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中杂感27】孙立平:不要漠视李扬的警告

 

一个排斥人民币的同盟正在出现?最近,李扬警告:一个排斥人民币、排斥中国的同盟正在形成。李扬是国家金融与发展实...



一个排斥人民币的同盟正在出现?

最近,李扬警告:一个排斥人民币、排斥中国的同盟正在形成。

李扬是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理事长、中国社科院学部委员,是一位平和而理性的学者。在他那里,无论是出于职位的原因,还是出于个人性格的原因,很少有耸人听闻的惊人之语。但这一次,他的话说得很重。

在5月9日凤凰网举办的一次网上连线活动中,李扬讲到这样一个情况:最近,九国央行签署货币互换协议。非常值得注意的是,一是签约的央行中没有中国的央行,二是互换网络中的货币没有人民币。

基于这样的事实,李扬警告:一个排斥人民币、排斥中国的同盟正在形成。要注意,这个过程在重要性上绝不亚于在产业链、供应链上去中国化的过程。

事情的背景

这个事情发生的背景,是由新冠疫情引发的经济恐慌。李扬说,当疫情全球爆发时,国际市场避险情绪飙涨。从股市到债市,纷纷陷入“抛售潮”,唯一一种资产在逆势上涨:美元。于是,出现了“美元荒”,即市场流动性紧张。

“美元荒”往往与经济危机相联系。上一次的“美元荒”就是出现在2008年金融危机中。而这一次,由于国际疫情爆发,美元指数大涨,三月初的七日之内涨幅超过6%,创下继1992年索罗斯做空英镑之后的最大七日涨幅纪录。

如何应对“美元荒”?只能通过以美国为核心的全球央行体系,实施货币互换来应对。于是,在当地时间3月19日,美联储宣布新增9家协议央行:澳大利亚联储、巴西央行、丹麦央行、韩国央行、墨西哥央行、挪威央行、新西兰央行、新加坡货币当局、瑞典央行。3月20日,美联储宣布提高与5大央行的货币互换频率,这5家央行分别为加拿大央行、英国央行、日本央行、欧洲央行、瑞士央行。

正是从这一系列动作中,李扬发现:两个事情值得关注,一个签约的央行中没有中国的央行,第二个是,互换网络中的货币没有人民币。

所以他警告:我们有充分的理由说,国际上,特别是国际金融领域,一个排斥人民币、排斥中国的同盟正在形成。

安全因素的凸显

最近我一直在讲一个问题,在疫后的时代,我们如何看待这个世界,需要一种新的思维。这种新的思维会突出表现在两个天平的变化上,一个是利益与安全的天平,一个是实力与价值的天平。

首先是利益与安全的天平。在上月的一篇文章中,我曾经讨论过在未来的世界中利益与安全的关系。

很多人对此不以为然,无论你怎么说,他淡淡的一句:放心吧,资本是逐利的,只要在中国有钱赚,资本就跑不了。当然,对这个问题还有其他的表述,如那些外国企业是如何离不开中国的产业集群的,如他们的市场是在中国怎么能走?如东南亚国家与中国相比是如何处于劣势地位的等等。但归结到一点,只要中国这里有钱挣,就不用担心外国资本跑掉,因为资本是逐利的。

现在要讨论的就是这个问题:资本仅仅是逐利的吗?对于资本来说,会不会有比这个更重要的东西?当然有,是什么?就是安全。

资本是逐利的,这是没错的。但资本真的就是这样一个贪婪的冒失鬼吗?很显然也不是的。巴菲特说,他成功的三秘诀是:第一,尽量规避风险,保住本金;第二,尽量规避风险,保住本金;第三,坚决牢记第一和第二条。人们只要观察一下就可以发现,资本,尤其是成熟的资本,风险意识是很强的。他们最怕的是不安全,最焦虑的是不确定性。否则你就很难理解这些年国内的一些资本为什么放弃挣钱的机会也要移居海外。

我想说的是,在我们过去对世界的观察中,更多强调的是利益。而在未来对世界的观察中,可能要更加注重安全的因素。李扬警告背后暗伏的,就是安全的问题。人们为什么要变现资产?安全问题。人们会持有什么货币?恐怕也离不开安全的考虑。

所以,希望有关人士,特别是那些无良的媒体人,不要用渲染紧张甚至战争氛围来吸引眼球。因为对这种氛围的渲染,会造成人们的一种想象:持有人民币,意味着持有美国的敌对国甚至交战国的货币。在这样的想象中,他们会如何权衡与之有关的安全问题?

孙立平课堂第136讲
看疫后的世界需要新思维
请扫描二维码或点击文末左下角的“原文链接”
产于贡嘎山南麓的雪域高原
清华学子的扶贫项目
清代唯一来自藏地的贡茶
欢迎加入挖茶俱乐部讨论群
请扫描上图二维码,或VX联系:tsq19940227


    关注 孙立平社会观察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