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入】方励的下跪揭掉了中国电影最后的遮羞布。

 

跟电影无关,跟观众有关。...





当一部好电影,需要制片人以下跪的方式谋求排片的时候,

国产电影背后的问题,不得不拿出来讨论。

有人说方励炒作,这点我绝不认同,

一部大势已去的电影,已无任何炒作的必要。

说白了,不管方励的这一跪有没有用,《百鸟朝凤》的票房失败几乎已成定局。

1,先说说方励这个人。

方励算是电影圈里最不向钱看的制片人,但是他所涉及的作品,基本没有烂片,简直是业界良心。从早期的《安阳婴儿》、娄烨的《颐和园》,到李玉的《苹果》、《观音山》、《万物生长》,他所投资的每一部作品,都不是纯粹的商业电影,票房最高的一部,是韩寒的《后会无期》。


何谓商业电影?大投资,大制作,大明星,牛逼特效,符合商业电影的所有因素,才算的上是商业电影。但看看方励的作品表,几乎都是以文艺片为主。

这样的制作人,国内罕见。

《百鸟朝凤》本就不是方励投资制作的电影,只是受到导演吴天明的女儿所托,义务为这部电影宣发,说白了,就是个志愿者。是什么让这样一个志愿者,63岁的老人下跪只为这一部电影增加一些排片?



我只知道,男儿膝下还是有黄金的。

2,《百鸟朝凤》

其实早在2012年,这部电影就全部拍摄完成,在国内外多个电影节获得多个奖项。

但是,一直拖着没有上映的原因居然是没有发行方愿意把钱投给这部“题材过气”、“导演过气”、“毫无商业价值”的电影。
中国电影市场从来不缺热钱,每年90%以上的烂片率,多烂的片都有发行方。这样一部充满诚意的电影竟有如此遭遇,我只能说是中国电影的路彻彻底底的走偏了。

这部电影在正式上映之前,只在电影节小规模放映过,甚至在正式上映后的第三天,网络上居然出了一个聋哑人版本,也就是专门放给聋哑人看的,画面的旁边加上一个手语指导,也就是说,在这部电影没有门路上映的时候,小范围的放给聋哑人看过,算是公益放映。
中国的电影市场居然能把这样一部电影逼到如此地步,方励的这一跪,电影人的尊严全无。

3,观众同样有责任

整个电影市场说白了不是卖方市场,而是买方市场,观众就是买方。为了迎合观众的口味,电影的投资方和发行方可算是用尽浑身解数,只为赚钱,不管质量。

我曾经不止一次问过身边的人一个问题:你们爱看什么样的电影?大部分人都回答我说,喜剧片、爱情片。





在如今的电影市场环境下,观众爱看什么,他们就拍什么。所以一年到头都是喜剧片,爱情片。因为这类电影不需要怎么去思考,只需要跟着剧情哈哈大笑,然后再问起剧情是什么他们大部分人都回答不出来。

国内大部分观众都不知道从电影中思考问题。

这样来解释《百鸟朝凤》的排片低,票房惨败再合适不过了。本就是讲述传承的一部电影,对于大部分观众来说,这些关我屁事?我要去看《美队》。





传承这个东西本就跟现在的大部分人没有关系了,你我小时候见过的吹糖人,都能在成都武侯祠做为一种即将失传的手艺混日子了。吹唢呐也只能在红白事儿上见到了。“传承”这两个字,太大。

之前我就在公众号上跟一位朋友深入的聊过这个问题,他问我你觉得中国电影一直发展不起来的根本原因和光腚局有没有关系?

我说有,但是非常的少。

决定中国电影未来的只能是观众,不是光腚局。

所以我觉得不管是去年破了四百亿,还是今年五百亿,甚至一千亿,都没有任何意义。

4,时代

任何一个电影院都要赚钱,这是无可厚非的。

《百鸟朝凤》的档期跟《美队3》同一天,脚趾头都能猜到是个什么结果。如果哪个正常的院线经理把《美队3》和《百鸟朝凤》的排片量对调一下,那这个经理第二天就得卷铺盖滚蛋。

客观角度来说,没有人否认《百鸟朝凤》是一部好电影,但是单单缺乏的就是商业性。目前的中国电影太过于商业化了,根本就没有这种电影发展的土壤,排片上不去从市场环境来说,院线经理没有任何不对。



在过去,像《百鸟朝凤》这种现实主义题材的电影是非常吃香的,因为在上世纪8 90年代,国产电影没有像现在这样繁荣,你拍什么,我们看什么,拍什么都有人看。

即使是现在,现实主义题材的电影也不是没有人看,比如《亲爱的》《搜索》等电影,但这类电影根本就不是市场的主流。


多少导演,为了迎合主流、商业化这几个字,改变创作初衷,迎合市场。最近的一个就是李玉的《万物生长》,抹去强烈的个人风格,只保留一小部分,故事上和叙事风格上都在向主流靠拢。

又有多少导演,只拍自己爱玩的,完全不管你观众爱看什么,反正我自己拍高兴了玩高兴就可以。比如娄烨、贾樟柯、姜文、侯孝贤。尽管都是在电影上口碑有好有坏,但始终是有人买账。
再翻翻吴天明老爷子的作品,都是属于老派导演的作风,根本不会管你市场怎么样,观众爱不爱看。往好听了说,是跟不上时代,往难听了说,是被市场的洪流所淘汰。这是我们在讨论的同时又不得不面对现实的一个问题。

5,方励的一跪说明了什么

方励的这一跪,也挽救不了这部电影,只是把中国电影人最后的遮羞布给揭掉了。

最终说明的问题是,题材还是要向观众低头,去迎合观众,才能赚钱,不然就等着赔的底儿掉。

这种畸形的电影市场只有中国有,美国电影没有,韩国电影也没有。国内电影的盘子太大,无数投资人趋之若鹜,但能全身而退的没有几个。中国的观众,乐观的说是世界上最不挑的观众,连《小时代》都能赢的票房。同时也是世界上最挑的观众,多少好电影放在面前,他们都不会选择。

其实根本的问题是,商业电影做为主流,国内又没有艺术电影院线。做为文艺类题材电影,想挤入以商业电影为主的电影院线,根本是不可能的。

方励的这种做法,改变不了这部电影的命运,也改变不了中国电影市场。

最少我们能看到,还有人会去为这类电影争一个该有的名分,做为一个整日泡在电影里的人,我不知道该赞赏,还是该哭笑不得。

就好比我告诉你:“这部电影不错,我建议你去看看。”

多么苍白,其实什么都改变不了。


    关注 大湿兄拉片室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