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末讲坛】如何应对年年加深的小眼镜?眼科专家教你防控招数

 

本期,我们请北京大学人民医院眼视光医学中心的专家们,认真解析一下防治青少年近视眼应该受到关注的事儿。...



看清近视眼的来龙与去脉
在我们身边,戴着眼镜生活的人比比皆是。当我们对近视眼习以为常的时候,人们很容易忽视它的危害,任其发展;当缺少一种方法能治愈近视的时候,五花八门的防治手段总让人无从选择;当鱼龙混杂的医药宣传铺天盖地的时候,它们带来的防治误区在所难免。本期,我们请北京大学人民医院眼视光  中心的专家们,认真解析一下防治青少年近视眼应该受到关注的事儿。


高度近视

未来隐患不可不知


文/元力



人眼好比一部照相机,外界物体需要在底片上准确聚焦才能照出清晰的照片。近视是指人眼在调节放松的情况下,远处物体发出的光线不能聚焦在视网膜上而聚焦于视网膜前,因而不能在视网膜上形成清晰物象,导致视物模糊的一种眼部屈光状态。

近视依据其严重程度分为低、中和高度,高度近视是指近视度数大于600度的近视状态。高度近视眼多伴有眼部的病理变化,会导致严重视力障碍。国人大样本人群统计显示,高度近视在盲和低视力的人群中所占比例为7%~11%,是仅次于白内障的第二位致病原因。

高度近视可能引起一系列的眼部病理改变,也称之为病理性近视。这些改变包括:巩膜胶原纤维异常、睫状体萎缩、玻璃体变性、脉络膜进行性萎缩、视网膜萎缩等。伴随着这些改变,高度近视的临床表现自然也不会局限于看不清那么简单,而是会引发多种多样的眼病。

不同于到一定年龄后近视程度逐渐稳定的单纯性近视,部分高度近视患者成年后近视度数仍不断加深。随着眼轴的不断变长,部分人眼球明显突出、视力差,以及双眼视功能的破坏会引发弱视和斜视。玻璃体与视网膜的变性、萎缩、牵拉会导致视网膜裂孔,甚至视网膜脱离的发生。脉络膜视网膜萎缩会在眼底出现新生血管,新生血管破裂导致视网膜黄斑区出血,以及瘢痕的形成,甚至导致不可矫正的视力丧失。此外,随着年龄的增长,青光眼的发生与高度近视有着密切联系,与普通人群相比,白内障的发生也变得更早。简而言之,一旦成为高度近视,就会给眼睛健康带来各种隐患,增加其他常见眼病的发生概率。

为什么会有高度近视呢?近视的全部发病原因尚不明确。目前多认为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共同造就了近视的发生和发展。高度近视甚或病理性近视的发生与遗传的关系较大。父母双方或者一方为高度近视者,孩子近视的可能性会增大。此外,后天不良环境因素(诸如户外活动的缺乏、近距离用眼强度过大等)对于近视眼的发病有重要作用。控制不利也会导致近视发展成高度数甚至病理性近视,对视力造成严重威胁。由于遗传因素难以控制,因此改善后天不良环境因素就成为目前防治近视的关键。

高度近视的基本治疗的是通过各种手段提高视力、延缓近视发展。提高视力的方法包括佩戴框架眼镜或者隐形眼镜,成年且近视发展稳定后可以接受准分子激光或飞秒激光角膜屈光手术以及植入人工晶状体的眼内屈光手术等。延缓近视发展主要依赖于日常健康的用眼方式以及选择正确的屈光矫正手段,对于眼轴不断延长的病理性近视,也可采取后巩膜加固技术以延缓,并减轻巩膜、视网膜、脉络膜的病理变化。
青少年防近视

哪些手段最好用?
文/王凯



近年来,我国青少年近视患者人数持续增加,呈现低龄化、高度数的特点。而近视度数越深,出现视网膜裂孔、视网膜脱离、黄斑出血等一系列致盲眼病的概率越高。最新的研究数据表明,300度近视出现视网膜病变的风险是普通人群的9倍,1000度近视出现视网膜病变风险是普通人群的近50倍。因此,青少年近视防控的重点,在于预防和有效控制近视的加深速度,避免低度数、单纯性近视演变成高度数、病理性近视。

青少年一旦发生近视,往往度数会不断增加。在不加任何干预措施的情况下,我国的青少年近视度数增长的普遍规律是每年增加100度〜125度,有些甚至更多。很多家长会把这种度数的增加归罪于戴眼镜惹的祸,认为眼镜一旦戴上去就摘不下来了。殊不知,这种近视增长,根本和戴不戴镜没有关系,至少关系不明显。不戴镜,度数的增加其实一点都不慢。目前,常用的近视矫治方式有以下几种:




传统的框架眼镜 

这是最简便的近视矫正方式,目的是让眼睛看清楚,简便安全,但缺点也明显,就是每年的近视度数增加100度〜125度。目前所有的近视控制手段的控制率,都是和传统的框架眼镜进行比较的。



渐变多焦点框架眼镜 

这是一种类似老年患者佩戴的渐进多焦点眼镜,中间看远,下方看近。但现有证据显示,此种框架眼镜仅对看近内隐斜的青少年近视患者有一定的近视抑制效果,对外隐斜的近视患儿没有明显效果。需要指出的是,青少年近视患者,绝大多数属于外隐斜,内隐斜的患儿比例非常少。因此,这种多焦点框架镜对于绝大多数青少年近视患者,可能控制效果非常有限。





旁中心离焦框架镜 

相对于传统的框架眼镜,旁中心离焦框架眼镜能够在周边视网膜提供一定程度的正离焦光学信号,从而延缓近视的增长。由于眼球运动时眼镜片不会跟着一起运动,不能保证稳定的周边正离焦光学信号投射。因此,目前认为它的近视控制效果在17%〜30%左右,也不是很明显。



角膜塑形镜 

这是一种夜间睡眠佩戴、晨起摘掉的硬性隐形眼镜,适用于近视快速增长的青少年。角膜塑形镜作为目前近视防控的三大有效手段之一,其对于青少年近视的进展,有着大约50%的控制率(即比框架眼镜减少50%左右的近视增长)。需要明确的是,角膜塑形镜属于第三类医疗器械,并非所有的青少年近视患者都适合佩戴,需要到正规的医疗机构进行检查,在有经验的验配医师的指导下方可验配。此外,角膜塑形镜的价格比较昂贵,且需要定期复查,每天认真护理,以预防接触镜相关眼部并发症的发生。



渐变多焦点软性角膜接触镜 

这是一种白天佩戴的软性隐形眼镜,由于在隐形眼镜的光学区加入了正离焦设计,因此有着不错的近视控制率(文献报道43%左右,与角膜塑形镜接近)。但由于是隐形眼镜,其验配一定要到正规的医疗机构进行,此外,认真护理、定期复查格外重要。



低浓度阿托品眼药水 

阿托品眼药水控制近视的效果是非常明显的,但由于其散大瞳孔、影响调节的副作用,加上近视反弹明显,1%的阿托品是不可以用来作为控制近视的药物长期点用的。目前的临床证据表明,低浓度的阿托品眼药水(0.01%〜0.05%),每晚一滴,能够有效抑制近视的增长,同时副作用大为减少。但是低浓度阿托品眼药水不可滥用,如果事先存在双眼视觉功能或者调节功能的明显异常,需要在视觉训练改善后方可使用。而双眼视觉功能或者调节功能异常,在青少年近视患者中,尤其是长期不戴眼镜的患者中,并非少见现象。



户外运动 

充足的阳光能够刺激视网膜分泌多巴胺,抑制近视的增长。目前,我们推荐的每日户外运动时间是2〜3小时。需要注意的是,户外运动需要在阳光比较好的时候进行,傍晚或者天黑的话,没有效果。

由于近视的成因和发病机制尚未完全弄清,因此尚无一种方法能够完全解决青少年近视度数不断增长的问题。我们推荐的方法是所谓的“鸡尾酒”疗法,即综合几种不同的近视控制手段,联合使用,以抑制近视的快速增长。例如,采用角膜塑形镜联合低浓度阿托品眼药水,控制率可接近75%左右。作为家长,切不可掉以轻心,一旦发现孩子近视需要及时到医院就诊。近视需要早防早治,切不可等到度数超过300度,才考虑加以控制。干预的时间越早,最终的获益越大。
    隐形眼镜    

    软硬有别    


文/曹晓光 


每到寒暑假,各个医院的眼科门诊总是被焦虑的家长和懵懂的孩子们占满。大多数家长都希望医生能帮着想点办法保护孩子的眼睛。的确,虽然近视治不好,但延缓其发展还是可以的,这其中最为有效的就是“OK镜”。

OK镜的学名是角膜塑形镜,通俗说法就是晚上戴的硬隐形眼镜。它和隐形眼镜虽然是近亲,但区别还是很多的。

首先要明确一下,隐形眼镜的医学称谓为角膜接触镜。硬性隐形眼镜应称为硬性角膜接触镜(硬镜)。平常所说的隐形眼镜是软性角膜接触镜(软镜),这两者第一个区别就是材料。硬性角膜接触镜的材料主要为PMMA聚甲基丙烯酸酯或SiMA硅氧烷甲基丙烯酸酯,软性角膜接触镜的材料主要为水凝胶(聚甲基丙烯酸羟乙酯poly-HEMA)或硅水凝胶。

心灵的窗户是眼睛,眼睛的窗口是角膜。角膜接触镜是直接接触角膜的,我们对它的要求就要非常高了,需要具备的是:高透氧率以保证足够的角膜氧供、生理惰性以免引起炎症反应、镜片稳定从而保证光学透明和治疗效果、抗沉淀物和耐操作性从而减少护理需求。镜片材料的限制决定了硬镜和软镜在使用上的不同。


硬镜 矫治近视眼

硬镜目前可分为RGP(硬性透氧性角膜接触镜)和OK镜(角膜塑形镜)两类,二者的共同点在于透氧率高,光学性能稳定,但是不适程度较高,使用者可能会有异物感,需要较长时间的适应和效果观察。二者区别在于镜片设计的差别和用途。RGP主要用于日戴,可维持角膜形态,比如延缓圆锥角膜的发展等,其延缓近视发展的效应虽不如OK镜,但矫正范围远大于OK镜。OK镜(角膜塑形镜)主要是夜戴,其优点在于可延缓近视发展,对一定程度的近视者若佩戴得当,可日间不使用矫正眼镜(框架眼镜)。因硬镜的特殊镜片设计,镜片不具备通用性,使用者的参数需要试戴确定并进行镜片定制,须到专业机构进行。



软镜 帮你看清楚

软镜主要就是大家平日提到的“隐形眼镜”,仅有光学矫正作用,舒适度优于硬镜,但其对眼生理影响大于硬镜,易破损,且光学效果较差。因软镜通用性较高,单位费用较低,很多使用者会自行购买,这种做法引起眼损伤风险较高,建议到专业机构进行验配和使用。在软镜材料中加入显色物质就是爱美人士熟悉的“美瞳”,由于常引起非常严重的眼部炎症反应,因此不建议使用。

OK镜(角膜塑形镜)可能是目前控制儿童近视发展最为有效的措施,但是有些儿童因无法耐受硬镜引起的眼部不适/角膜损伤或近视程度不适合,而无法使用OK镜。近年,有研究者通过对OK镜片参数的模拟,发展出了一类特殊的软镜,可能具有和OK镜类似的减缓近视发展作用,其材料是含水量和透氧率较高,比硬镜更为舒适,尤其适合于伴有眼部倒睫的儿童。

看近处

摘眼镜or戴眼镜


文/徐琼 


经常可以遇到近视患者抱怨看书时间长会出现疲劳和眼胀,严重的还有头痛恶心的症状,这些都是视觉疲劳的表现,预示着可能存在双眼视觉功能问题。

一般来说,人们习惯的阅读距离在33cm~40cm左右。理论上来说,为了看清书本上的字,对于33cm的阅读距离而言,人眼需要付出3.0D的调节力。此外,看近时,人眼也需要集合功能,就是将视线向中间聚集的能力。正常眼看近时调节与集合是同步的。


视疲劳是“缺练”造成的

近视患者为什么容易出现视疲劳症状呢?以往观点认为,调节问题是导致近视发生和进展的主要原因,所以很多近视患者存在一个认知误区,认为近距离工作时,应该摘掉眼镜,减少调节的调用。但近年来的研究证明,近视患者并非由调节过强造成,很多时候调节不足,甚至调节灵活度下降才是主要病因。简单地说,眼睛的调节功能也是需要经常锻炼的。

当青少年近视患者看近长期不戴眼镜时,由于近点聚焦在近处不需要动用调节力,日积月累,调节功能进一步减退,这时就和老年人的花眼情况相似,小小年纪出现“小花眼”。同时集合功能也会受到影响,调节不足可能会继发集合不足或者集合过度,表现为外隐斜或内隐斜,病人可能会出现一系列眼部不适症状。也有一些患者的眼部不适是由于眼镜过矫,看近时又坚持戴镜,出现调节过度、调节紧张。

此外,集合功能异常的患者,包括内外隐斜,并不存在斜视手术指征,但会引起视觉疲劳问题。



视功能异常怎么办

从上述介绍可知,视疲劳既可以是调节力不足引起的,也可以由调节过强引起,因而应对方法也要因人而异。

调节力不足引起的“小花眼”,可以先进行调节功能的测量,包括调节幅度、调节反应、正负相对调节、调节灵敏度等。根据具体问题,进行针对性的调节功能训练,包括远近字母表练习、Flipper翻转拍练习等。此外,对于生活习惯的建议,应该增加远近交替注视类运动,包括打乒乓球、打羽毛球等,近距离工作要坚持戴镜,增加调节力使用。

调节过强引起的视觉疲劳症状则需要放松调节,进行调节功能测量确定具体问题后,针对性地进行调节放松训练。此外,可能需要散瞳验光确定准确近视度数,调整眼镜处方,去掉过矫因素的影响。生活中应当减少持续近用眼时间,看近时可不戴镜,多视远,加强远近交替注视运动,必要时可以考虑配合一些睫状肌麻痹剂来放松调节。

集合不足引起双眼视近不适,可以通过戴镜,刺激调节性集合。同时可进行针对性的集合训练,包括聚散球,裂隙尺练习。严重者,可辅助棱镜治疗。

集合过度可能出现内隐斜,需放松集合,一般应进行发散练习,包括裂隙尺,也可借助棱镜辅助放松集合。

可见,近视患者常合并视功能问题,如有症状,早诊断、早调整。

近视手术

哪种是你的“菜”?


文/何燕玲 


近视眼镜困扰着许多人的工作、学习、就业、交友,于是不少人希望通过手术摘掉眼镜,恢复清晰稳定的视力。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人们开始应用激光技术主导的角膜屈光手术完成对近视、远视、散光的矫正。激光主要有准分子激光和飞秒激光。

准分子激光是一种波长为193nm的激光。它是超紫外的冷激光,每一光子具有很高的能量。这种激光作用于生物组织所依靠的不是热效应而是光化学效应。也就是说,它可以直接作用于生物组织的化学键使其断裂,从而使组织细胞的分子气化,因此可以达到很高的切削准确度。同时由于它是一种冷激光,基本不产生热效应,所以只作用于被照射部位的组织,对被照射区之外的组织不会产生不良影响,因此准分子激光是用于角膜屈光手术最理想的一种激光。

飞秒激光是一种以超短脉冲形式运转的近红外激光,其应用原理是利用极短的脉冲宽度产生光爆破效应,获得极高的峰值功率和极强的聚焦能力,在生物组织内完成精确的切割。

那么,什么人适合做近视眼手术呢?首先患者本人有摘镜需求。其次年龄应在18岁~55岁,近两年屈光状态相对稳定,其加深发展每年不大于0.50D;佩戴角膜接触镜者,软镜需停戴1周以上,硬镜需停戴3周以上;角膜中央厚度应大于450微米;而且要排除圆锥角膜、严重干眼症以及眼部活动性疾病。

检查合格后,很多人并不了解手术的具体方式,存在无从选择的情况。下面简单介绍一下目前常用的几种安全可靠的手术方法,希望能帮助大家做出选择。

经上皮准分子激光屈光性角膜切削术(transPRK)  首先应用准分子激光去除角膜上皮,随后用准分子激光行屈光性切削,改变角膜轮廓及曲率,以矫正近视、远视、散光等屈光不正。由于整个手术过程是由激光一步完成的,具有手术迅速、非接触以及手术过程相对简单等特点。该手术的优点是成像质量好、干眼少、无瓣,适合于薄角膜、小睑裂、中低度近/远视的患者,安全性高。但缺点是术后刺激感强、疼痛不适、视力恢复慢,有人会出现角膜上皮下雾状混浊而影响视力,或因术后用药时间长引起激素性高眼压。

飞秒激光辅助的准分子激光角膜原位磨镶术(FS-LASIK)  首先在角膜上应用飞秒激光切削一带蒂的角膜瓣(包括角膜上皮、前弹力层和浅层基质),然后应用准分子激光对角膜基质床行激光切削,矫正近视、远视或散光,切削后将角膜瓣复位。FS-LASIK术后刺激症状轻、视力恢复快,适合高度数、薄角膜者,但有些患者可能会出现术后干眼、弥漫性层间角膜炎,甚至在外伤下导致角膜瓣错位、皱褶等并发症。

飞秒激光小切口角膜微透镜取出术(SMILE)  根据欲矫正屈光度的程度和类型,应用飞秒激光直接在角膜基质定位、扫描、成型,形成透镜后,从角膜周边微小切口处取出透镜,改变角膜表面形状和曲率以矫正近视、散光。SMILE手术可预测性好,角膜生物力学稳定,视力恢复快;因无须制作角膜瓣,故角膜神经损伤少,术后安全性高、干眼轻。SMILE手术目前尚无法矫治远视,对于超高度近视和角膜偏薄者也不能选择。

总之,最安全省事的方法,是通过细致全面的术前检查,进而在医生的帮助下选择合理手术方式。
文/北京大学人民医院眼视光  中心团队

编辑/管仲瑶

原创声明:以上为《健康报》原创作品,如若转载须获得本报授权。


    关注 健康报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