽管不乏文化网站IndieWire(“用两个世界的碰撞来展开这部电影,实在是再妙不过了,大市场仿佛是从吉尔莫·德·托罗最狂热的梦里跑出来的,3D很少见地真正向我们展示了整个空间”)、电影评论网站ScreenCrush(“《星际特工》毫无疑问是吕克·贝松自《第五元素》以来最具想象力的电影”)、MTV频道(“《星际特工》是我想象中的有趣又疯狂的影片,没人能像吕克·贝松一样打造这种科幻电影,世界需要他这个疯子天才”)、娱乐网站Deadline(“在色彩缤纷的科幻奇景下,炫目的视觉效果足以掩盖表演上的不足”)等给出了积极赞赏的正面评价,当然,并不是所有人都能明白吕克贝松的天才和疯狂。

《滚石杂志》(Rolling Stone)刊文:“电影热衷于用眼花缭乱的视效,而不是踏踏实实地讲故事。”电影资讯网站MovieWeb写到:“内容太多了,一次性塞过来根本不能消化,陷入宏大的背景和配角的泥潭。”影评网站Cinemalogue认为:“尽管贝松没有走捷径,但是他需要比普通影迷更会讲故事。”《纽约邮报》评价:“这都是星期六早上放的卡通片的故事好吗,如果目标观众是八岁孩子,那我就知道导演是怎么想的了。”《好莱坞报道者》的影评堪称是最苛刻的:“金酸梅奖不用等到年底就能颁奖了。金火鸡奖也能换个封面了。欧洲的垃圾又来了,于是科幻不得不舔舐伤口。

北美媒体的困惑和费解,对于大西洋彼岸的欧洲媒体来说,那是一种好莱坞式的粗暴和傲慢,尤其是基于艺术创作上的优越感、对商业大片向来不爱护短只爱补刀的法国影评人,表达了完全相左的观感。



比如《电视娱乐报》认为《星际特工》是“让人疯狂的星际奥德赛”,不论是目不暇接的特效,还是横生枝节的剧情都是这部28世纪的太空歌剧不可或缺的部分。

法国《早报》借美国人顶礼膜拜的《星球大战》反唇相讥:“贝松意在将动作戏、幽默桥段、人本思想等多种元素融合在《星际特工》中,而不是一些美国影评人自以为是的力图打造所谓‘第二部《星球大战》’。相反,《星际特工》的娱乐性更强,观影感受更愉悦,甚至可以说在内容上也更精炼和巧妙。”



熟悉吕克·贝松的法国影评人纪尧姆·奥迪西诺写到:“正如吕克·贝松的一贯风格,《星际特工》的情节结构简单明了,游走于至善至恶两个极端,加之一些回放镜头帮助观众更好地理解了影片。但有一点值得注意的是,这部电影中的纯真让人心生美好。”言下之意是美国影评人无法体会这份纯真,可悲地认为这只是儿童的专属。

从《第五元素》到《星际特工》,两部欧洲电影史上最昂贵的科幻片不约而同在美国市场引发了强烈的困惑与不解,这背后的原因或许与欧洲和美国的本质特性不无关系。虽然在我们日常的语境中,常常会把“欧美”相提并论,然而,欧洲和美国事实上在诸多领域存在诸多难以消弭的隔阂与差异。

对此,欧洲思想研究专家、英国学者托尼·朱特(Tony Judt)在他那篇《欧洲vs. 美国》(Europe vs. America)里用了一个很形象的比喻:“美国的特质好比一杯美式咖啡——随处可得,便捷廉价,甚至续杯都免费。虽然大量兑水让它的风味严重受损,但失之味蕾的它补以分量。在人类所有摄取咖啡因的手段里,来杯美式咖啡应该算得上是最‘普世民主’、最接地气的了。美式的对立面则是意式浓缩——它成本不菲,每杯单价高昂,简直无视‘薄利多销’的市场铁律。对意式浓缩的粉丝来说,它早已不是单纯的饮品,审美价值要远超过它解渴的功用。”



相较于政治上的分歧,这种隔阂与差异在文化上的表现更为显著,往往会化身为一种约定俗成的偏见,阻碍人们做出中肯的判断。以《星际特工》而论,处于欧洲和美国的“牵线人”位置的英国媒体就秉持类似的看法。《卫报》影评人菲尔·霍德认为,《星际特工》之所以在美国遇冷在于当地观众只知道本国漫画,而对法国等其他地域的漫画文化不甚了了,因此才会产生先入为主的排斥。

“每一个新生的超级英雄都必然面对身份认同危机,但漫改电影以此为理由不断重复之前的内容,难免令人不齿。法国人的‘第九艺术’——法语漫画作品,远不止于《丁丁历险记》或者《蓝精灵》(近期都曾被好莱坞搬上大银幕)、抑或《高卢勇士》的范畴,极具商业影响力的法语文化产品,能辐射远超法语区的文化版图。它和美漫同样内涵丰富,而且通常更具想象力,更有趣,也没有那么大男子主义。”



然而,对于文化艺术中受众面最广的电影领域来说,背后的故事还不止那么简单。拥有全球电影产业中心好莱坞的美国,和作为电影发端地以及文艺片主产区的欧洲,各自在各自擅长的领域耕耘,似可相安无事,一旦后者想要突破自我,僭越到前者的“领地”那就犯了大忌。一来事关捍卫传统,毕竟科幻是美国电影发展史上最引以为豪,也是欧洲电影界最望其项背的类型。二来事关捍卫利益,如今全球电影市场中吸金能力最强的就是科幻电影,欧洲电影人涉足这一类型,且能绕开好莱坞“六大”筹措到庞大的拍摄成本,一旦成功,无疑会分去美国文化支柱产业的一大块蛋糕。
《星际特工》国内定档8月25日


借用托尼·朱特的比喻,原本只卖意式咖啡的店家经过一番研究后,打算加售美式咖啡,这对于主打美式咖啡的店家来说不啻是一大威胁。正如《法国周刊》指出的,导致《星际特工》在美国遭遇口碑和票房冷遇的原因,既有根深蒂固的文化品位上的区别,也有基于保护主义的丑陋嘴脸。

好在导演本人似乎对这两者都早有认识。“我们的电影有两个市场,一个是美国,一个是世界上其他地方。”吕克·贝松在采访中坦言,他认为后者的视野比前者更开放:“在我看来,与洛杉矶相比,东京、上海、巴黎和柏林这些城市之间其实有更多的共通点。因为你在美国的电影院里能看到的大约有95%都是美国片,但在法国或者欧洲,乃至其他地方却不是这样。我们喜欢美国电影,然而美国电影并不应该是观众唯一的选择。”



世界上的浪漫有很多种,有一种来自法国。吕克贝松电影世界里的天真,确实有别于好莱坞电影的世故,对于此生短暂的我们来说,可以变老,但是你身体内部的孩子不要随便杀死。也正像吕克贝松自己对未来的出发点,过去我们已经知道,并不全是美好,现在正在发生,有很多无法克服的苦难,那么在想象的世界里未来就不要继续阴暗了,未来应该是闪闪发光的珍珠人世界。

每一部电影都有自己的使命,她不可能承担太多的任务,《星际特工》的赏心悦目是对电影工业本质的巨大肯定,谁也无法否认电影工业的娱乐属性,她属于大众,而不是一部分小知识分子或所谓媒体精英的话语霸权。

所以,不管欧洲人和美国人之间如何争吵,《星际特工》带给我们的影院时光是足够身心愉悦的。
【招聘主编、记者【北京】
工资翻倍、送股份!详情 点此穿越~



  三大媒体矩阵  
更加垂直,更多干货,信手拈来!

原创内容,转载请附上版权信息及作者署名
“一起拍电影”已入驻今日头条、百度百家、界面、一点资讯等渠道,覆盖娱乐产业核心人群
投稿、商务合作、加群,请后台回复“合作”
微信:15201655723
邮件:285295690@qq.com



    关注 一起拍电影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