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ina观察丨十一部门同“亮剑”,杜绝校园欺凌

 

引言:《加强中小学生欺凌综合治理方案》是我国首次针对中小学生欺凌问题明确提出综合治理方案,体现了国家对治理该...



引言:《加强中小学生欺凌综合治理方案》是我国首次针对中小学生欺凌问题明确提出综合治理方案,体现了国家对治理该问题的坚定决心。——中国教育报

近年来,学生欺凌事件时有发生,对欺凌者与被欺凌者都造成了严重的身心伤害,已成为一个不容回避的社会问题。近日,为建立健全防治中小学生欺凌综合治理长效机制,有效预防中小学生欺凌行为,教育部与十一部门联合印发了《加强中小学生欺凌综合治理方案》(以下简称《方案》)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今年发布的报告显示,全世界每年有将近2.46亿儿童和青少年因体貌特征、性别与性取向、种族与文化差异等遭受欺凌。而在我国,全国检察机关2016年共受理提请批准逮捕的校园涉嫌欺凌和暴力犯罪案件1988人,经审查批准逮捕1180人,受理移送审查起诉3911人,经审查起诉2449人。

学生欺凌是发生在校园内的一种强势者对弱势者的攻击行为,产生这种行为的原因,既有急剧的时代变革对青少年健康成长带来的新挑战,更有社会教育、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失当给青少年成长带来的负面影响。防范学生欺凌,必须系统施策、综合治理。

法制网:

十一部门联合印发

《加强中小学生欺凌综合治理方案》


根据《治理方案》,屡教不改或者情节恶劣的严重欺凌事件,必要时可将实施欺凌学生转送专门(工读)学校进行教育。针对目前实际工作中学生欺凌缺乏明确定义的问题,《治理方案》提出,中小学生欺凌是发生在校园(包括中小学校和中等职业学校)内外、学生之间,一方(个体或群体)单次或多次蓄意或恶意通过肢体、语言及网络等手段实施欺负、侮辱,造成另一方(个体或群体)身体伤害、财产损失或精神损害等的事件。各地各校在实际工作中严格区分学生欺凌与学生间打闹嬉戏的界定,正确合理处理。

《治理方案》明确,学生欺凌事件的处置以学校为主,应依法依规进行。在调查处理阶段,明确要严格规范调查处理。学校发现欺凌事件线索后,应当按照学生欺凌事件应急处置预案和处理流程对事件及时进行调查处理,由学校学生欺凌治理委员会对事件是否属于学生欺凌行为进行认定。原则上学校应在启动调查处理程序10日内完成调查,根据有关规定处置。《治理方案》指出,对经调查认定实施欺凌的学生,学校学生欺凌治理委员会要根据实际情况,制定一定学时的专门教育方案并监督实施欺凌学生按要求接受教育,同时针对欺凌事件的不同情形予以相应惩戒。情节轻微的一般欺凌事件,由学校对实施欺凌学生开展批评、教育。实施欺凌学生应向被欺凌学生当面或书面道歉,取得谅解。情节比较恶劣、对被欺凌学生身体和心理造成明显伤害的严重欺凌事件,学校对实施欺凌学生开展批评、教育的同时,可请公安机关参与警示教育或对实施欺凌学生予以训诫。
羊城晚报:

防治校园欺凌必须“环环相扣”


此次综合治理方案,最突出的一点,就是明确了欺凌防治的制度框架。当然,方案再详尽,能否发挥实效,关键还是落实。方案对学校和相关部门提出两个明确要求,一是学校要组成学生欺凌治理委员会,负责对事件是否属于学生欺凌行为进行认定;二是各地教育行政部门要明确具体负责防治学生欺凌工作的处(科)室,县级防治学生欺凌工作部门负责处理申诉请求。这意味着,面对欺凌事件,必须让专门机构按正规程序处置。对此,相应的机构建设必须尽快跟上。

由于校园欺凌的特殊性,欺凌防治还是应把重点放在预防上。在这方面,方案要求学校应每学期开学时集中开展教育、在道德与法治等课程中专门设置教学模块等方式,并定期对中小学生进行欺凌防治专题教育,组织开展家长培训,引导广大家长增强法治意识,落实监护责任。类似要求,从落实情况看,似乎并不算好。因此,校园欺凌的专题教育如何落到实处,恐怕还需要加强这方面的考核和监督,避免形式化。中小学欺凌现象,多发生在校园,却不仅是校园问题;其以暴力为主要表现形式,但又不仅仅是身体上的“伤害”,更涉及心灵、精神;对该现象进行防治,需要惩戒,但更需要“救赎”……种种错综复杂的关系,决定了校园欺凌防治,必须是综合治理,必须是多方的合力参与,必须每个环节“环环相扣”,不掉链子。就此而言,综合治理方案的发布仍只是一个大的框架建设,它需要严格落实,更有待细化“填充”。
大河网:

联合惩戒对校园欺凌说“不”
《治理方案》的出台,可谓恰逢其时,彰显着国家对此现象的重视程度,有着十分必要且重要的意义。《治理方案》首次以官方的名义明确界定“校园欺凌”,这就解决了以往处理校园欺凌事件的“语焉不详”问题,消灭了“灰色地带”,避免可能存在的对欺凌者的纵容。同时,《治理方案》针对欺凌事件的不同情形予以相应惩戒,这些措施强化了联合惩戒的作用,可操作性强,无疑将会成为解决校园欺凌现象的“尚方宝剑”。

校园欺凌频发,与我国立法、惩戒机制和教育机制的缺失是分不开的:国内校园欺凌长期以来停留在道德层次,没有上升为法律议题。因而,要改变这种现象,亟须从法律上给予保护。如今,11个部门联合治理联合惩戒,明确学生欺凌事件须依法依规处置,这样的“联手”更有震慑力。同时,《治理方案》明确提出各地各有关部门要逐步建立具有长效性、稳定性和约束力的防治学生欺凌工作机制,如完善培训、建立考评、问责处理、依法治理等。这些惩治与预防并重的机制,为肃清校园环境提供了有力支撑。 当然,《治理方案》的真正落地,还得靠社会共治,通过政府、学校、家长共同参与,共同将校园欺凌问题纳入法治化治理轨道,让校园真正成为最安全、最阳光的地方。
中国教育学会副会长陶西平:

防治学生欺凌教育

是学校道德法制教育的短板之一


“防治学生欺凌教育是学校道德法制教育的短板之一。”中国教育学会副会长陶西平说,“学生是国家的未来,当他们进入社会的时候,应当具有道德和法制的鲜明底线和明亮开朗的心理底色。但是,学生欺凌现象的发展,会使部分欺凌者心理扭曲,进入社会后依然故我,甚至变本加厉,发展成为社会的违法犯罪者,成为社会安定的破坏者。因此,如不及时正本清源,会造成后患无穷。”
外媒报道
英媒:

中国对校园霸凌说“不”
英国广播公司(BBC)称:校园霸凌问题并非中国独有,近年来,随着互联网的崛起,社交网站上经常出现一些和校园霸凌相关的视频。在中国,一些父母选择通过社交网络“自己解决这个问题”。

事实上,中国政府和有关机构一直试图为校园霸凌现象“开药方”。中国最高人民检察院召开过“关于防治中小学生欺凌和暴力工作发布会”,如今教育、公安、民政、妇联等11部门一齐向学生欺凌行为“亮剑”,共同印发了《加强中小学生欺凌综合治理方案》,致力于让孩子免于欺凌的恐惧。
美媒:

中国积极解决校园暴力问题
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报道称:中国媒体报道过不少严重的校园欺凌事件。校方的惩罚措施大多是给打人的学生记过。在一些最极端的事件中,受欺凌的学生甚至被活活打死。数据显示,中国校园暴力盛行,涉及学生比例高达五分之一。

2012年公布的一项研究,21%的中学生都卷入过校园暴力,他们要么是施暴者,要么是受害者,或者既是施暴者也是受害者。现今《加强中小学生欺凌综合治理方案》提出的惩治与预防并重的机制,为优化校园环境提供了有力支撑。
【长按二维码图片,即可关注中华网


    关注 中华网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