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邂逅古村系列——生命之匙

 

(艺术邂逅古村——生命之匙)2015年9月,在屏南县双溪镇政府的引进下,林正碌艺...




(艺术邂逅古村——生命之匙)

2015年9月,在屏南县双溪镇政府的引进下,林正碌艺术教育团队入驻双溪安泰艺术城,成立了“双溪(国际)残疾人艺术教育中心”。并在这个时候带来了“人人都是艺术家”的公益教学理念。





(双溪艺术教育中心)

她叫薛美兰,是“双溪(国际)残疾人艺术教育中心”的首批学员之一。画起身边的事物,如今的她得心应手。但在几个月前,每一笔对于她来说,都是一次艰辛的跨越。

在2006年以前,薛美兰和许多同龄人一样,怀揣着梦想外出打工。但还来不及体会外面世界的精彩,一场重病打断了她所有美好的憧憬。

父母带着她四处求医,花光了积蓄,却仍没能让她好起来。受疾病的困扰,原本活泼开朗的她,变得越来越自闭,一旁的妈妈只能干着急。直到听说,镇上成立了“双溪(国际)残疾人艺术教育中心”,她决心带女儿去碰碰运气。

薛美兰走进了艺术中心,她克服了身体上的不适,从画一条直线都难,到画出笔触细腻的作品,她完成了一次看似不可能的转变。











        (薛美兰完成了看似不可能的转变)

和薛美兰的不幸有所不同,命运似乎从杨发旺出生时,就开始对他不公。天生残疾,无父无母,无家无依,30多年来他就像一个独行侠,漂泊在屏南县的各个角落。杨发旺大部分时间都是在公共场所乞讨着渡过的。

杨发旺也曾为生活努力过,他摆过地摊,但微薄的收入却不足以维持生活。后来他跟着同乡到深圳,在一家耳机线制造厂打工,但越来越精细的工艺,最终把杨发旺拒之门外。他再一次失业,回到了屏南。

2015年11月20日,杨发旺被残联领到艺术中心学画。这一次,命运终于开始眷顾到了他。

初到艺术中心的杨发旺显得很胆怯,但在艺术中心氛围的感染下,他大胆表达了自己的想法,并提起画笔描绘心中的世界。

即便命运不曾厚待过他,但他的内心依然是五彩斑斓,至真至纯 。人们透过他的油画,看到的是一个无忧的国度。











(他的内心至真至纯)

短短5个月的时间,通过艺术中心在自媒体上的推送,很多人收藏了杨发旺的作品,他也获得了近万元的收入。然而比解决温饱更可贵的是,他找回了生命的尊严。

学画后,杨发旺曾多次带着自己的作品,送给曾经他乞讨过的人,很自信的说出“这一次我不是来要钱的!







(杨发旺送画给曾经帮过他的人)

与杨发旺同期到艺术教育中心的沈明辉,患有先天性脊柱侧弯,身高仅1.16米。但与杨发旺常驻艺术中心不同的是,沈明辉时常家里画室两头跑。除了协助父亲打理补鞋摊,平日里,沈明辉还会到做些婚庆的气球,贴补家用。但一旦有创作灵感或闲暇时,他就会到工作室画画。令人惊讶的是,他在学画一星期后,就构建了自己的绘画语言。

至此,沈明辉延续了这种“点”的技法,创作了一幅又一幅充满活力的作品。而这种独特的绘画语言,也吸引了很多的眼球,获得了诸多赞赏。

从绘画中得到快乐,更从绘画中领悟人生、学会感恩。他谢绝了低保,主动把福利让给了别人。也许生命给了他弱小的身躯,但艺术让他成为了巨人。













  (艺术让他成为了巨人)

除了培养残疾人,艺术中心还针当地村民及来自各地的学员进行公益教学。艺术中心计划扩大规模,每年教学1500人,成为全国性公益机构和国际化驻创中心。







(艺术中心计划成为国际化驻创中心)

薛美兰、杨发旺、沈明辉等人的出现,冲击着我们固有的思维,生命本就平等,你我皆有无限可能。也许“人人都是艺术家”最触动我们的是,它让原本自认为或他人认为卑微的人,昂起了头,他让自认高贵的人学会了低头,一抬头一低头,我们就回归了生命共同的高度。

       2015年7月,《瑰宝》栏目知道了林正碌以及他的“人人都是艺术家”公益艺术教学项目,于是带着好奇,同样带着怀疑走进了屏南的漈下古村。


(《艺术邂逅古村》)

       于是我们了解了,林正碌是要让人们明白看似没文化的农民也享有拥抱艺术的权利,而且他似乎看得更远:用艺术感染当地村民,让他们自觉地保护他们的文化基因宝库——古村落。艺术邂逅古村,我们看到了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艺术邂逅古村——屏南县传统村落转型》)       当地政府的重视,犹如助燃剂,一下子点燃了屏南县的文创产业的发展,于是艺术邂逅古村每天都在上演。

      《瑰宝》栏目也会持续关注,也请您拭目以待……


    关注 静安台商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