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运河上漂来的城市

 

北京作为作为都城,经历辽、金、元三朝的创设和营建,又经明清二代多次营建,成为当时世界上最雄伟、最华丽、最科学、最繁荣的城市,然而,这样一座宏伟的历史文化名城的营建与扩建离不开京杭州大运河,因为,“北京就是从运河上漂来的城市”...





神奇的大自然赐予了世界东方两条较大的河流,一条是今天的永定河,一条是今天的潮白河。洪荒时代,这两条冲积成了北京小平原,至今尚汨汨而流。劳动创造了人类,恰恰在洪荒时代。临近北京小平原的山地间产生了北京猿人,经过漫长的岁月,人类社会由原始部落演进到奴隶社会、封建社会,北京地区成为我国中原与华北、东北之间各族人民长期交接的特殊地带。因政治、军事斗争与经济、文化交流,早在商周时期产生的蓟城(今北京广安门一带),以北枕居庸、南控江淮的战略地位,而由北方军事重镇逐渐发展为北国陪都、首都乃至一统江山的首善之区--北京。



作为都城,经历辽、金、元三朝的创设和营建,由辽陪都南京升为金首都中都,再设为元京师大都,成为当时世界上最雄伟、最华丽、最科学、最繁荣的城市,然而在残酷的战争中先后被无情地摧毁了。但是起家北京而夺权成功的朱元璋第四子朱棣登基称帝后,便毅然决定将首都府北迁至龙兴之地,遂将洪武元年(1368)攻陷大都后改称的北平府更名为顺天府,将府称作北京,且于永乐四年(1406)开始营建都城,由宫城(紫禁城)到皇城,再到京城(内城)嘉靖间又建外城,城楼、宫殿、坛庙、阁楼、桥梁、寺宇、试院、猎场、园林、陵寝、王府、衙署、馆驿、仓场、坊库等等皇家建筑遍布城乡,恢弘壮丽,金碧辉煌。清代沿用明都,或修缮,或增建,又辟建三海(北海、中海、南海),创建“三山五原园”(万寿山清漪、香山静宜园、玉泉山静明园与畅春园、圆明园)。使帝都景象更加宏伟磅礴。北京的和平解放,为完整保留古都风貌作出了极大的历史贡献,至今仍放射着不灭的光辉,使北京成为世界著名的历史文化名城。



然而,这样一座历史文化名城却与京杭大运河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为大多数世人所不知,应该阐明之。



明永乐四年(1406),明成祖为迁都做准备,开始“分遣大臣采木于四川、江西、湖广(今湖南、湖北)、浙江、山西建筑北京宫殿。”自江淮流域地区采伐的大批珍贵木材,都各自沿运河至大运河中,再顺大运河到张家湾(因当时大运河通州至张家湾间河道水浅滩广,不能行船,故南来各种船只与木排不能一直运到通州,只能运到张家湾)上岸存储,遂在此工部设有木材厂,以存放皇家建筑木材,而称皇木厂,今张家湾镇皇木厂村即因此形成故名。后在嘉靖七年(1528),直隶巡按御史力排众议,坚持并主持重修通惠河工程,将该河河口由张家湾北移至通州城北,同时将通、张间大运河道给以治理,运河船只可以直达通州城下,缩短京通间陆路转运路程,如此工部又在通州城北大运河西畔设置一处皇木厂,形成村落后亦以厂名为村村名,至今尚然沿称。

下面读一读明万历年间西洋传教士;利玛窦所写的中国札记,读者就会明了在明代中晚期,朝廷仍然维修缮或增建皇家建筑而从江淮地区采办大批皇木。其在书中“从南京到北京”一节内记述说:“经由运河进入皇城,他们(指运木匠夫及押运官员)为皇宫建筑运来了大量木材,梁(也秤砣)、柱和平板(梁、檩之下所用垫板、枋子铺在望板等板材)”,特别是在皇宫被烧毁后,据说其中三分之二都被火烧掉。



神父们一路看到把梁木捆在一起的巨大木排和满载木材的船,由数以千计的人们,非常吃力的拉着沿岸跋涉。其中有些一天只能走五六英里(约8-9.6千米)。像这样的木排来自遥远的四川省,有时是两三年才能运到首都。其中有的一根梁就价值三千金币之多,有些木排长达2英里(约3.2千米)。这是利玛窦目睹之景。其实他只是目测木排的长度,却有些夸张,任何一木排都绝非如此之长。因其站在船上向前或向后望,一木排接一木排,看不到木排间相隔之处,好像木排先后连在一起。运木速度慢,而其所乘马快船速度快。一路上多次看到与运木船,可见,皇木用量之巨大亦可想象北京皇家建筑之多广。



上世纪70年代以来,于通州城东大运河两岸或河中治河施工中,曾经出土10根皇木,有金丝楠木、铁梨木、鸡翅木、格木、硬合欢木、均为四扒皮枋木,长7至12米不等,横截面长45至70厘米不一,皆尚坚硬不朽,其中5根被用于打制办公桌椅与车间操作台岸,1根截作两段藏于文庙(现转藏于首都博物馆),1根村存于北京水务局下属单位通惠河管理所库房内(该所原在八里桥北端西侧,后所存皇木厂不知去向)。现有3根在通州“三教庙”内展示,其中1根为格木(略好于楠木),残长(出土时被掘土机啃毁稍短部位)11.5米,截面方形,边长60厘米,坚如初,根断截面烙有“顺太”二字及苏州码(在阿拉伯数字传入我国之前所用计数文字,不识),其“顺”字且如今之简体字,诗词皇木名字,取“顺利太平”之义,当用作宫殿之粱;另二根为硬合欢木,质同紫檀,一粗一略细,粗者长8.5米,截面长方,长边55、短边50厘米,表里色呈深褐,木质异常坚硬,根端截面亦烙有苏州码。应为宫中所用木料。凡皇木皆烙有编号数字,运到通州皇木厂验收时,均须按呈送单据与皇木编号进行核对,以防运送中盗卖或偷换。

据潞城镇郝家府村民邓玉等多位老人说,他们在上世纪60年代于村东南运河中捕鱼时,曾站在斜沉而翘出水面一端的皇木上撒网,现该木依然在河中;又1998年在是村南运河内探找沉船时,于近北岸处曾探知一根皇木,据上述皇木被发现地点,再度《明史》所记“大水将皇木厂黄木漂尽”之况,可以准确推断在通州城东大运河底,必定沉有无数黄木,因黄木质坚而重,着水增重而顺洪水流之不远便沉于河底,旋被沙淤而定。



除运木材外,北京皇家建筑还需要大批砖、石类建材,也多由商面各地制造、开采经由大运河至通州存储,再陆路转运到北京皇家各建筑工地使用。明末礼部尚书蒋德璟《三殿鼎新赋》中载:“蜀南吴砖,湾石荆铜,山邸(山神)川后(水神),献瑞效攻”(奉献详瑞效纳功绩)。尔乃神木输厂(巨大黄木从皇木厂运来),黑窑治璃(琉璃构件自设在在门头沟或琉璃厂的黑窑厂制作),台谏纠敏(负责监察的御史进行督察劝勉),匠石究奇(工匠制作讲究七窍)。百司雷运(各个相关部门将各种建筑用材严格迅速运到工地),万辇云飞(无数运输车辆如云涌一样从四面八方弛向京城)。曾未几时(没有经过多长时间),而皇极门殿已焕乎其巍巍矣(皇极门、皇极殿已经焕然一新如此高大壮观了)”。



诗与赋中所言“三殿”,乃指宫城中之三大殿,即初建之奉天殿、华盖殿、谨身殿,嘉靖间易名为太极殿、皇极殿、建极殿,清顺治间在更名为太和殿(俗名金銮殿)、中和殿、保和殿。而“蜀楠”指四川所产楠木,次乃泛举一地,其实江南褚地所产楠木均贡献北京皇家建筑:“吴砖”指今江苏一带所制城砖、金砖,亦为泛指,其实明代为建北京而烧造城砖者还有今安徽、河南、山东等省,但所用墁地金砖则只有苏州地区制造,未见他地区所制者:“湾石”乃指山东省日照县诸近海湾州县所产精美石料,泛为泛指,其实其他各地也为北京建设开采美石:“荆铜”指湖广(今湖南、湖北)省荆州地区所产铜材,犹为泛指,其实云南所产滇铜、沿海港口所进洋铜,亦源源不断运来北京供用。

今梨园镇砖厂村南不远处,便有嘉庆十三年(1808)前大运河河道,那里设有一座码头称中码头,以上有一座码头(今张家湾镇上马头村东口外)、下游张家湾有一座大码头),此码头居中游故名。永乐年间建北京,自苏、皖、鲁、豫四省诸黑窑厂烧造的城砖、金砖,全经大运河到此处码头,卸船上岸存储,故工部于此设置砖厂,负责验收、保护、转运,形成村落后即以砖厂名村。嘉靖七年通惠河重修后,工部所设砖厂亦同皇木厂一样北移到通州城北,城砖与金砖分设两厂,以金砖厂著名,形成村庄后便以之名村。今永顺镇新建村内自然历史村落金砖厂既是。

城砖、金砖运输有两种情况,有运砖专船,前几年在天津市武清县内古运河中挖沙时发现沉船一艘,满载城砖,此为见证、另有运粮漕船搭运者,朝廷规定一艘漕船必须附运一定数量城砖或金砖,运到通州石坝、土坝交纳完毕漕粮后,再往北走二三百米,交纳砖材。工部为保证烧砖质量,要求没百块城砖要有一块城砖于侧面加印或加铭文,告示烧造年月、州县、窑厂、工匠等项内容,以便检验质量,纠查责任;金砖以专供宫殿使用有制作程序复杂、耗时一年才制成一批成品,成品昂贵。故要求极严,每块金砖于侧面必须加盖条印3至5方,以保证质量。

因通州在明、清时期乃是南来城砖、金砖的验收、储存、支放之地,故通州张家湾、漷县城、通仓及朝廷户、工兵部、史部、都察院设于通州的各个衙署所用的城砖也同北京皇家建筑所用的一样,都是南方制造由运河而来。近这些年来,通州区博物馆从通州、张家湾等处征集到所拆城墙的带印城砖有五、六十块,其中均纵条形,印文有阴、阳二种,个别是阳文铭,诸如“成化拾玖年安阳县窑造”、“成化十七年一月汶上县监造”、“成化捌年汤阴县窑造”、“直隶苏州府委官知事赵荣、嘉定县金山知县刘翔、徐锡,成化,窑匠钱行”、“应天府委官,江浦县委官驿丞正德二年”、“正德六年濮州造”等等,印文最长者竟达60字;另有一块城砖之侧面有3行阳文铭,为成化间铜陵县所制者。

通州民间旧藏金砖较多,如原北京花丝镶嵌厂职工陈福忠祖存金砖一块,一侧面有4印,印文分别是“乾隆十六年.成造细料金砖”、“长二尺二寸宽九村”、“江南苏州府知府刘管事卢师武营造”、“大甲星”。原红旗机械厂职工康和中自通州民间收集明、清金砖15块,均有印,每块3至5印不等,其中明代一块金专之一侧还制成咬口,乃罕见。通州文庙大成殿通面阔5间,前后廊,歇山筒瓦调大脊,一斗三升抖拱,其内地面原墁金砖,今余其半。金砖本皇家建筑所用,但大成殿供奉大成至圣先师孔子牌位,是帝王所尊崇者,故经允许可用墁金砖,然而京郊各州县文庙不见使用者,可见通州文庙具有特殊地位。

紫禁城内乾清宫,因明武宗每年农历正月张灯为乐而于正德九年引起火灾,火焰烛天,遂营构建8年,于十六年(1521)十一月重建告竣。万历二十四年(1596)三月,乾清(帝居住)、坤宁(后住居)二宫又焚毁,次年二月复建,于二十六年(1598)七月毕工。“乾清坤宁二宫告成、需石陈设,滇中奇石四十椟分制佳名以”。高3尺5尺不等,诸如春云出谷、泰山乔岳、神龙云雨、天地交泰、与韫山光、河洛献瑞、江汉朝宗、海山朝旭、万山春晓、龙飞碧汉等40种奇石,由大运河至通州,再陆转运至宫城之中。明谨身殿大学士、工部尚书杨荣在赋中歌曰:“神木不运而自行,被氛围焕发于巨石。”杨荣是工部尚书,主掌全国各种工程及制造重物,特别是北京的皇家建筑,其当倍加关心,故其在《大一统赋》中所记的“神木”(皇木)与焕发祥瑞气氛的“巨石,不会是虚构幻想之语。可见,在明代北京皇家建筑中大量使用来自各地的美石奇石。据北京图书馆研究员,曾为文物干部教授古建课的专家呈元祯先生讲,昌平十三陵中嘉靖帝永陵的地宫全部花板石所砌筑。



古籍记载明时花板石厂设在张家湾,但究竟具体位置在何处,只字未提。张家湾在元至明中期200余年间始终为京杭大运河北端,此处辽萧太后河口为界,以北约5里为官码头。以南3里为民用商业码头,码头区域长广,花板石厂设址始终不清。但在1998年皇木厂村旧村改造工程中,于是村南口部位取土时,在千余平方的土坑内出土了大小46块方形石块,方整直角,表面钎痕道道,竹叶形灰色、白色石质密密麻麻不规则排序,其间有血红色现状物弯弯曲曲布满于灰、白色石质之间,十分自然美观,据现代地质专家言,此类岩石名为竹叶纹石灰岩,古代中国名砚之一的红丝砚即是此类岩石所致,产自山东日照县地区山间,与前面明蒋德璟所作《三殿鼎新赋》中所记“弯石”正合。在个别石块上留有开板凿眼,准备将正方形石板破成薄板,抛光后用于北京皇家建筑,可见,此出土的嘉石正是明天花板厂所遗。



数批出土花板石中,有两块最大,一块长5、宽1.2、厚1米,另一块厂3.5、宽3、厚0.8米,均重约20吨,一见便震撼人心,运河文化即闪现眼前。这般巨石有可能先用海船绕行山东半岛至海河口,在经海河运至三汊口(大运河即今北运河与卫河即今南运河、浑河即今定河相会处),复以河船经大运河运至张家湾花板石厂存储加工,以石材破薄抛光后自然花纹漂亮,故名花板石,据皇木厂党支部书记常士明言,该处坑内仍有此等石材。

鉴于上面简略介绍,无可辩驳地见证遍布皇家建筑的北京城,其三项主要—木材、砖料、石板,多产自黄河以南。全部由京杭大运河运到通州,再运到北京使用,“北京是漂来的”这句老言古语千真万确。绝非妄说,而京门通州在其中所起的辉煌作用则不言自明了,通州运河文化大矣丰也。

本文摘自《周良文史选集(上)》


    关注 通州运河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