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都是追风筝的孩子 小嘟噜拾贝

 

愿每个人的风筝飞得更高更远哪怕坠落也要像那流星用抛物线的完美姿态为自己的生命旅程画上一个饱满的句点...



我们都是追风筝的孩子





《追风筝的人》,如若你看过这本书,“为你,千千万万遍”便是全书的中心句,每每在感人处点上此笔,浓郁的悲伤便浸润得更深沉,更清澈。

人性与苦难同是凝重的词汇,我掂不起,亦放不下,只能于动人处默默拭泪以表明我作为读者的虔诚这是一场救赎,如此深刻,真切,现实,带上苦难色彩的救赎。
哈桑,与其说他是一个忠心的仆人,不如讲他是虔诚的信徒,他始终信仰着“为你,千千万万遍”的崇高。他对阿米尔的忍耐与忠诚,来自于他与生俱来的自我定位,尽管饱受嘲笑,侮辱,包括阿米尔的袖手旁观与背叛,他一如既往地虔诚,从追风筝那晚的事态扭转,到无奈离开自小生活了十多年的主家,然后到在家门口眯眼微笑(仿佛世界对他很好)的合照,最后到誓死维护主人家产未果的枪杀遇难。

终其一生,是苦难的象征,亦代表着当时代阿富汗奴仆的悲惨身世,但他有着更为高尚的品格——纯洁高贵。哈桑枯褐蜿蜒的皱纹里,流淌着他纯洁善良虔诚高贵的精神追求,他的价值是把苦难与博爱融化在一起煮熟了给你看。
阿米尔,故事的主人公,出身高贵的少爷,自小与哈桑玩到大的男孩,在那一晚袖手旁观的激烈心理斗争后,他放弃了帮助正被凌辱的哈桑,而是选择了无声地离开,随后又背叛了哈桑,使其被迫离家谋生。于是,他不安稳的内心斗争使他开始了救赎,一场感人肺腑,惊心动魄的救赎,最后,蒙尘的心灵终于清澈。只是物是人非,哈桑早已不在,独留其子与阿米尔共度余生。我相信,结局是圆满美好的(虽然结尾较含蓄),只是那千疮百孔的过程久久地令人揪心。
外伤是可以治愈的,而心灵创伤,就像难以抹去的丑陋的疤痕,无法痊愈。只有时间,这个神秘的渡者,才会慢慢地,无知无觉地,如风掩尘沙般地,抚平过去的苦痛。友情的坚韧与伟大,使我再一次震撼,那一句“为你,千千万万遍”,既是承诺,也是信仰,既是呐喊,又是力量,维系着两者的一生,信守着二人的承诺,亦含蓄着千万个感动。

战争,在本书中又是不可避免的词汇,说实话,我讨厌写与战争有关的一切,它只是一种把人性中丑恶,自私,贪婪与残忍千百倍地放大化的工具,因此一切似乎听起来有价值的东西(诸如促进经济繁荣和推动经济发展)也随之黯然失色,或许我说的有些偏激,但我确乎痛斥战争,渴望和平。
我开始拷问自己,在时间的结点上反思自己。我当然未曾经历过苦难,我亦不知若换作是我来承受哈桑的不公平,我会有何举动?于是,我只想到了一些形容词:恐惧,怯懦,退缩与抱怨,综上所述,我是一个懦夫与懒者。我无法确定在如此安宁平静的生活残存是否可谓幸福,还是一种危机。这是我尚未想清楚的疑惑,或许我一辈子都想不清楚。

于是,我隐约对老祖宗“居安思危”的警告有了重新审视的机会。从而拓展到社会,我们是摇篮里成长起来的一代,畏难情绪,享乐主义风靡盛行,这是一种退化,更是时代的危机。这是我下的沉重的批语,思之思之。
如上者,我是不大愿意谈的,只是就文论文罢了。我更喜欢谈谈风筝,聊聊信仰。我是一个爱写作的孩子,怎样爱,我说不清楚,就像把它融入了生活,让它成为了我的影子,就像我会用所有的零花钱去买书,就像我把每天写一点东西当成了一种习惯。于是我默默地与自己约定:我很好,我要很好,我会很好然后我会漾出一个你们看不到的大大的微笑,继续像蜗牛一样蠕动着爬行,像南瓜一样默默地成长,像乌龟一样慢行静养(好像是白岩松说过的,记不太清了)。这便是我这些年来所追的风筝。
我们都是追风筝的孩子,只是可能比不上哈桑,每次都能准准地追到风筝。但只要无畏地奔跑,我们的黎明就会在地平线上升起。

愿每个人的风筝飞得更高更远,哪怕坠落,也要像那流星,用抛物线的完美姿态,为自己的生命旅程,画上一个饱满的句点。
小嘟噜

【拾】


长按右图

请你来听小嘟噜的故事


    关注 蜗牛的小嘟噜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