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要伤春悲秋,莫要拉稀摆带

 

心里该燃烧的燃烧,但头脑要保持冷静,手也别哆嗦。...



有《敦刻尔克》的剧透,如果介意,现在退出还来得及。

《敦刻尔克》讲的是二战时期英法联军被纳粹军队围逼到绝境,面前是气势汹汹的敌军,背后是隔海相望却又回家无门的祖国,眼看着就要全军覆灭。

这时一支奇怪的船队从 Kent and Dover 出发了,五花八门的民用船只,由民间志愿者驾驶,穿过英吉利海峡开向敦刻尔克,场面非常动人。威廉姆·曼彻斯特在《The Last Lion》中写道:英国的父亲们解缆启程,去迎接他们精疲力尽、留着鲜血的英格兰儿子(English fathers, sailing to rescue England’s exhausted, bleeding sons.)

为了防止德军轰炸,英军战斗机飞过英吉利海峡掩护英国军人撤退。电影用了独立的一条故事线讲述几架飞机在敦刻尔克的故事。看完电影之后,有朋友问我最受打动的情节是什么,我脑海中立即闪现出那架被击中后在水面迫降的英军战机。

被击中之后,飞行员没有大喊大叫,甚至没有表现出沮丧,他冷静地检查了受损情况,像老朋友打招呼一样和另一个飞行员通话,通报自己的剩余油量(另一架飞机油表被打坏了)并祝他好运。他打开机舱望向海面,告诉战友海面平静,他决定不跳伞,而是在水面迫降。他驾驶着飞机冲向水面,没有喊「大英帝国万岁」或者「打倒希特勒」之类,平静得就像揣着几百个币在打电动游戏。

我们经常看到的影视作品总是充满戏剧性,演员表情饱满,浑身是戏,生怕死得不够高大,死得没有教育意义。久而久之,反倒淡忘了在各种极端条件下,最有魅力的是保持克制和冷静,而不是情绪化地处理问题,或急于寻找宏大的感性寄托。

不止影视作品,日常生活中的一惊一乍也越来越多,不论是唬人的新闻标题,还是动辄上纲上线的舆论。甚至连个人生活和工作中的情绪化现象也越来越严重。我接触的人群中有不少创业者,有个别就很情绪化,创个业像全世界欠他个道歉似的,天天发狠,朋友圈里全是一些《创业,就是要跪着活下去》和《创业很苦,坚持很酷》之类,虽然也佩服他们的成就,但有时一下子进入不了那个情绪场,就会觉得有些尴尬。

柳传志在谈及理想的时候曾经说过:「要有理想,但不能理想化」,我觉得也可以用到情绪上,我们要带着情绪,但不能情绪化。不论是创业还是做别的什么,心中当然要有所追求,有所热爱,抱有信念,但这些本该是向内求的东西,不分场合地热泪盈眶或许并不合适。

有时候我自己忍不住想渲染悲壮,拉响背景音乐,诉说自己的坎坷或豪情壮志,池老师总会当头一闷棍,说你不是号称江二村第一硬汉吗?怎么还抽抽上了呢?要不要给你寄个毛绒玩具?

强烈的情绪化会让人倾向于用感性驱动决策,这样的决策很容易出问题,就像《教父》里的老爸跟自己的儿子说,不要憎恨,憎恨会让你失去判断力。当然这绝不是说要让我们患得患失,放弃原则,变得不再热血,甚至戒断七情六欲,铁石心肠。

心里该燃烧的燃烧,但头脑要保持冷静,手也别哆嗦。孙子说胸有激雷而面如平湖者,可拜上将军。要做成大事,不要动不动就惊慌。

当在电影院看着受伤的飞机呼啸着冲向海面,飞行员果断而冷静地拉住操纵杆的惊险时刻,我竟然突然走神,想起一位川籍好友在酒后给我的两句人生忠告,他操着四川话说:莫要伤春悲秋,莫要拉稀摆带(拉稀摆带:四川方言,拖泥带水,不干脆不耿直的意思)

兄弟,你说得对。

如果你是互联网人,产品、技术或运营,现在的工作又不开心,不要拉稀摆带,咱们现在一起去一下大屏幕,长按识别屏幕上二维码(或点击阅读原文),注册 100offer,一周内,收到 5-10 个满足你要求的好机会。


    关注 二爷鉴书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