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女足】铿锵玫瑰,已凋零枯萎?

 

而在铿锵玫瑰凋零的落寞中,坐吃山空,何谈清风自来?...



撰文/鱼汤面

2019年法国女足世界杯小组赛上磕磕绊绊的中国女足提前用光了自己的好运,在1/8淘汰赛上他们被世界排名仅仅高自己1位的意大利女足2-0干净利落地击败。
梦碎法兰西的中国女足未能延续上届世界杯8强的战绩,甚至从小组赛首轮开始关于中国女足退步的话题就未曾止息过。

从表面上看,除了2011年未能进军世界杯正赛外,其余7次参加世界杯的女足姑娘都品尝过小组出线的荣耀,只是很多时候,“原地踏步”并不属于真正进步的范畴。
本届世界杯上,中国女足姑娘的平均年纪只有26岁,在最合适的年纪阶段也自然被寄予了更深的期望。人们设想过“铿锵玫瑰”的熟悉剧情,但是绝大多数参加过上届世界杯的面孔占据了主力和轮换位置。

也就是说,上一届世界杯上英姿飒爽的中国女足并未改弦更张,储备力量不足的境况也就被凸显出来。
中国女足的教练组曾透露:“球队每天训练都给队员佩戴测试器,晚上统计的数据显示,年轻球员的跑动距离不如同位置的老球员”。

即使争议无数的贾秀全并非巧妇,但是无米之炊的现实让任何继承者都觉得这是一块烫手的山芋。即使有过惊艳表现的新人门将彭诗梦的“上位”并不能说明中国女足已经实现了改朝换代,甚至在四战仅打进1球的背景下,有点儿“遮羞”的意味。
没有新鲜血液补给的中国女足似乎在“坦诚相待”的同时也黔驴技穷。在首场与德国女足的较量中,中国媒体普遍沉浸在“一球惜败世界第二”的自我满足上,而外媒报道中已经赤裸地将中国女足所谓的顽强抵抗定义为“野蛮”。西班牙女足主帅豪比达尔在新闻发布会上更是直言“中国女足游走在破坏规则的边缘”。
与欧洲强队的直接过招中,早已摒弃传控战术的中国女足丧失了赖以生存的“三板斧”,甚至,连基本功薄弱的环节都被转播镜头放大过。

除此之外,不断地犯规或许在相互传递着女足姑娘们不放弃和不抛弃的信念。但覆巢之下并无完卵,只有招架之势,毫无还手之力的中国女足,已经彻底沦为“落后就要挨打”的反面教材。

在与意大利女足的比赛中,意大利人有的放矢的直塞球跟中国女足杂乱无章的大脚开球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中国姑娘赢了控球率,赢了角球数和射门数,但是0-2的比分却是真实的差距。
这样的被动评价,并不会因为此后一球小胜鱼腩南非而被掩盖。何况,这原本柳暗花明的3分,却在观众和媒体雪亮的眼睛中挖掘出”中场衔接不流畅,攻防两端质量下降”的现实弊端。全场只有68%的传球成功率,其实已经隐约地窥见了中国女足的真实技战术水准。
没有对比,也就没有伤害。四年前,在加拿大世界杯上被中国女足摧残过的荷兰女足在本届世界杯上如约而至地绽放了郁金香的芳菲。

仅仅第二次参加世界杯的她们,将中国女足此前的拦路虎意大利遣送回家,而中国女足在这种被参考的伤害面前,真实地感受到了“水无常形,兵无常势”。

“荷兰女足充分利用了过去四年时间来提高,其中一方面,我们国家队很多球员目前都在欧洲大牌俱乐部踢球,而随着女足职业联赛水平的提升,大家获得锻炼都很大”。

荷兰人将自己成功的缘由归结得很透彻,她们的突飞猛进得益于女足职业联赛的助势。透过现象看本质,这也是为什么国内诸多媒体人在女足兵败法兰西之时呼吁“中国女足需要更多的王霜”。

实际上,本届世界杯中名身在外的王霜已经被彻底冻结,没有球星依托的女足在中前场的脱节也是情理之中。



可是,当王霜与巴黎解约回国的消息不胫而走时,中国女足刚刚萌发的种子也就随之枯竭。人们热议过的“更多王霜”转瞬成为“下一个王霜”,从本质上说就是割裂中国女足复辟历史的镰刀。

前中国女足新闻官孟洪涛就说:“只靠一两个优秀球员无法左右比赛成绩”,“走出去”的捷径被扼杀时,注定沦为刀俎下的鱼肉。
就以荷兰女足为例,在其固定的首发阵容中,不乏留洋阿森纳女足、里昂女足、巴萨女足的球员,这些在顶级联赛上历练过的肱骨之臣完整地框定了荷兰女足的即战力。

早非吴下阿蒙的荷兰女足,两年前就在加冕欧锦赛冠军的荣誉中向世人分享过她们苦尽甘来的心得。只是,更多人忽视了国土面积仅仅四万多平方公里的荷兰所临摹的“大国崛起”计划。
世界上有12个国家拥有自己完备且健全的女足联赛,中国是其中之一,但是中国女足却未能在世界大赛上公平地衬托出自己的优势,相反,在别人后来居上的故事中,世界排名第16的我们沦为了龙套。

究其原因,“资源共享”是避不开的话题。类似荷兰、瑞典、德国、英格兰、西班牙、意大利等国家都早已实现了“男女捆绑”式的同步成长,女足不但可以近距离观摩男足的训练,还可以使用他们的训练基地,甚至是分享男足的饮食计划,这种互通有无的策略,最大化地移除了盲目跟风的毒瘤。

扶摇直上的荷兰女足顺势而为地嫁接了这些天然优势就是最好的案例,此外西班牙女足、英格兰女足何尝不是在沿袭本国男足的战术理念。

不难看出,本届女足世界杯已经呈现出了“欧洲杯”的态势,8强中居然有7席来自欧洲,这也直接说明了“大树底下好乘凉”的硬核道理。

在其他欧洲国家实施男足“技术扶贫”的共享思维中,人口基数薄弱的中国女足不但无法从体弱多病的男足身上取长补短,更因为只有8支女超联赛球队的存在而丧失了依附的土壤。
男足的“传帮带”意识在中国足球的大环境中,已经变成一道任重道远的课题。并非单纯凭借增加女足投入和待遇福利就可以撕开这道口子。

何况,中国女足和中国男足同样面临着“踢球人口基数低”的现实问题。只是,在中国男足长期羸弱的衬托下,女足的退步更容易被一叶障目,因为被比较的对象不在一个范畴上。

此外,为了给国字号队伍储备人才,足协还特意成立了黄队,但颇为讽刺的是,黄队每次组队,热身赛和海外拉练一圈后,竟然没有人能够入围一队,这样的过程和结果已经丧失了辩驳的权利,甚至连毛病都愈发“男足化”。
在你知我知的职业化和专业化的构造方向中,我们偏偏背道而驰。

所以,在女足世界杯欧风席卷的背后,恰恰是别人驾驭了“稳准狠”的正确途径。诸如荷兰女足自谦为“善于学习”,英格兰女足直言“复制男足”。

在铿锵玫瑰凋零的落寞中,坐吃山空,何谈清风自来?
- END -
【本账号是网易新闻.网易号“各有态度”签约账号】
推荐一个很有品位的公众号:声悦足坛
音乐与足球的完美邂逅,
长按下方二维码识别关注


    关注 足球王国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