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潮儿子“碰瓷”假哭:家有爱装哭的“戏精”宝宝怎么办?

 

这些小家伙们,在“假哭”这件事上,都是天生的小戏精啊。...



记得“星标”我哟,不然就找不到我了~
作者|莫米
有一期《婆婆和妈妈》中,被姜潮快满一岁的小儿子给逗乐了。

姜潮提到,有时候自己带着孩子玩,孩子头不小心碰到哪里,即便是轻轻地,也会立刻原地假哭。
为了向妈妈实力说明“孩子不要一哭就抱起来哄”的观念,夫妻俩开始了现场还原演绎,上演了一场《撞墙表演》。

姜潮一手抱着宝宝,一手护住宝宝的小脑袋,假装轻轻地往墙上撞去。
之后,两个人又赶紧抚摸着宝宝的头表示安慰。

结果,上一秒还愣着神不知所以的小家伙,下一秒就十分配合地表演起了瞬间哭泣。
这一幕,让一旁“看戏”的姜妈妈也忍不住笑了场。亲爹姜潮调侃到:不愧是影帝的儿子!
01
要说孩子会“假哭”,还真不是个例。

想起之前在微博看到过一个视频,舅舅假装打针的样子,把手指压在小外甥的胳膊上,小家伙思索片刻,就撇撇嘴哭了出来。

这演技,叫一个精湛。
还有这个小家伙,躺在一边嚎啕大哭了好一阵,发现没有人来哄自己,就悄悄暂停了哭泣,斜着眼偷偷瞄了一下正在录视频的妈妈。

这一眼,着实让人忍俊不禁。
不由感叹,这些小家伙们,在“假哭”这件事上,都是天生的小戏精啊。

英国朴茨茅斯大学心理学教授雷迪曾在对50多名儿童进行研究后指出:

假哭是宝宝最早出现的“欺骗”方法之一,有的宝宝甚至在6个月大的时候就已经会“假哭”了。

即使一切正常,宝宝也会用这种方法博取关注,甚至有时他们也会暂停哭泣,看看母亲有无反应,再决定是否继续假哭。

这种现象显示,他们能够分辨什么行为可以奏效。

孩子会假哭,是成长阶段普遍会出现的正常现象。
02
其实,有时孩子假哭并非有意而为之。
01
引起大人的关注

哭是孩子的本能,也是孩子最初始的表达方式。

当孩子的表达能力受限时,就会通过哭的方式来表达需求、引起关注。


日本东京圣心女子大学研究员中山博子,曾针对11个月大的婴儿哭泣进行了为期6个月的研究,研究发现:

婴儿在开始哭泣之前和停止哭泣之后总是不开心,当母亲因为宝宝哭泣走近时,宝宝情绪会明显好转,

当母亲离开宝宝身边再次折返时,婴儿脸上甚至会露出笑容。



在一次次的反复验证之后,宝宝逐渐掌握了这种“战术”,会用哭的方式来吸引周围人尤其是父母的关注。
02
家长无意间的“诱导”

有时,孩子装哭不是因为“矫情”,而是觉得“应该哭”。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孩子最初的沟通表达方式,都是通过模仿身边的抚养者来学习的。

也是通过和抚养者之间的互动,来试探该如何回应不同的状况。
如果孩子一有磕碰,家长就抱起来哄、心疼安抚,即便没什么事,也会让孩子以为这种时候“应该哭”。

就像渴了说“渴”,饿了说“饿”一样,这种哭不是因为疼痛或者难过,而是一种表达和回应。
03
自我意识的觉醒

随着孩子自我意识的逐步增强,会学会主动试探“哭”的威力,利用“哭”来达到自己的目的。

如果父母给予的回应大多数是有利于满足需求、实现愿望的,那孩子就会接收到父母对“哭闹”的强化信号,形成一种“哭可以达到目的”的预判。

从而会更多地利用“假哭”的方式实现自己的愿望,比如索要糖果和玩具。

而这,其实是父母最不愿看到的局面。
03


面对孩子的哭闹,家长不免犯了难。

放任孩子哭泣不理,怕忽略了孩子的情感需求;对孩子一哭就哄,又怕把孩子养“矫情”了,拿着哭闹当武器。

其实,面对孩子的假哭,不妨这样试试。

1.看到孩子“假哭”背后的“真情绪”

孩子哭是假的,但内心的情绪需求却是真的。

其实,孩子没有无缘无故的哭闹,生气、委屈、后悔、尴尬等等,孩子哭闹的背后一定藏着各种各样的“真实情绪”。

只是,他还不知道该怎样表达和应对。

看见孩子背后的“真情绪”,才是解决一切问题的第一步。
接纳孩子的情绪,对孩子的真实情感给予回应,教他认识什么是生气、什么是委屈,教给他该如何应对不同的情绪。

当孩子学会了正确有效的应对之法,他自然会摒弃“假哭”的方式。

2. 转移注意力,进行积极诱导

孩子的成长过程中难免磕磕绊绊,但是哭并不能解决问题。

《一起出发吧》中,孩子们玩捉迷藏时,何猷君担心小朋友会摔倒,包贝尔便向何猷君传授了自己教育饺子的经验。
小朋友磕磕绊绊很正常,摔倒了不要着急去扶,告诉他很勇敢,鼓励他自己站起来。

饺子就是这样成长的,摔了多少回也不哭不闹,自己站起来笑着喊一声“勇敢”,也就没事了。
其实,孩子更需要的正是这种积极的诱导。

比起每次忙着哄孩子,不如告诉孩子比起“哭”,还有什么更好的方式能够应对磕磕绊绊,教给孩子用积极的心态去应对,学会自己喊着“勇敢”向前进。

3.对于无理取闹,温柔而坚定地说“不”

抖音上看到一个孩子吃饭的视频,被这个小“戏精”逗乐了。

孩子只吃白米饭,爸爸强制让他吃青菜,为了表示反抗,孩子开始了“装哭”的表演,眼泪说来就来。

期间还不忘偷瞄两次一旁的妈妈,试图寻求救援。
然而哭了半天发现,爸爸妈妈没人理他,都在静静地看着他表演。

明白了装哭没用的小家伙,只得重新拿起餐具开始乖乖吃饭,还不忘和爸爸互动,试图掩盖刚刚的“尴尬”。
当孩子为了获得某样东西或者达到某种目的而采取“假哭战术”时,其实不必大动干戈。

只要不做正面回应,不离开,也不表态,静静地看着孩子“表演”,就能够有效淡化孩子这种假哭的行为。

心理学家简.尼尔森说:当我们注意维护孩子尊严、尊重孩子并态度坚定时,孩子很快就会明白,他们的不良行为不会得到自已想要结果。

当孩子发现自己的“哭闹”战术不奏效时,就会慢慢放弃掉这种方法。
04
李玫瑾教授曾说,孩子的问题往往是成年人造就的,他们的每种心理问题,一定和父母的行为有关,和父母的教育方式有关。

孩子都很聪明,会在和父母的“博弈”中不断总结经验,一旦孩子发现某种方式能让大人“就范”,就会重复使用这种方法。
孩子喜欢哭闹,很大程度上就是因为家长最初的妥协。

面对孩子的不合理的哭闹行为,李玫瑾教授也提出了4个基本原则:不打、不骂、不说教、不走开。

先允许孩子宣泄情绪,待到孩子平缓之后,再慢慢和孩子说。

其实,孩子哭闹一定是有目的和需求的。

正如亲子教育专家钱树云说的那样:当孩子哭闹宣泄情绪时,我们首先要接纳他的情绪,此时孩子感觉悲伤,源于没有达到内心的满意。

看见孩子的需求,接纳孩子的情绪,才能对症下药,当孩子学会了正确的处理方式,自然也就不会再热衷于“假哭”了。
更多热文


点击图片直接阅读
▲9岁女孩遭陌生男子拖拽:

如何养育女孩,才能让她不失善良又远离伤害?
▲女孩患上了异食癖:

对内攻击的孩子,到底有多可怜?




文中所用图片等资料版权归版权所有人所有,因无法一一和版权所有人联系,如无意中侵犯了版权所有人的知识产权,请及时通知我们,以便我们迅速采取适当措施。
联系我们:

文章转载:supernannyipcn2018(微信)

文章投稿:supernannyipcn2018(微信)
点个“在看”吧,爱你哟



    关注 超级育儿师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