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生走好!今天,送别张乾二院士!

 

如果有来生,我还当教师...

著名理论化学家、教育家,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农工民主党党员,第八、九届全国政协常委,中国农工民主党第十一、十二届中央常委,全国教育系统劳动模范,人民教师奖章获得者,厦门大学教授张乾二先生于2020年5月3日20时33分安详辞世,享年93岁。

2020年5月7日上午在集美福泽园敬亲堂举行张乾二院士送别活动。

今天,让我们重忆张乾二院士生平,重读他曾经的文章,深深缅怀先生。
张乾二生平(1928-2020)

张乾二先生1928年8月13日出生于福建省泉州市惠安县崇武镇,先后在集美中学、厦门大学化学系就读,1954年研究生毕业后留校任教。他历任厦门大学化学系主任,中国科学院福建物质结构研究所所长,厦门大学化学化工学院院长,固体表面物理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副主任、学术委员会主任,中国科学院化学部常务委员。
青年张乾二
1954年7月1日,欢送厦大化学研究所毕业同学留影

张乾二先生毕生致力于结构化学和量子化学领域的研究,在配位场理论方法、休克尔分子轨道理论图形方法、多面体分子轨道理论、多电子理论的群论方法、价键理论方法等领域取得了重大研究成果。他在国内外著名刊物发表了200多篇学术论文,出版了《配位场理论方法》《休克尔矩阵图形方法》《多面体分子轨道》《角动量理论与原子结构》《有限群基础理论及其在物理与化学中的应用》等专著。他带领团队将价键理论应用建立在从头算的水平上,提出“键表酉群方法”,解决了价键理论的基函数问题,发展了从头算价键计算程序XMVB,目前成为了国际上应用最广泛的从头算价键程序。他先后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奖一等奖、二等奖,何梁何利科技进步奖,福建省科学技术重大贡献奖,厦门大学南强杰出贡献奖等。
1956年,卢嘉锡在晶体衍射实验室中讲解,图中左二为张乾二
1986年,张乾二(第一排右一)在物构组政治学习会上

张乾二先生从教六十余载,他治学严谨、教书育人,爱生如子、甘为人梯,深受师生爱戴。他热爱教学,注重基础理论研究,多年主讲《物质结构》《高等物理化学》《量子化学》《群论》《角动量理论与原子结构》《分子光谱》《配位场理论》等十余门课程,培养了一大批理论化学、结构化学领域的优秀人才。张乾二先生先后被评为“国家级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福建省先进教育工作者”“福建省优秀教学成果一等奖”“全国教育系统劳动模范”“福建省‘五一’劳动模范”。

张乾二先生一生淡泊名利、诚朴严谨、求真惟实,在管理岗位上无私奉献,为党和人民的事业贡献了全部智慧和力量。在担任厦门大学化学系主任和化学化工学院院长期间,极为重视中青年学者的培养,引进了一批国际名校博士,这些年轻人迅速成长为各学科方向的带头人,多位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在中科院福建物构所工作期间,布局形成了一支基础扎实、锐意创新、思想活跃、朝气蓬勃的结构化学和新技术晶体材料科研梯队,并大力推进知识产权保护和科研成果产业化,为福建物构所在上述两个领域取得举世瞩目的科技成果奠定了坚实基础。


1990年,张乾二(右)与卢嘉锡讨论原子簇化合物
1992年,张乾二为年轻教师,研究生讲课

张乾二先生积极推动理论化学的对外交流与合作,为中国理论化学学术地位的提升作出了突出贡献。他亲力亲为,发起举办海峡两岸理论与计算化学系列会议,积极推动两岸化学人才的学术交流。

张乾二先生担任全国政协委员期间,积极参政议政、建言献策。他于1993年与其他政协委员联名提交组建集美大学的提案,得到中央和国家有关领导的高度重视,有力推动了集美大学的顺利筹建。


2008年6月,张乾二在第十届全国量化会上致开幕词

张乾二先生在生命的最后一段时间里仍在关心理论化学的发展,他的高尚品德、家国情怀和献身精神永远值得我们学习。张乾二先生的一生,是忠于党的教育事业、热爱祖国的一生,是为我国科技进步和学术繁荣呕心沥血的一生。他的辞世,是厦门大学的巨大损失,也是我国教育界、科学界的重大损失。

张乾二:如果有来生,我还当教师

2013年12月,张乾二院士的文章《如果有来生,我还当教师》,在《中国科学报》刊发。重温旧文,追忆先生。
如果有来生,我还当教师

■ 张乾二

百年更迭,世纪之交,作为一个从事基础科学理论研究的科技工作者,回顾过去一个世纪的科学发展,我想说,创新来源于对传统理论的挑战,来源于对现实实践的反叛,也就是说要承受许多不解,要甘于寂寞,这是一个真正科学家的素质。

众所周知,20世纪最伟大的两个科学理论发现是普朗克的量子论及后来发展相对完善的量子力学理论和爱因斯坦的相对论。

本世纪初,这两个理论的诞生,为今天半导体材料、信息技术、航天航空科技的发展提供了理论依据。但是,它们并不是一开始就获得世人承认的。

虽然爱因斯坦1921年因对数学物理作出的贡献和阐明光电效应规律而获得诺贝尔奖,但是他在1905年对狭义相对论和1916年对广义相对论的贡献却不是他获奖的主要理由。

门捷列夫在前人对大量化学研究的基础上总结出来的元素周期律在他的生前,也没得到科学的评价。

从诺贝尔奖获奖者做出代表性工作到最终获奖,一般需要超过10年的时间,这说明高水平的创新工作被科学界和社会普遍认同,需要时间,决不能急功近利。

基础理论研究和实际科学技术的应用往往存在一段相当的距离,一个只注重眼前利益的人,是成就不了学问的。

我常与我的学生说,市场经济条件下,如何正确处理义利的关系很重要。从事基础研究,一定要有兴趣、要着迷、要轻名利。重大的科学发现,它一定不是在按常规计划、可预见性结果的情况下进行实验和逻辑推理得到的。

于是,从事基础研究,你决不可能知道它将来给你带来多大的经济利益,也不可能知道它会给你带来多少功名。你只有爱它、迷它,你才能无怨无悔地去为它献身。

物质条件在重大的科学发现中决不是主要条件,20世纪的许多重大发现并不是在条件最好的实验室或工作条件中得到的。条件过于优越,就容易使人懈怠,也就缺少了进一步努力的动力。

未来的科技发展是年轻人的。

爱因斯坦提出相对论时只有26岁,肖克利发明晶体管时也是30多岁,普朗克建立量子论时也不过40岁,科学家的创新高峰期都在30至40岁之间。

青年包袱少,敢想敢干,因而更具创新的活力和潜质,只要他们刻苦努力,甘于寂寞,沉下心来做学问,在新的世纪一定会有所成就。科学研究没有捷径。

不囿于传统,勇于挑战现实和人生,是一个科学家应该具备的条件。而事实上,正是这种对待人生的态度,也会给你带来生活的乐趣。

我常想,作为一个老师,我可以和许多人不一样,我可以做很多自己想做的事,说自己要说的话,这是一个人活着的最大的价值。

如果有来生,我还当教师!

2002年,张乾二指导研究生夏飞、许雪飞
2013年7月,厦门大学理论化学研究团队
先生千古,
一路走好!


【往期推送】

长征5B火箭首飞!厦大科学家研制的小小“阻尼盒”,让空间站舱段“温柔”分离!

网络远程复试!厦门大学2020年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复试阶段工作安排

厦大与海南的校地情缘——因海结缘 携手共进

厦大与莆仙兴化之校地情缘——百年相依 世代芬华

你好,立夏!想你,厦园!

@厦大青年:奔涌吧,后浪!

今天央视带你云逛厦大!面朝大海的百年学府!
厦门大学

来源:化学化工学院 科学网


    关注 厦门大学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