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工匠大师盛宴:蘇·宫——故宫博物院藏明清苏作文物展(三)

 

乾隆时期,苏州不但为宫廷造办处输送了许多优秀工匠,还承担了大量的宫廷活计。...



▌承旨而作(上)

乾隆时期,苏州不但为宫廷造办处输送了许多优秀工匠,而且还承担了大量的宫廷活计。据宫廷档案记载,苏州承接了多数的玉器雕刻、大多数的雕漆制作和大多数的澄泥砚制作任务,也有少量的竹木牙角活计。由于苏州承接活计量大,造办处档案特设立“苏州”专项。这些活计一般先由乾隆皇帝下旨,命造办处画样或做样呈览准许后,再发往苏州,由苏州织造内匠人或外雇匠人依样制作,然后呈进宫廷。这种活计必须严格按皇帝的旨意制作,要求符合宫廷的“内廷恭造式样”。

青玉交龙钮“御书房宝”印  清乾隆

高9.6厘米  长11厘米  宽11厘米

印为交龙纽阳文篆书,此印为宫殿印。

乾隆时期大修土木建筑宫殿,令人把许多殿名都镌刻成印章,并亲自撰写宫殿记文,论述该殿建造、命名缘起。御书房位于紫禁城景阳宫后殿,悬有学诗堂额。在紫禁城乾清门内两庑分别还有南书房和上书房。乾隆时期整理的《石渠宝笈》所载存贮书画地点按乾清宫、养心殿、重华宫、御书房、三希堂、学诗堂等贮藏之所序列,每一藏处又按书、画及上下等的序列为目。所收录书画的著录内容,上等书画详明,次等书画简要。所收录书画加钤诸御玺。乾隆书画收藏在不同的宫殿:有“乾清宫鉴藏宝”“养心殿鉴藏宝”“重华宫鉴藏宝”“御书房鉴藏宝”等。(恽丽梅)

碧玉兽钮“抑斋”组印(3件)  清乾隆

高5.7厘米  长2.6厘米  宽2.6厘米

高5.2厘米  长3.2厘米  宽1.9厘米

高5.2厘米  长2.6厘米  宽2.6厘米

印模长方形,螭纽,阴文篆字。与“凛顾禔钦几微”“谨起居慎之令”为一组印。

乾隆皇帝凡圆亭行馆有可静憩观书者,率以“抑斋”为名。紫禁城有抑斋,圆明园有两个抑斋。“抑斋记”曰:“予向居重华宫,洁治西厢为书室,而名之曰抑斋。践阼之后,于凡御园、行馆,据山水之佳,适情性之雅。可以棐几,展芸编者。无不以是为名,示不忘旧也……”乾隆说的抑,指的是防止骄奢淫逸,对政事采取慎重态度。(恽丽梅)


白玉螭钮“学诗堂”组印(3件)  清乾隆

高6.6厘米  长3.2厘米  宽2厘米

高6.7厘米  长2.6厘米  宽2.6厘米

高6.7厘米  长2.6厘米  宽2.6厘米

印为螭纽。阳文篆书。与白玉螭纽“事理通达”、白玉螭纽“心平气和”为一组印。

学诗堂位于景阳宫后殿,为乾隆御题书房额。因鉴定内府现藏之宋高宗所书毛诗及马和之所绘图卷合箧弆藏,御题额曰“学诗堂”。在乾隆时期整理的《石渠宝笈》基本完成之后,又按照乾隆帝的特别喜好,增添了一些书画,并分贮于三希堂、学诗堂、画禅室等处。(恽丽梅)

青玉兽面纹爵杯盘  清乾隆

口径11.6厘米×4.8厘米  通高12.7厘米

爵与盘均为青玉质,敞口,口中部凸起双柱,三足,微外撇。腹一侧有鋬。爵身上部满饰回纹锦地,两侧各琢一夔凤。下部三出戟,与三足相对应,戟间饰变形龙纹及仿古云纹。盘圆形,宽沿。盘面光素,中心处凸起山形爵座,其上饰山峰纹。盘底有圈足,其下又有四云纹小足。盘底中心处阴刻“乾隆年制”双行四字篆书款。此器旧藏紫禁城茶库。

此类玉爵杯盘仿青铜爵造型,可供祭祀之用。(黄英)


白玉夔纹爵杯盘  清乾隆

口径11.5厘米×5厘米  通高12.8厘米

爵与盘均为白玉质。爵单夔耳,口沿处浅浮雕回纹一周,腹部浅浮雕回纹地,上雕龙凤纹两对,下又饰回纹一道。三足,微外撇,足上饰仿古云纹。器底阴刻“乾隆年制”篆书款。盘圆形,宽沿,折沿处雕变体鸟纹一周。盘面六出戟,戟间各浅浮雕夔凤一只,并回纹锦地。盘面中心凸起山形爵座,其上饰海水江崖图案。爵座顶部阴刻“乾隆年制”篆书款。盘底有圈足,其下又有四云纹小足,小足外侧饰兽面纹。

此玉爵杯盘亦仿青铜爵造型,或为成组玉爵之一,可供祭祀之用。(黄英)

青玉鼎  清乾隆

口径10.1厘米×7.1厘米  高13.5厘米

青玉质。长方形器,四面,双朝天耳。腹部出八戟,戟间浮雕变形夔凤纹及兽面纹。四蝠形足,微外撇,足上饰仿古纹。此件玉鼎式炉为清宫玉器中的仿古彝器。(黄英)


青玉龙首觥  清乾隆

口径13.6厘米×7.3厘米  高15.7厘米

青玉,带皮。呈角形,椭圆形口,自口向下渐次收窄。口沿下饰勾云纹、绳纹各一道,下雕仰天龙首纹及云纹。此器原藏钟粹宫内的“红木描金箱”中,档案记为“带皮白玉觥一件(带木座)”。玉觥内口沿阴刻楷书乾隆五十七年(1792年)御题诗《题和阗玉龙头龙尾觥》:“龙头龙尾觥胥合,产水产山珍略分。文企趣时愈已辟,事须师古说攸闻。本身率就囫囵质,通体聊加饕餮纹。置汉器间浑弗别,不孤追琢玉人勤”。末署“乾隆壬子春御题”,并“八徵耄念”“自强不息”篆书正方印。配有木座,座上阴刻隶书填金诗,诗文内容同觥身。末署“乾隆壬子春御题”,并“比德”篆书正方印。座底刻“甲”字。(黄英)

青玉龙尾觥  清乾隆

口径8.3厘米×6.3厘米  高14厘米

青玉质。呈角形,椭圆形口,自口向下渐次收窄。口沿饰回纹一周,觥身浮雕勾连云纹及龙纹。原藏养性殿西暖阁,档案记为“甲字第四百一号,汉玉汉纹觥一件”。玉觥内口沿阴刻楷书乾隆五十二年(1787年)御题诗《咏和阗玉龙尾觥》:“和阗之玉产玉河,回人捞贡如赋科。颇有捞所弗到处,地辟岁受土浸多。偶一得乃最珍异,较与汉玉犹为过。弗付俗工刻新样,式取龙尾俾琢磨。质之汉器无差别,瓯研亚旅宜吟哦。恶旨有戒谢醽醁,簮芳可爱翩婆娑。因材赋物全厥美,用人视此能乎么。”末署“乾隆岁次丁未新正上澣御题”,并“比德”“朗润”篆书正方印。

此物档案有载,同一情况在记事录中也得到了证实,见文后所附。皇帝将苏州织造呈进的“玉龙尾觥”留用,从以往的情况,皇帝留用多为赋诗,且此条档案记载的时间和玉觥上所刻御题诗的时间基本一致,而目前档案中未见同一或比较接近的时间有其他新作“玉龙尾觥”呈进并被“上留”,所以,推测当时苏州所进的玉觥可能就是这一件。(黄英)

青玉双鹿耳杯盘  清乾隆

杯:口径7.5厘米  足径3.3厘米  高6.8厘米

盘:口径17.8厘米  足径13.5厘米  高4.3厘米

杯与盘均为青玉质。杯圆形,侈口,双耳外撇,呈回钩状,耳上各雕一只伏鹿。高圈足,足内阴刻“乾隆御用”隶书款。盘面中心凸起莲瓣纹座,可承杯,座上饰莲子及俯仰莲瓣纹。盘矮圈足,足内阴刻“乾隆御用”隶书款。清代乾隆时期,此类玉杯盘数量不少。(黄英)


白玉双仙人耳杯  清乾隆

口径11.6厘米  足径6.5厘米  高9.5厘米

白玉质。圆形,直壁。杯外口沿阴刻卷云纹一周,内口沿阴刻回纹一周,圈足口沿亦阴刻回纹一周。足内阴刻“大清乾隆仿古”隶书款。杯身浮雕群仙祝寿图。一面居中有二仙,左侧为一位女仙人,手托圆盘,盘内满盛寿礼,其右一仕女手持花束;右侧为一老者,左手执拂尘,右手持枝叶,依鹿而立,其右有二仕女,手持仪仗扇。二位仙人的上方有仙鹤,翔于云间。另一面,居中为一位手持鹅毛扇的寿星,其左侧有三人,一男子抱宝瓶,一女子手捧圆盘,盘内盛装珊瑚,另一女子手捧花瓶,瓶内插花。杯之双耳为二仕女形,仕女头插梳,双手扒杯口沿,双膝卷曲,双脚抵杯身,坐于由杯底伸出的云朵之上。

此件双耳仙人杯系仿清宫旧藏宋代白玉礼乐图杯所制。宋代曾一度流行双立人耳杯,安徽六安嵩寮岩花石咀二号墓出土的鎏金银花卉童耳杯盘,杯身两侧贴壁站立二女子,双手扶杯壁,头高出杯沿,望向杯心之坐童,形制与宋礼乐图杯颇有相通之处。故宫博物院藏有两件清代仿宋礼乐图杯,一为白玉,一为碧玉。现知台北故宫博物院、美国克利夫兰艺术馆各藏一件。此四件清代玉杯均以女子形象为耳,头部或插梳,或束双鬏于脑后近耳处,均为双手扒杯沿,坐于自杯底沿杯壁上升的云朵之上。器身表面浮雕仙鹤、鹿、桃、仙人或道教人物。其中,两岸故宫所藏玉杯形制最为接近,且均有“大清乾隆仿古”款。(黄英)

青玉七佛图钵  清乾隆

口径22.5厘米  高14.6厘米

青玉质。圆形,口微敛。玉钵外壁顺序高浮雕七尊佛像,七佛造型大体相同,结全跏趺坐于莲花座上。每尊佛像右侧均阴刻楷书乾隆皇帝御笔偈语:“第一,毘婆尸佛偈。身从无相中受生,犹如幻出诸形象。幻人心识本来无,罪福皆空无所住。第二,尸弃佛偈。起诸善法本是幻,造诸恶业亦是幻。身如聚沫心如风,幻出无根无实性。第三,毗舍浮佛偈。假借四大以为身,心本无生因境有。前境若无心亦无,罪福如幻起亦灭。第四,拘留孙佛偈。见身无实是佛身,了心如幻是佛幻。了得身心本性空,斯人与佛何殊别。第五,拘那含牟尼佛偈。佛不见身知是佛,若实有知别无佛。智者能知罪性空,坦然不怖于生死。第六,迦叶佛偈。一切众生性清净,从本无生无可灭。即此身心是幻生,幻化之中无罪福。第七,释迦牟尼佛偈。法本法无法,无法法亦法。今付无法时,法法何曾法。”末署“乾隆丙午御笔”,并“比德”“朗润”篆书正方印。玉钵内壁阴刻楷书乾隆皇帝御题诗《和阗玉七佛偈钵题语》:“开元钵匪帝青石,皮日休言何所闻。或者桑田经变海,因为藉布令疑黂。玉之胜石谁弗晓,幻以为真了莫分。七佛明明各为偈,由来一字不曾云。按皮日休《开元寺佛钵诗》序称为帝青石作,不知何据以。今观之,实陶器,非帝青石也。盖自唐迄今千年,帝青石者或矣,其所在寺僧以幻为真,易以陶器,以博逰者之布施,亦常情耳。因其制古,曾命良工肖以伽楠并题句,今得和阗玉,颇中钵材,因命重仿其式为之,并成是什。”末署“乾隆丙午夏御题”,并“古稀天子”“犹日孜孜”篆书正方印。

此件玉钵外壁所雕七尊佛像,通称“过去七佛”,乃佛经中对过去世界的七位佛祖的合称。钵是梵语“钵多罗”的简称。《法显传》云,佛钵出自古印度昆舍离,后传入汉地。佛钵既是佛教僧人盛装饮食的器具,又是随身携带的法器。据考,乾隆二十二年(1757年),帝南巡到苏州,见开元寺所供佛钵,大为赞赏,后命良工仿制成玉钵,供于宫中佛堂。开元寺位于苏州盘门内东大街,始建于三国吴,唐开元二十六年(738年)改今名,是苏州著名佛寺。从乾隆帝题诗按语可知,此件玉钵即仿开元寺佛钵而制。(黄英)

玉莨苕叶纹烛台  清乾隆

盘径28.7厘米×20.8厘米  高31.9厘米

烛台上面的挺部为青玉,下面的瓜棱柱形座及盘为白玉,盘为厚重的菊瓣形,下承六足,盘底中心镌刻“大清乾隆年制”隶书款。瓜棱柱形座上刻乾隆四十年(1775年)御制诗《咏和阗玉灯檠》:“肖是痕都式,琢仍玉陇珵。承油盘一具,擎蜡干双撑。继照腾金焰,敷光灿玉英。咸宾无远迩,慎德缅王明。”末署“乾隆乙未孟春月上澣御题”及“比德”印。此诗收录于御制诗文集的四十二年。

此器上下部分入眼即可见颜色和风格差别明显,上部是明显的痕都斯坦玉雕风格,无论从造型还是莨苕叶纹,都有很强的异域特征,而下部的椭圆式菊瓣盘则是清代宫廷的风格。此物有相关档案记载,从此器看,灯挺为青白玉,灯盘为白玉,和档案一致;从时间上看,此器题诗时间为乾隆四十年正月上旬,档案中交回的灯挺和灯盘为三十九年十二月初八日,时间相差约一个月,也很接近,因此推测此器应是档案中提及的做样灯挺和新做白玉灯盘的组合。因此,此器的灯挺部分应为18世纪早期的痕都斯坦玉器,灯盘部分则为苏州制作。(张林杰)

青玉太平有象(一对)  清

高30.2厘米  宽28.6厘米  厚14.2厘米

象为青玉质,敦实厚重,憨态可爱。象背驮掐丝珐琅鞍板,鞍板上置珐琅宝瓶。寓意太平有象。太平有象一般成对使用,属于陈设器。太平有象是中国古代传统的吉祥形象,常见象背托宝瓶造型,寓意天下太平、五谷丰登。

根据造办处活计档记载看,苏州曾多次承旨制作玉太平有象。此对青玉太平有象也许就是档案中所述苏州成做三对玉象的其中之一。(张林杰)


剔彩双龙捧寿纹盘  清乾隆

长20厘米  宽20厘米  高3.8厘米

盘方形委角式,浅壁,口沿凸起棱线,随形矮圈足。通体依次髹红、黄、绿三色漆层,根据图案要求,剔刻相应色彩纹饰,以红色为主色调 。盘心在锦纹地上压雕双龙捧寿纹,两条巨龙在空中相对飞舞,张牙舞爪,气势非凡,同时注视着头顶上方的巨大火珠,火珠内有一个硕大的寿字,巨龙周围祥云缭绕,身下是江水海崖。盘内壁有四个开光,其内分别雕刻菊花、牡丹等四时花卉,四个委角在六角花瓣锦纹地上各雕刻一只仙鹤。盘外壁亦有四个开光,其内雕杂宝纹,委角处为八卦纹。足外壁剔刻花瓣锦纹。盘底刻“大清乾隆年制” 三竖行楷书款。此盘为乾隆帝下旨令苏州工匠仿造明嘉靖剔红双龙捧寿纹盘而成,大小、主题完全一样,但龙纹更具本朝特点,刻工更加精细,漆层更加厚实。清宫档案记载乾隆帝曾多次下旨苏州仿造明代各时期的漆器,但并不是一味地去模仿,而是借古器的纹饰、造型来丰富自己的作品,更能体现出乾隆朝漆器制作上的高超能力和水准。(王翯)


剔彩百子晬盘  清乾隆

长58.2厘米  宽32.5厘米  高5.6厘米

盘做长方形,浅壁微外撇,四垂云足。盘自下而上髹绿、黑、黄、绿、红五个色漆层。盘内雕百子嬉戏图,图景以荷塘庭院为背景,一百个孩童游戏其间,分别有赛龙舟、戏龙灯、吹奏、耍杂、跳绳、斗草、读书等,一派欢天喜地、热闹非凡的场景。童子服饰以红为主,黄绿为辅,更显喜庆。盘壁内外雕云头纹。外底正中刀刻戗金“大清乾隆年制”竖行楷书款,其下有“百子睟(晬)盘”器名款。

这件作品人物众多,但繁而不乱,疏密得当,人物刻画细腻逼真,表现出了孩童天真烂漫,稚气可掬的丰富表情,具有强烈的感染力,为传世杰作。古时婴儿满一周岁谓晬,届时在盘内放置各种器物任婴儿抓取,以为征兆。此习俗由来已久,清宫亦有沿用。由此可知,晬盘专为试晬而制。根据清宫档案记载,乾隆帝当年曾下令制作五件,随后陆续做得了四件。故宫博物院珍藏两件相同的晬盘,应该是前面完成的两件作品,而被乾隆帝认为“甚糙”的作品,已不知去向。(张丽)


剔彩龙凤集福盘  清乾隆

口径19.5厘米  足径13.5厘米  高3.5厘米

盘做葵瓣式,随形圈足。盘自下而上髹红、绿、红、褐、黄、绿、红七个色漆层。盘心深雕一双钩福字,笔道内又雕了各种宝物,有梅花、竹枝、如意、古琴、银锭等。内壁雕龙、凤、仙鹤,排列的方式是两两对应。外壁雕折枝花卉纹、有蔷薇、栀子、荷花、梅花等。外底中央阴刻戗金“大清乾隆年制”三竖行楷书款,其上横行刻“龙凤集福盘”器名款。器名款一般为四字,此为五字,是为特例。

造办处档案中有乾隆福字盘仿自嘉靖朝的记载。故宫博物院珍藏有一件嘉靖款剔红福字盘,应该就是档案中所说的样盘。两件比对,可看出乾隆朝作品明显具有本朝的特点,如色彩鲜艳丰富,花纹繁密多样,布局工整对称等,乾隆朝的仿做实际上是一种艺术的再创造。(展梦夏)


剔彩龙凤纹碗  清乾隆

口径15.2厘米  足径7厘米  高7.2厘米

碗做圆形,圈足。器表自下而上髹紫红、墨绿、黄、墨绿、红五个色漆层,每层厚度不等。腹部做六个等距圆形开光,光内间隔雕云龙和云凤。开光之间均刻有杂宝两个。口边雕上下起伏的绶带,其间饰有珠粒。底部环雕莲瓣一周。外底中心阴刻戗金“大清乾隆年制”三竖行楷书款。

根据清宫档案得知,该碗是在乾隆四十一年(1776年)下令,于第二年在苏州依照明嘉靖的碗样制作而成的。在故宫博物院珍藏着与之对应的作品,即嘉靖款剔彩龙凤纹碗一件,乾隆仿品二件。这是乾隆朝仿品中,最接近原样的作品,须仔细观察,才能分辨,反映出乾隆朝苏州雕刻的水平和能力。(邢娜)


剔红万岁长春铜里盖碗  清乾隆

口径11.3厘米  通高8.6厘米

碗撇口,敛腹,圈足,盖钮里、盖和碗里及足底皆包鎏金铜皮。盖钮壁刻连续回纹,盖上下沿皆饰一周莲瓣纹,盖壁在四方花瓣锦纹地上剔刻四个如意云头围成的圆形开光,开光内分别剔刻篆书“万”“岁”“长”“春”四字,开光外饰缠枝莲纹。碗壁与盖壁装饰基本相同,花纹略大,锦地为回纹。足壁饰连续回纹。

此盖碗充分体现出清代雕漆工匠的高超水平,在不大的胎体上不仅髹漆肥厚,使得纹饰立体感极强,同时剔刻异常精细,在细微的锦纹处亦表现得一丝不苟,令人难以想象工匠如何运刀而成的,足见其惊人的深厚功力。此类碗的制作时间始于乾隆四十五年(1780年),档案中提及的全德时任苏州织造。(王翯)

剔红万年如意龙凤纹八方盆  清乾隆

口径22厘米  底径15厘米  高14厘米

盆做八方形,上扩下敛,平底。器表以墨绿色漆为地,雕红色漆为纹。每面下方均雕海水江崖,其上间隔雕云龙和云凤,龙威猛矫健,凤婀娜柔美,龙头之上均顶一圆形开光,内有一字,连起来是“万年如意”。外底中心阴刻戗金“大清乾隆年制”单竖行楷书款。

故宫博物院藏有嘉靖朝八方盆数件,装饰纹样大同小异,总体取意吉祥,这件乾隆朝作品即是仿制而来。清宫档案档案中提及的“雕漆斗”即是指剔红八方盆。(张丽)


剔红海兽图圆盒  清乾隆

口径15.2厘米  通高6厘米

盒做圆形,平顶,平底,双面雕。通体髹红漆,以子母口分出上下。器身满雕落花流水纹,波涛中有三只海兽出没游戏。盖与盒的纹饰互为对称,显系为同一画稿的正反两面。盖内中心阴刻戗金“大清乾隆年制”三竖行楷书款。

该盒绝妙之处在于水纹细若毫发微芒,纹间等距平行,没有任何闪失败笔,令人匪夷所思。难以想象,是怎样的人有如此绝技,能运刀如此准确,真正是鬼斧神工,旷古杰作。根据清宫档案记载,当时清宫至少有海兽图盒三件,现故宫博物院仅珍藏有两件,第三件不知所踪。(展梦夏)

剔红百子宝盒  清乾隆

口径14.1厘米  通高8厘米

盒做圆形,平顶,平底,双面雕刻,以子母口分出上下。通体髹厚厚的红漆,以浮雕手法雕百子嬉戏图。童子们欢天喜地,做着各种各样的游戏,有斗蟋蟀、捉迷藏、击鼓、杂耍等,整个场面热闹喜庆。上下两面雕童子52人,壁雕童子48人,合为“百子”。盖内中央阴刻戗金“百子宝盒”器名款,盒内底中央阴刻戗金“大清乾隆年制”三竖行楷书款。

该盒髹漆肥厚,雕琢细腻,富有立体感,在数寸的空间内雕百个童子,且神态各异,活泼有趣,足见雕刻水平之高超。乾隆朝制作了较多的百子盒,无论刻款与否,均为精品。

百子图历来就是子孙昌隆、福瑞千年的象征,用以做各种工艺的装饰,在清代宫廷极为盛行。(邢娜)


剔黄寿春宝盒 清乾隆

口径32.2厘米  足径24.8厘米  通高12.2厘米

盒做圆形,子母口,圈足。通体髹厚黄漆,盖面随形开光,内雕刻寿春图,下方一聚宝盆,内宝物满溢,光芒四射,上托一硕大“春”字,春字中心圆形开光,内雕一寿星,其旁有古松瑞鹿,春字两侧雕飞龙各一,四周以祥云相衬。盒壁上下菱花形开光八个,光内依次雕八吉祥,每件宝物两旁又雕对飞的蝙蝠,寓八宝生辉、遍地是福。盒内和外底髹红漆。外底中央阴刻戗金“大清乾隆年制”三竖行楷书款。

寿春图最早出现在明嘉靖朝的雕漆作品中,乾隆朝曾大量仿制。乾隆帝曾多次下谕旨命苏州以该雕漆盒图样为范本,制造了多种工艺的漆盒,大部分作品上还刻有“寿春宝盒”器名款,流传至今的有百件之多。工艺品种有剔红、剔彩、剔黄和填漆等,其中剔红制作的最多,剔黄最少。(王翯)


剔红飞龙宴盒  清乾隆

长54厘米  宽24厘米  通高24.6厘米

盒做长方形,天盖地式,四角设足,四壁中间部位安装铜镀金丝网,可由外向内观之,故而又名看盒。盒通体在墨绿色漆地上雕红漆的纹图。盖面正中雕飞龙一条,龙双臂向上擎托一硕大的“圣”字,图案以此为中轴,左右两旁对称刻有相对小的“辅”“弼”二字和飞龙,其间布以祥云和飞蝠。四壁前后两面饰双龙飞蝠,并刻“乾坤”“如意”。两侧面饰单龙云蝠,并刻“福禄”“长春”。外底髹黑漆,中心刀刻戗金“大清乾隆年制”单竖行楷书款,下边又刻“飞龙宴盒”器名款。盒内架一金漆木屉,上有十个圆形凹槽,用以置碗。这件作品漆色鲜艳,雕刻精良,图案工整,为乾隆朝标准器物和优秀作品,代表着乾隆朝苏州雕刻的风格和水平。(张丽)


剔红山水人物图磬式套盒  清乾隆

长42厘米  宽16.5厘米  通高19.5厘米

盒做天盖地式,仿玉磬形状,几式座,如意式腿。盒通体雕红漆,盖面图案壮阔,以连绵的群山和浩瀚的海水为背景,雕八位仙人渡海前来祝寿的恢弘场面,空中还有二位仙人驾鹤盘旋,水中升腾着一股祥瑞之气,一硕大蝙蝠展开翅膀,在最上端笼罩着整个画面,为群仙祝寿图。器壁采用通景画的方式亦雕祝寿、献礼等吉祥图案。盒内置随形子盒四个,严丝合缝,以描油勾莲纹为饰,十分精致。

这件作品虽然图案复杂、人物众多,但层次非常清晰,特别是人物的刻画,神态各具,表情生动。从雕刻技法、精细程度等方面判断,此盒应出自苏州工匠之手,显示出苏工的高超的雕刻技艺,是罕见的精品佳作。(展梦夏)

剔红锦纹圭璧式盒  清乾隆

长18.3厘米  宽10厘米  通高2.5厘米

盒做圭、璧相叠合一的形状。通体髹红漆,满雕细密的回纹锦地。璧面中央凸起圆圈,内刻起地阳文“乾隆年制”双竖行隶书款。在铭文的四周,圭的上下、局部髹涂绿漆,于上雕谷穗和十二章纹中的星辰和群山,分别取其滋养、明亮、所仰之意。

玉圭、玉璧均为我国古代礼器,自宋代开始出现了圭、璧合一造型的玉器,其功能已成为陈设赏玩用器,明代有所制作,清代制作得相对较多,乾隆朝雕漆圭璧式盒完全仿自同时期的玉圭璧,目前来看仅此一件。清宫档案记载,乾隆帝曾前后两次下令将雕漆圭璧式盒发往苏州进行修复,充分说明对其心有所系。现在盒上的修复痕迹尚在,只是“内盛降香念珠一盘,珊瑚佛头、金记念”已佚,殊为遗憾。(邢娜)

相关阅读:

明清工匠大师盛宴:蘇·宫——故宫博物院藏明清苏作文物展(一)

明清工匠大师盛宴:蘇·宫——故宫博物院藏明清苏作文物展(二)
2016年度“中国最美期刊”遴选正在进行
如果您喜欢《收藏》
请您为我们投上宝贵一票
(每个手机,一天可投一票
您的鼓励将使我们越来越好
我们会用更美好的《收藏》回报您
扫描识别二维码上的投票地址
1、按“点击投票”上方左侧“进行人机识别验证”
2、按图片提示验证
3、点“点击投票”


本期《收藏》微信责编 韩涧明

微信运营合作:13910967878

[b]23年品质


一册在手,把握收藏

[/b]
微信名:收藏杂志

微信ID:sczz029

❶ 点击历史信息,查看更多内容
❷ 《收藏》官方网站

www.cangcn.com
❸ 长按右侧二维码,关注《收藏》微信公众号


    关注 收藏杂志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