像拍电影一样写特稿

 

电影是在讲故事,特稿也是在讲故事,故事是核心。...

在我看来,写一篇特稿,和拍一部电影很像。有不同类型的镜头运用,有远景,有特写,有展现人物成长时常见的那种配着欢快音乐的快速剪辑镜头。电影是在讲故事,特稿也是在讲故事,故事是核心。

我经常从电影中汲取养分,得到写稿的灵感。比如《比利林恩的中场战事》的双时间线叙事,在一条主线里,通过对往事的不断闪回构成另一条主线。再比如《少年派的奇幻漂流》,讲述一个残酷真相是如何被慢慢接近与揭示的,某种意义上,我下文提到的特稿《犹在虎口》写法就受到该片的启发。

故事是要通过人物来贯穿的。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第一季执行导演任长箴告诉我,食物只是载体,她真正拍的是普通中国老百姓,每一集就是两三个小人物的微电影——他们吃着什么样的食物,价值观是什么,面对着什么样的生活。镜头拍下了食物的获取与制作过程,同时也对准了人,记录他们的酸甜苦乐。道理相同,哪怕是写一个复杂的阐释类故事,要抓住读者,不能只有原理、知识和事实,也要有人的存在。

电影里可以有旁白,但很难想象一个全是旁白的电影,如何让人看下去。特稿也一样,作者需要用情节来推进故事,这意味着,作者不是在宣布一个人做了某件事——那就像电影里的旁白,还需要让读者看见他是怎么做的。特稿里面的各个人物有交互行为,主角要适当地与其他人物展开对话。

像拍电影一样写特稿,意味着不要让读者感觉到,有一个话筒摆在那里,记者问什么,受访者答什么。要让读者能够进入受访者的记忆之中,那段记忆要有色、香、味,要有恐惧、欢愉等情绪,要有画面感。这要求记者懂得将直接引语还原成画面。如果运气好,遇到有非凡表达能力和感受力的受访者,记者得到的画面自然能够非常完整饱满。但多数情况下,还是需要记者不断地提问补漏,去鼓励对方更深地挖掘记忆与感受,让画面逐渐清晰起来。

我曾写过一篇名为《犹在虎口》的特稿,题材是2016年的一个热点新闻:一个女人在野生动物园擅自下车,她母亲为保护她命丧虎口。开头我复盘了主人公在医院醒来时的画面:

黑暗中,她听见丈夫在轻轻地呼唤她的名字。她从那个沉睡的世界中苏醒过来了,却发现什么也看不见。她意识到,整个脑袋被绷带缠绕着,眼睛肿得无法睁开。她感觉不到身体的疼痛,麻药起了作用。

“你被老虎咬了。”丈夫说。“你下车以后,后面来了一个老虎,把你叼走了。”

老虎。这个词跳进她的脑子里,发出“轰”地一声。但这个词在记忆里却是没有形象、声音与气味的。她努力回想,碎片慢慢拼凑,她记得了,她从副驾下车,走到了丈夫所在的驾驶位的车门旁,这时斜后方的车喇叭响起来。那是她能够记起的最后一个细节了,但她不知道那意味着什么。再往后,就是一片空白了,像兔子消失于魔术师的礼帽里,连疼痛的记忆都是缺失的。

“妈妈也受伤了。”丈夫声音低沉而平静。她激动起来,体征监测仪器抖动地厉害,护士赶紧过来安抚她。她想说话,但因为呼吸机插在她的嘴里,只能发出含糊的声音:“妈妈. . . . . . 妈妈. . . . . . ”

某些好莱坞电影或者美剧有过类似的序幕:荧幕是全黑的,慢慢有了声音进来,音调从朦胧到清晰。然后屏幕慢慢亮起来,场景和人物出现。我想要的正是这样一种体验。一开始我没有写主角的名字,而是用“她”,一是在我体会里,这样的第三人称叙述能够产生一种深沉感;二是,就像电影里人物出场时,不需要马上交代姓名和背景,我想让读者看到的画面很简单——一个浑身绷带的女人,就够了。事实上,这段情节,并不是靠一个提问就得来的,而是多次针对性提问。之前采访时,我就预感这段故事肯定非常重要,甚至有可能会作为开头,为此做了详尽的复盘。

事实上,情节里的每一句话都有出处,都对应着一到两个问题。特稿不能有任何虚构,也不存在所谓的“合理想象”。

有些特稿写出来,像百度百科,读起来很枯燥,没有记忆点,那是因为一切素材都是平行的。作者确实告诉了读者,在每个阶段主人公做了哪些事,但没有对素材进行逻辑上的编排和推进。故事之所以成为故事,需要有起承转合的故事弧线,有悬念、有伏笔、有高潮。人物遇到困境,摆脱困境,走进下一个困境,再解决那个困境。

通常为了制造故事弧线,你可以打乱叙述的时间线。故事不必从头讲起,可以从转折点讲起,或者从悬念出现之处讲起。同一个场景下的故事也不必一口气讲完,留半截可以押后再叙。在《犹在虎口》,我从主人公认知发生偏差的那一刻写起的,她在医院醒来时起被告知,母亲只是受了伤。写完这段之后,我才写回到事发的那一天。但并没有揭示当天悲剧的全貌,稿子进行到后半部分才写到,那一天到底发生了什么。

很多时候,电影打动你的,让你品味良久的,恰恰是细节。特稿也要注重细节的刻画。某些细节看似是闲笔,但却是让读者代入,让故事变得真实可触的关键之处。

在《犹在虎口》的开头里,我着重描写了一处细节,母亲的鞋。

她想象着那个画面。于是场景与人物渐渐清晰了,她似乎看到了母亲从车中追出,直到摔倒时的样子。倒下那一瞬,她甚至看清了母亲脚上的那双鞋。那是一双缀着蝴蝶结的奶白色纯羊皮的凉鞋,母亲很喜欢它。母亲脚拇指外翻,穿太瘦的鞋会磨脚。女儿根据母亲脚型特意选的。

我希望让读者看到这双鞋的样子,记住它的样子。在这里我埋下一处伏笔,后面情节里,母亲正是用这双鞋,击打老虎。因为有了细节描述,这双鞋再次出现时,它变得具有某种象征意味了。

再往后发生了什么,视频无法拍到,只有靠他人描述来补全了:母亲追上去,脱下一只鞋拍打老虎头部,老虎转而攻击她。另外两只老虎也冲下山,扑向了母亲。

她想着,母亲平时连大狗都害怕,怎么在那一瞬间却充满了勇气?

面对虎口,母亲唯一的武器是那只鞋。母亲最喜欢的鞋。女儿送的缀着蝴蝶结的鞋。

在考虑如何给特稿结尾时,你同样可以设想,如果拍成电影,如何安排最后一个镜头。有一个词叫做“文学性的瞬间”,是个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词,是每个写作者汲汲以求、期望捕捉到的时刻。

我猜想,如果对应到电影里,那大概是配着悠扬的音乐,定格,慢慢成为一幅油画的画面吧。在《犹在虎口》里,我是这样结尾的:

赵青说,她要比以前更疼爱儿子,花更多的时间陪伴他。“把他照顾好了,也是对我妈妈的一种告慰。”不久前,她带着儿子去游乐场坐小火车,那是个阳光温暖的正午。小火车呜呜向前开着,儿子笑得很开心。坐在那些孩子与母亲的中间,在一波痛苦接连一波痛苦的缝隙处,她找到了暂时的安宁。她温柔地注视着儿子,伤疤贯穿她的右脸。

(作者系《人物》杂志主笔)

(本文原载自《新闻与写作》2020年第4期,引用请以纸质内容为准,未经授权,严禁转载)

▲请点击下面文字链接,您可详细了解订阅方式▲
欢迎订阅2020年

《新闻与写作》
每期12元!值不值,您说了算!
解锁更多精彩内容

长按二维码关注我们
欢迎加入新闻与写作大家庭
转载请添加微信丨xwyxzxzs
投稿请email至丨xwyxztg@126.com
订阅纸质刊物请致电丨010-85201321
商务与广告合作请致电丨010-85201320


好看你就点这里


    关注 新闻与写作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