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水人文】“姜堰”之名由来——姜氏筑堰御洪水

 

在苏中平原上,有一座历史悠久、商贸繁华的城市──姜堰。  姜堰,早在五六千年前的原始社会末期便有了我...





在苏中平原上,有一座历史悠久、商贸繁华的城市──姜堰。



姜堰,早在五六千年前的原始社会末期便有了我们祖先的足迹。由于水乡泽国水草丰茂,又成麋鹿生存繁衍的乐园。人和麋鹿相依相存和谐共处,因而演绎了鹿女和鹿女台的传说;姜堰,苏中要塞,是兵家必争之地,陈毅同志曾在此导演了一处联合国民党团结抗日的活剧;姜堰,又曾是苏中粮油集散地,数百家粮行曾为江南提供数百万担粮食,致使江南各大城市的粮价随姜市而涨落。如今,姜堰更是繁华异常,宁启铁路、328国道穿城而过,古运盐河、新通扬河依城而流,姜堰,成为中外有识之士创业兴业的宝地,成为广大百姓居住生活的乐园!

这块宝地原叫“三水”,因江水、海水、淮水在此汇合而得名。后来为什么改叫姜堰?还得从泰州富商姜仁惠父子在此筑堰抵御洪水说起。



姜氏父子筑堰抗洪塑像
北宋年间,姜仁惠已是泰州有名的巨富,他的商铺遍布泰州城,素有“姜半城”之称。店铺虽多,但买卖公平,绝非为富不仁之辈。他又有良田数千顷,光在泰州东乡天目山一带就有田地若干。天目山是里下河水网地区,地势低洼,只要江海涨大潮或连日下大雨,田地便会积水受淹,轻则减产,重则颗粒无收。农民收不到粮食,也就交不起租子。姜仁惠常为此事叹息、发愁。

一年秋天,江淮大地又连续刮了几天东南风。俗话说“东南风,雨祖宗”。果然,风带雨来,雨仗风势,狂风暴雨一连下了七天七夜,直下得天昏地暗烟雨濛濛河水猛涨。加之拦海大坝冲坍,护江大堤被毁,拦湖土埝遭冲,江水海水湖水等各水也汹涌而来,房屋遭毁,庄稼被淹,整个江淮成为一片汪洋。

这天,姜仁惠带着儿子姜谔乘船来到天目山一带寻访灾情。太阳西下,姜氏父子终于来到东乡天目山,当他们刚扣好船只,一些难民便涌过来:“姜老爷,救救我们吧!”姜仁惠立即把早准备好的干粮分发给众乡亲。灾民们一个个磕头拜谢。

姜仁惠说:“要我一下子救你们也难,你们只有自己救自己。”  “自己救自己咋救?”  “我倒有个好办法,不知行不行。”姜仁惠说,“我考虑了好几年了,想在这一带筑一道御洪大堰。我出钱出粮,你们出力挑土,每挑一方土我支二斤粮……这粮食就算你们的工钱,这叫以工代赈,也叫自己救自己……”  “对,自己救自己。若一人一天挑三方土,不但自己能吃饱,妻儿老小也能喝碗粥了。真是好主意!”  “好主意,好主意。”灾民们问,“姜老爷,修大堰什么时候开工?”   “今秋,眼下……”  姜氏父子招募灾民筑堰的消息像长了翅膀一样,很快在方圆数十里的村村舍舍传开了,不几天便有数百灾民报名。姜仁惠又从泰州请了几位懂行的人来勘察了一番,固定坝基钉上木桩,便择日开工了。

开工后,筑堰进展蛮顺利的,可不到一个月出现了问题和困难。老天久阴变久晴,久晴又变久阴,突然下起了绵绵细雨。水乡土粘,雨一下泥泞路滑,不小心连人带担跌个跟头。民工脚上草鞋也常被粘住,只得光脚挑土。为了不误工期又不亏待民工,姜仁惠和儿子商量:小雨,挑一方土三斤粮,只要不下大雨,总见民工们一步一滑地挑土……

经过一秋一冬的奋战,一条又高又宽又长的堰坝终于在天目山下筑成了!大堰像一条巨龙躺卧着,她将用自己的身躯抵御外来的洪水,保卫这儿的土地,保卫这儿的庄稼,保卫这儿的百姓!

堰坝筑成了,该给它起个名字吧!一位德高望重的老者说:“这大堰是姜氏父子筑建的,就叫‘姜堰’吧!”

“对,对,就叫‘姜堰’……”众人都赞成。

姜堰筑成后,确实发挥了它的巨大作用,数次抵御了入侵的洪水。但因“姜堰”离居民区较远,虽能保护农田水稻,但难保居民生命财产,加之“姜堰”只能堵水不能疏水泄洪,所以,从北宋嘉佑二年至宣和二年的六十四年中,又两次迁移堰址。第一次从天目山北移至天目山南,最后又从天目山南移至古运盐河口的罗塘港。此堰筑成后又砌了石工,使堰坝更加牢固坚实,还因此形成了上坝、下坝。

人们从崇拜水到崇敬人,将天目山南的“三水镇”改称为“姜堰镇”,姜堰之名一直沿用至今。
END

本篇编辑-刘涛





    关注 姜堰水利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