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暖田分享】当塑料成为孩子的“保姆”

 

没有孩子会生来不爱树林、池塘、草地,不爱野花和小鸟...

二三十年前,我们的童年没有色彩斑斓的塑料玩具,却能爬树、玩沙、捞鱼、摸虾;没有在天文馆坐过模拟太空飞船,却能在夜晚数星星、看月亮;没有电脑可以冲浪游戏,却有蛐蛐、蝴蝶、萤火虫...如今,我们的孩子呢?



当塑料成为孩子的“保姆”

玩泥巴怕脏,爬树怕摔倒,草地里有蛇,花园里有蜜蜂,整天“宅”在家里看动画片、玩电脑游戏、看漫画书,或者做功课、上兴趣班。“塑料”时代、电子时代正让孩子们逐渐脱离了大自然,变成一群“自然缺失症儿童”。

一个“塑料儿童”的未来是什么样子?你很难想象,但你也可以想象。

当六年级的女儿周末补习班下课回到家,认真写完作业后,接着打开电视机一直安静地看到晚饭,郑女士很高兴,因为电视机帮她“照顾”了女儿,虽然担心女儿会沉迷于电视剧,“但今天是周末嘛。”郑女士心想。同一天,家住大树营的王先生载着10岁的儿子来到海埂公园,看到胖儿子在一边专心玩着ipad,王先生心中窃喜,不用担心年幼儿子的安全,这一天他和同事吃烧烤、打麻将玩得很尽兴。

在城市的周末,忙中偷闲的家长感谢新时代的电子“保姆”,从电视到平板电脑,这些孩子爱不释手的“玩伴”极大程度上帮他们照顾了子女,何况还有兴趣班和补习班“帮忙”呢。然而,当补习班和电子游戏“帮带”孩子的时候,让家长们想不到的是,一种叫“自然缺失症”的亚健康状态,正在悄然靠近这些城里的孩子...



离开课堂和插座,他们变得百无聊赖

20多年前,台湾作家三毛与家人一同到花莲旅游,同行有五个孩子,“小朋友,出来看海。”她唤道,但只有一个小男生的脸敷衍地从窗帘里露了出来,不到一秒钟,他们又为“分零食”忙开了。这群在自然中无所适从的孩子,面对无垠的深蓝,心中惦记的却是四格漫画、可能错过的电视剧。她管这些畏惧泥土的孩子,叫“塑料儿童”。

时至今日,这不再是一个让人感到陌生的概念。“如果二十年前,我听到塑料儿童这个词,一定会不知所云。”在春城小学的校门外等待女儿放学的郑女士说,回忆起20年前在崇明乡下,周末天晴的时候,牵着妹妹爬到山腰上一棵大树下,晒着暖暖的太阳一直玩到黄昏的经历,“但在树下睡到自然醒,我的女儿一次都没有过。”

在现代化的进程中,新时代的家长们被“潮流”卷着往前推,在孩子“想要游戏机想要电脑”的呼声中,突然有一天,他们发现自己的孩子经历的是一个被塑料包围的时代,一个日新月异的电子时代。现代科技把城市儿童从头到脚武装起来,与农田和丛林保持着距离,一旦离开课堂和插座,他们就变得百无聊赖。他们被塑料世界“塑造”了!

在“被塑化”的时代里,城市儿童的生活变得与他们的父辈大不同,最大的区别是长期脱离大自然。于是,这些“宅童”有了新的称谓——“自然缺失症儿童”。这并非一个专业医学名词,它表述的只是一种现象,繁重的功课、上不完的兴趣班、光影刺激的电子世界,“自然”被简化成电视里奔跑着猎豹的画面,以及笔下一个大圈和边上5个半圈组成的花朵。

“城里长大的孩子,最大的悲哀在我看来,是已经失去了大自然天赋给人的灵性。”二十年前,三毛这样写道。



“自然也需要补充”

忙碌的父母关心“缺钙补钙”“数学落后补数学”,却少有人意识到,自然也是一个需要补充的稀罕品。家长们总是说,孩子离开视线在外玩耍是一件令人担心的事,泥土中含有细菌“很脏”,就连树叶和草,都有可能割伤孩子的手。“孩子课外的知识也挺丰富的。”郑女士用一句话,总结了对于孩子“宅在家中”的看法。“出不出去又有什么关系呢?”不少家长表示。

“不常出门的儿童抵抗力较差,因为适应单一环境后,复杂的环境组合容易给他们造成不适的感觉。”而经常在空旷的草地上、空气清新的山林里活动,有利于肺脏的活动,帮助保健呼吸系统。

“实际上,大家很容易忽略一个事实,人类也是自然系统发育的一分子,人体是往适应自然的方向进化的。”台湾著名NGO荒野保护协会的创始人徐仁修介绍道,“自然是人类体内细胞共有的乡愁,来到自然里,你感觉心旷神怡,那是亿万个细胞在向你欢呼,而短暂的现代化进程极大程度上改变了人体所处的环境,速度远在人体的适应速度之上。”

已过世的“自然之友”创始人梁从诫认为,“没有孩子会生来不爱树林、池塘、草地,不爱野花和小鸟。如果他们漠然,那是现代都市生活对童心的扭曲。”
—— End  ——


更多活动咨询敬请关注暖田微信平台!


    关注 暖田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