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家视频|哭翻朋友圈的“网红婆婆”走红后备受争议,真相又带来怎样的思考?

 

你听过“口袋婆婆”的故事吗?...

这几天
在成都人的朋友圈
走红了一位“口袋婆婆”
很多人都被“口袋婆婆”的故事所感动
视频↓↓↓↓



最近几天,被网友称为“口袋婆婆”的一位拾荒老人蒋婆婆红遍了网络,一篇名为《她不死,我也死不成,这个故事弄哭了整个朋友圈》的报道也在微信朋友圈和各大网络热传。

这篇文章讲述了蒋贵英一家的故事,故事内容大概是这样,81岁的蒋婆婆,是资阳人,19年前,带着瘫痪的女儿,和外孙以及丈夫来到了成都,女儿郑素群6岁时因患脑膜炎,抽了脊髓后,人不仅变傻,还瘫痪失去了自理能力。





在女儿40岁时,经人介绍嫁给了一个年纪大个子矮的孤儿唐忠秀,之后两人生下了一个儿子取名叫唐郑,一年后,女婿去世,蒋婆婆就一人担起了抚养孙子和照顾瘫痪女儿的责任,靠每天捡垃圾为生,几年前,就开始在成都的春熙路捡垃圾,每天把捡来的饮料瓶,纸壳等垃圾用大大的口袋装好并背回家。





蒋婆婆的丈夫也体弱多病,家里的所有负担就全落在了蒋婆婆一个人身上,这是十几年来,一家四口的生计全靠蒋婆婆拾荒换来的钱来支撑,生活十分不易。



关于“口袋婆婆”的故事在网上引发了大量的讨论,网友们都为老人的艰难生活以及顽强抗争而感动。不少人从四面赶来,将“爱心”传递过去,他们试图用自己的力量,让蒋婆婆从“岗位”上退下来。

“口袋婆婆”走红后  争议也随之而来

带着对蒋婆婆的关爱,我们的记者按照网上新闻里标注的地址,来到了成都市马鞍北路,要经过一个农贸市场便可以找到蒋婆婆的家,可记者刚一在这里出现,就被附近的居民团团围住了。
视频↓↓↓↓



邻居们说他们了解到的蒋婆婆,还有其他5个子女,并且这几天被网络媒体放大的艰苦,与实际的情况有一些出入。





附近居民告诉我们,蒋婆婆的儿女都有钱,现在她这个吃低保的女儿是残疾,他们老家是资阳的,在那里政府给的也有低保。













还有居民告诉我们,最近来献爱心的人络绎不绝,晚上看到老人子女开车过来装货,装到半夜十二点多。老人的子女们 经常来往,并且每个月都会给老人生活费,老人家里条件并没有网上说的那么差。





正巧,今天又有不少热心市民看到了网上的报道,专程来看望蒋婆婆,可听到附近居民们的质疑,于是迟疑了。



带着这些疑问,记者准备去“口袋婆婆”家一探究竟。通过一条很狭小的通道,这条通道上还住着几户人家,通道的尽头便是蒋婆婆的出租房了。


记者注意到,这套房子有两个房间,但面积都不大,给记者的第一印象是屋内很黑,并且散发着一股臭味,屋内摆设非常简单。



记者在屋里并没有找到蒋婆婆,但在床上躺着一位用被子盖的严严实实的人,她应该就是蒋婆婆那个瘫痪在床的女儿。对于我们的到来,她并没有一丝反应,依然躺在床上将头蒙在被子里。住在隔壁的邻居说,蒋婆婆搬来在这里已居住,有一年多时间了。

邻居们这样说







蒋婆婆每天天不亮就要起来捡垃圾,并且照顾瘫痪在床的女儿,生活的确过得十分艰辛,隔壁的邻居都看在眼里。





不过附近居民说,蒋婆婆家除了这个瘫痪的女儿外,还有5个子女,都在成都生活,并且家庭经济至少看起来算不上贫困。



蒋婆婆的隔壁邻居说,她还有一个女儿,就在这里的农贸市场内开了一家理发店,也经常来看望老人,随后,记者按照居民们的指引,找到了这家理发店。



这家理发店开在农贸市场里,面积并不大,但看上去生意还挺好。记者又几次对这位戴着口罩的女士进行身份核实,依然得到了否定的答案。

而蒋婆婆此时又不在家,各种质疑围绕着蒋婆婆无法散去,那么真相到底是什么呢?
就在记者等“口袋婆婆”的同时
也在网上看到了一些网友对“口袋婆婆”的质疑
(图片来自网友)
对于口袋婆婆的家庭情况
以及婆婆的子女们
网友众说纷纭
那么真相究竟如何?
感动大家的“口袋婆婆” 的故事  到底是真的吗?

记者为了解开心中的疑惑,决定再去蒋婆婆家看看。在蒋婆婆家门口,我们终于等到了她,蒋婆婆很热情的招呼我们进了屋。
视频↓↓↓↓


蒋婆婆说,这几天,有很多热心市民来看望她 ,给他带来了很多物资,由于家里堆不下,所以昨天晚上已经用货车拉走了。



这些天,对于邻居们对她的质疑,蒋婆婆已经有所耳闻,但他并没有理会。蒋婆婆说,她除了这个瘫痪的女儿外,确实还有三个儿子、两个女儿,三个儿子每人每月会给他150元钱,这套房子也是女儿给她租的。
独自租房只因不愿影响子女们各自的生活
当记者询问蒋婆婆,儿子是不是像居民口中说的那样家庭殷实,蒋婆婆说,她艰辛的照顾瘫痪的女儿,是一位母亲义不容辞的责任,三个儿子也曾提议让瘫痪的姐姐去自己家里生活,可都被她拒绝了。
为了顾及儿子和儿媳的感受,又为了尽到一位母亲的责任,不忍心舍弃瘫痪的女儿,于是蒋婆婆选择了独自一人在外居住,来照顾瘫痪的女儿,和年老多病的丈夫,但最近丈夫因为生病,已经住进了医院。

这十几年来,蒋婆婆每天都会去捡垃圾,补贴家用,然后照顾生活无法自理的女儿郑淑兰,并且含辛茹苦的抚养长大了郑淑兰的儿子。这里的住处,一间房是孙子唐郑的,另一间则是蒋婆婆和女儿的,可是最近,原本平静的生活,却突然被打乱了。
一张照片改变了蒋婆婆的生活
蒋婆婆告诉我们,在一次捡垃圾的时候,被人拍了照,并且传到了网上。一夜之间,她成为了公众人物,成为了社会各界关爱的对象。为了进一步核实事件的真相,记者几经周折,电话联系上了蒋婆婆的大儿子水平。



蒋婆婆的大儿子说,自己在新都,是做废品回收工作的,每个月也会来看望母亲一两次,对于居民们说的其家庭经济状况非常好,蒋婆婆的大儿子说这并不属实。



并且蒋婆婆的大儿子还表示,不希望媒体再关注这件事,不想有人再打扰他们的生活。而就在记者采访时,有人好心人来看望蒋婆婆,对于这段时间来热心市民送来的关心,蒋婆心里充满了感谢。
关于蒋婆婆一家
记者又来到了马鞍东路社区了解情况,社区何书记对此事不愿意多说什么。她告诉我们,具体的回应请看《人民日报》的相关报道,一切以他们的报道为准。

按照社区何书记所说,记者在今日最新的《人民日报》中看到了关于此事的报道:

文中提及了蒋婆婆除了瘫痪的女儿外,还有三个儿子,两个女儿,三个儿子每月一共给他450元,虽然蒋贵英的户籍不在成都,但她在成都生活十几年来,一直受到成都当地公益组织,爱心市民及政府方面的关注和帮助,记者从蒋婆婆户口所在的资阳市雁江区民政局、残联了解到,蒋贵英和丈夫年满60岁后,每人每月在户籍地领取城乡居民养老保险补贴75元,从2007年开始,女儿郑素群每月领取低保金215元,2015年郑素群申请办理了残疾证,从2016年开始,每月领取残疾人低保生活补贴70元和智力二级残疾人护理补贴50元,雁江区政府还为郑素群购买了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和补充医疗保险,为唐郑发放了孤儿生活补贴。马鞍东路社区还表示,日后他们会继续发动社区内志愿者,居民骨干常去探望,陪婆婆聊天。民间爱心人士的热心捐助,让蒋婆婆这个冬天不用冒着严寒出门拾荒了,接下来,金牛区民政局和街道、社区还将一起积极争取与蒋婆婆其他子女座谈协商,让他们多关心蒋婆婆及郑素群的日常生活,增加家人之间的凝聚力,尽快改善蒋贵英一家的居住环境。
其实整个故事到这里已经很明白了
“口袋婆婆”的故事
在这个寒冷的冬季带给了所有人温暖
那些帮助过或者正准备帮助“口袋婆婆”的人
也给蒋婆婆以及家人送去了温暖、爱心
这个事件的背后
让我们反思的还有另外一个问题
《人民日报》的社评中也提到:
在我们生活的城市中

流动人口遇到生活困难,怎么办?

流动人口主要包括两种,一种是既没有本地户籍也没有办理居住证的;一种是已经在当地领取了居住证的“新居民”。不少地方的社会救助制度,低保、医疗救助等都强调在户籍地申请,这就把遇到了临时性、突发性、紧迫性基本生活困难的非户籍人员挡在了社会救助之外。

流动人口怎样申请救助?

按照国务院印发的《关于全面建立临时救助制度的通知》,临时救助制度的目标,正是为弥补这个短板,旨在健全托底性民生保障制度,突出强调临时救助托底线、救急难的制度特点和功能定位,填补现行社会救助制度空白。

临时救助制度的申请程序有两种。一种是个人申请,民政部门审批;一种是紧急程序,先救助,事后再补齐相关手续。

实际生活中,由于流动人口迁徙频繁,加上对帮扶政策缺乏了解,很少主动提出申请,是不是就相当于放弃了受救助权利?不是。政策规定,相关部门不仅要“被动受理”,更要“主动发现”,让潜在被救助对象应救尽救、求助有门。

怎么做到“主动发现”?

首先要依托乡镇的政务大厅、办事大厅,按照要求建立一门受理、协同办理的窗口,让困难群众首先求助有门。

其次,大厅能够直接受理的,要直接受理,不能直接受理的,要开展转介服务。即根据求救群众遇到困难问题的性质,如医疗问题、住房保障问题、子女上学问题等,转介到教育、医疗卫生、住房、就业等相关部门解决。

再次,针对外来人口、流动人口遇到的急难问题,按规定窗口可以直接受理的就直接受理,不能直接受理的,可以协助其到县里设立的生活无着救助机构去申请;如果县里没有设立,也可以协助他们向当地县级民政部门来申请,以解决好社会救助“最后一公里”的问题。

责任编辑:熊星

编辑:丁婉琳


    关注 SCTV4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