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年】渠长根:西行天目之植物王国

 

我们拼命地学习如何成功冲刺一百米,但是没有人教过我们:你跌倒时,怎么跌得有尊严;你的膝盖破得血肉模糊时,怎么...

【题记】
上个周末,单位组织工会活动,把一干男女带到这天目山里。离上一次到此,也不过半年。但是,距离第一次登临天目,可是有一些年月了。翻检日记,竟然是2008年的奥运会期间。旧文历年,却也淳朴。此次又至,最为滑稽,乃是从大树王旁边带回来一包养花的沃土,总有六七斤,一路背下山来。

对天目山,那可是向往已久了。浙江境内的名山大川,南有雁荡山,北有天目山和莫干山。雁荡和莫干已经先后得以亲近,在其附近有所涉足,唯独这天目山从杭徽高速公路经过了那么多次,却始终只能是远远地眺望。会议的机缘,使我终得谋面。
其实,对天目山的了解并不少。看过影视作品,翻过书籍画册,听过朋友们的介绍,脑子里积累了一些零零散散的信息。比如,曾经知道,天目山盛产笋干;天目山是一个植物王国,万千植物很多是稀有级别的;之所以叫天目山,是因为山的两个顶峰上各有一口并不算大的池塘,东西相对,面对苍天,好似两只眼睛;天目山有东西之分,惯常的指陈往往说的是西天目山。如今到此一游,进一步知道,天目山还是我国佛教第五大名山,仅次于东普陀、西峨眉、北五台、中九华,是韦陀菩萨的应化道场;山里的禅源寺为大清朝顺治皇帝的国师玉林师傅所缔造,是东土佛教临济宗的中兴祖庭;道教之宗张道陵就出生在这里,并首先在此出家修行;天目山是中国山脉奔向大海的余脉;南朝梁昭明太子在此编选《昭明文选》;“浙江之人文蔚起,钟灵毓秀源于此”……

连续两个早上的晨起独步,两个下午的自由活动,一个上午的专职旅游,把一个较为完整的天目山铺展在我的眼前足下;随身携带的《杭州的山》、在景区大门购置的《天目山三教史话》,把一个充满了人文意蕴的天目山摆放在我的视野里;一顿农家乐的晚餐,漫步出景区所获得另一种自由散漫,在黑暗中绽放了一个别致的山中夜色;天目山庄总台准备的景区宣传图,用线条和截图描摹出了一个蜿蜒在树林竹海中的氧吧天目群山。够了,这些星点碎片连接起来,那就足以组成一个三时具备、晨昏各色而又着实完整清晰的天目山图了。从山脚到山顶,从山之西到山之东,从水随路转到瀑布淙淙,从密林幽谷到古树名木、奇花异草遍山野,从柳杉高耸入云到竹海绵延、山路蜿蜒。这么一路上山,又一路下山,实实在在地享受了一次氧吧大世界,真真切切地浏览了一次植物园。
但是,印象最深的是两个现象。

“大树华盖闻九州”。千年古道的两边几乎是不间断地高矗着笔直而昂然的柳杉,生机勃勃,即使树干表皮十分干净并且条纹上下整洁,根部的厚厚青苔依然显示出深山老林的水气很深很重,以至于到达海拔千米的时候,铺路石还是湿漉漉的,青苔森森的;在张公舍那里巨大的石檐下,清冽甘甜的水从布满青苔的石头里流出来,根本看不出出口,青苔太多了,非常的生动,比老家房后古井里的水草还青翠密实。青苔代表着水分和湿度,而柳杉则代表着天目山的精神。大树王、四大王、二大王,统统都是柳杉,无论是年龄,还是高度、腰围,它们都无愧于自己的名号。大树王,1500多年了,死于1936年,五人合抱难以尽显其粗壮。后人为了纪念它,主要还是要怀念它,已经为干枯许久却兀立不倒的大树王圈起了一个石质围栏。获得大树王的称呼,这个时间并不算长,从乾隆御封到现在也不过数百年,但是,那名号实在是太大了。据考证,现在整个天目山里,有大树王那种气派的柳杉巨树还有8棵,树龄也都在千年以上。



曾有人说,华山以险,黄山以奇,泰山以雄,庐山以秀,天目山则以树名噪天下。沿途拍摄了无数的照片,不仅给予了高大得令人肃然起敬的柳杉,更给了无数并不知名却被植物工作者添加了姓名牌的各色树木。它们是天目山的形象,也是天目山的精髓。银杏,是天目山的另外一个标志风杆。导游说,这里的野银杏的数量是全国最多的,最为集中的,也是最为古老的。可不,看过了五世同堂,深深地为12000年的古银杏折服,在老一代的根基上不断地生长出新一代,就这样代代相传,以至于五世同堂。好不威风,好不亲密!所以,与之合影留念的游客也特别的多,特别的热情。金钱松,那是全球最高的树木。天目山里,高大者,除却柳杉,就是它了。说不上到处都是,但也很有意思,大凡有柳杉高耸的地方,也总能看到金钱松的影子,它们好像是哥们,相偎着、竞赛着,成长到今天。其中有一棵金钱松在1988年的时候,已经高达58米,路边抬滑竿的老乡说,去年又测量了一次,已经超过了60米。像这样的金钱松,超过40米的,在这个野生植物园里,是不计其数的。



“天目千重秀,林海十里深”,到底天目山里有多少种植物,我搞不清楚。但书本里说,这里至少有近5000种。5000种?想象不出来到底是一个什么概念,因为我们一般人的记忆里和人生里,所见识的的植物肯定是达不到这个数目的。也就是说,与万千植物比较起来,人的视野和足迹,其实是非常有限的。下榻的天目山庄下面的雨华亭小桥的西边,有一个树身干枯、撕裂,还在坚韧地支撑着顶部的一个遒劲的绿枝。第一次看到它,脑海中就涌现出一个词:坚毅。生命力,自然界的生命力,很多情况下,是人类所不及的。其实,大树王也是这样的啊,死去几百年了,可还是坚挺着,高昂着头颅,向迄今为止不知道有多少好奇者、好心人、旅游者述说过自己的生命渴望。面对着大自然的造化,人类还是渺小的。

另一个与众不同的所得是,这里竟然有火化场。不过,不是提供给一般的世俗之人的,而是专门为这里的僧人准备的。在上山的路上,尚未达到一里亭,也就是说离开山门还不到1.5公里的地方,有一个不起眼的建筑物,名曰“化身窑”——就是专门为这里的和尚做尸体火化的地方。火化!难道和尚们也需要响应政府的号召,留下田地给后人不成?莫非古人就掌握了火化的技术?转念一想,到处都是舍利,一下子豁然开朗,对于佛教世界来说,焚化死去的僧人们,留下诸多的舍利,这正是火化的结果,也正是火化的来由啊。记得以前不知道到底参观、随缘过多少宗教的寺庙道观,可是,从来没有注意过这个问题。处处留心皆学问啊!



奥运还在激烈的进行着,中国的金牌依然高踞榜首。趁此会暇,亲赴山区,休息也,休闲也,确实是一个最佳的选择,而天目山因为有这么多引人入胜的缘由,遂成了最佳的选择。为中国加油,为奥运加油,不耽误游山玩水,该是一种什么样的享受啊!下午,孩子发短信,说顺利地拿到了驾照。这个幸福的成果,加上山林里的休息,再加上一块又一块奥运金牌的鼓舞,幸福的成分一下子放大了很多。

祝福奥运,祝福中国,似乎,也应该祝福天目山,林海雪源到永远,苍翠欲滴贯古今。让大自然的自然和谐传递给人类好了!

作者系浙江理工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 渠长根


    关注 晚上八点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