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00年前的山东兵家有多厉害?美军至今还在学他

 



今天要说的这位兵家,是上一篇主角田穰苴大将军的侄子

前文提到过,陈厉公之子陈完逃到齐国后,改姓了田,几代人或经商或做官,逐步成为名门大族到了齐景公时,其中一位被赐姓孙,他的儿子孙凭做到了齐国最高等级的官(卿)当然,让孙凭名流千古的并非高官厚禄,而是生了一个好儿子孙武

从姜太公田穰苴到孙武,山东为何盛产善于著书立说的兵家?

为何每个人都应该学习孙子兵法?

这个中国古代兵家之集大成者,创造了一个奇迹:影响世界2500年,至今长盛不衰

他,是如何做到的?

文丨蒋亚民

编辑丨李雪 瞭望智库观察员

本文为瞭望智库原创文章,如需转载请在文前注明来源瞭望智库(zhczyj)及作者信息,否则将严格追究法律责任
1
良禽,择木而栖


公元前545年,孙武(字长卿)出生于这样一个有财富和军功基础的齐国显贵家庭
山东省惠民县孙子兵法城内的孙武塑像图|图虫创意


天资聪颖又勤勉的他,自幼受到良好的兵学和文化教育,并掌握了大量的军事文献和有关档案材料从姜太公的六韬到叔叔田穰苴的司马法,他不仅刻苦研习前代兵书经典,还总结了自周朝开国以来的丰富战争经验,军事理论水平提升很快,在兵法上的造诣逐渐展露出来

学有所成,热血青年孙武准备大展拳脚成就一番伟业然而,此时的齐国已陷入严重的内乱,满腹才华与鸿鹄之志无人问津

于是,孙武决定去临近的吴国碰碰运气

巧的是,他在这里碰见了志同道合的伍子胥;不巧的是,吴国也乱两人决定蛰伏以待时机

公元前515年,公子光发动政变,成为著名的吴王阖闾伍子胥与伯嚭一起成为御用谋士在好友的推荐下,孙武终于得到了一个机会,担任吴王的军史教官,经常给领导讲述历史上的著名战例

照理说,成为帝师的孙武应该登上人生巅峰了没那么简单要知道,政治和军事变革自古就是高危项目,能成功的人绝非泛泛之辈,一般来说生性多疑城府很深是基本素质吴王并没有因为孙老师讲课水平高就贸然提拔他接下来,领导给他出了一道题:

子之十三篇,吾尽观之矣,可以小试勒兵乎?

考验他能力的时刻到了

某天,孙武讲到,优秀的统帅可以将一支战斗力差的部队打造成强军,甚至可以把手无缚鸡之力的弱女子训练成能打仗的军人

领导表示怀疑

二人争论无果,吴王决定让孙武拿事实说话指定180位后宫美女,拉起一支娘子军,由夏姜两位妃子当队长

你不是吹牛吗?就让你试试看

孙武接下这个任务,开始教她们学习阵法,第一步:闻鼓而进闻金而退然而,他一下令,手握兵器的美女们笑得花枝乱颤,队伍乱作一团

孙教官很善于自我反省:

学生做不好,是我的责任,我再重新讲一遍

然而,宫女妃嫔们仍嘻笑不已,两个队长还带头不服从军令,没人拿他的话当回事

孙教官耐着性子讲了第3遍第4遍,更详细更具体

娇滴滴的宠妃们依旧不买他的账

孙教官大怒,下令斩杀夏姜二妃

眼看着眉目如画的爱妃们就要丢了脑袋,吴王坐不住了,出面求情

然而,孙武理直气壮地下令杀了两个不听话的学生:

在训练场上,宫妃就是士兵士兵不听号令,杀无赦!况且,为将者,君命有所不受

此举效果显著,美女们听令操练动作齐整,再也不敢忤逆教官

娘子军阵法教习成功!

只是,吴王大为光火,气得要把孙武赶出国境不过,在伍子胥等人的规劝下,这位深谙韬略的领导逐渐恢复了理智:这位不讲情面的孙教官是个难得的将才;失去两个女人,得了一员大将,这买卖自己稳赚不亏!

这个有志青年,终于拥有了自己梦寐以求的领兵之权,成为一名吴国大将
2
柏举,一战成名


登上王位的野心家阖闾志向远大,他要的,不止是吴国

邻居楚国很富很强,吞并诸侯最多并且,公元前516年,楚昭王即位后,楚国内政败坏,外与周边国家(如唐蔡等国)不和,内忧外患并起

吴王趁势,先后灭掉归附楚国的徐国和钟吾国前512年,志得意满的阖闾想要率大军攻打强邻孙武表示反对:

这事恐怕不妥楚国根深叶茂,与咱们灭掉的小国不可同日而语况且,我们的军队连灭两国,军费消耗巨大,士兵疲惫不堪,不如暂且收兵,积蓄力量以待时机

根据好朋友上兵伐谋的思想,伍子胥进献三师肄楚的计策将军队分为3支,轮流对楚国的边境和属国进行袭扰,使楚军疲于奔命待楚军疲敝日甚,再将三师并一师,派良将率大军征伐如此一来,破楚指日可待!

具体说来,第一支吴军袭击楚境,待楚国派大军迎击,便往回撤;等到扑空的楚军离开,第二支吴军再攻楚境以此类推,吴国如此操作长达6年之久

正如孙武和伍子胥所料,为了应付吴军,楚国投入了大量人力物力,国库空虚将士沮丧

机会总是更青睐做好充分准备的人

前507年,蔡昭侯和唐成公为报被楚国令尹子常勒索和拘押3年之仇,与晋吴结盟

前506年春天,晋国指使蔡国出兵,灭掉了楚国的小弟沈国

秋天,丢了面子的楚国,由子常率兵围攻蔡国

至此,良机已至

这一年冬天,备好粮草战船做好战争动员,吴王阖闾挂帅,以孙武伍子胥为大将,以自己亲弟弟夫概为先锋,率3万水陆大军,由淮河溯水而上,直趋蔡国

见吴军来势迅猛,子常放弃了扳回一局的想法,率军回护楚国本土吴蔡两国军队联合了主动来援的唐国军队,挥师攻打楚国

众所周知,吴军擅长水战,此番伐楚是乘船行军然而,途中孙武突然下令弃船转为陆上进攻对突如其来的这一招,连死党伍子胥都深感意外:

吴军善于水战,你为何要改从陆路进军呢?

孙武答:

用兵作战,最贵神速我们应走敌人意想不到的路,打他个措手不及

他挑选3500名精锐士卒为前锋,从陆路穿过楚国北部的大隧直辕冥阨三座险关(在今河南省信阳市以南,河南湖北两省交界处),深入楚国腹地,迅速挺进到汉水东岸

这番操作带来了战略奇袭的全局性效果,楚军乱了阵脚,陷入全面被动

战役展开后,先锋夫概率领本部兵马突袭楚军,以半渡而击的计策屡立战功但是,深入到敌方纵深后的吴军,遭遇了楚军主力沈尹戍部的凌厉反击,全军一度陷入被动

此时,孙武指挥部队突然行动,将反击的楚军劲旅围了个密不透风多次突围未果,主将沈尹戍自杀,所部被围歼

这一仗,决定了整个战局的走向

此后,吴军连续5次击败楚军,逼得楚昭王西逃

十一月二十九日(农历),吴军攻入楚国都城郢都(今湖北省荆州市荆州区城北)

这一仗,对吴国十分重要,不仅打败了宿敌,几乎灭掉了强楚,还树立了吴军的威名,使远近诸国不敢小觑

这一仗,对孙武也很重要,他由此得到了吴国君臣的信任与支持,而且,以实战证明了所著孙子兵法的价值,使其成为各诸侯国争相追捧的兵学圣典

战国时期著名军事家尉缭子,曾经这样评价孙武在柏举之战中的贡献:

有提三万之众,而天下莫当者谁?曰武子也
3
孙武,何以封圣?


讲到这里,有读者不禁要问:

从姜太公的六韬到田穰苴的司马法,再到孙武的孙子兵法,兵家经典为何都出自山东?这里有什么内在联系吗?
2019年5月18日,山东滨州市博物馆孙武兵法馆图|IC photo


笔者认为,主要有两个原因:

其一,前代贤君给齐国奠定了良好的文化传承基础

齐国是姜太公的封地,享有周武王特许的斧钺征伐特权,有兵法传承基础并且,从开国国君开始,简化礼仪重视农业和商业发展;到了齐桓公时代,进行了大刀阔斧的经济改革百家争鸣式的文化改革,完善了国民经济治理体系,建立起选贤任能的人才机制,此后多年国力昌盛兵强马壮能人辈出即便到了动乱时期,这种积淀仍在发挥余温

其二,2500年前,处于泰山北的齐国是诸侯争霸的主要战场

在历史积淀和长期战争的催化下,齐国出现了一个专门从事战争研究的知识分子群体兵家他们不仅从事与战争有关的社会活动,还将自身所学作为资本,以特殊形式传授给各诸侯国

这里所谓特殊形式,是指兵家通过官员或者社会贤达举荐,到各诸侯国去领兵打仗

孙武,就是这个群体中的杰出代表

对于打了胜仗的将军,我们一般称他为英雄

对于写出了好书的作者,我们一般称他为文豪

然而,我们并没有这样称呼既打了胜仗又写了好书的孙武同志他得到了更高的礼遇被后世尊为兵圣,与孔子如出一辙地被推崇为孙子

孙武,因何伟大?

在他以前,多数人认为兵家不过是一种职业,甚至只是一份临时工作孙武的出现,真正确立了兵家在诸子百家中的重要地位至此,兵家理论已经成为一门可决定国家生死存亡的立世绝学

他最具代表性的成就是著成了兵学圣典此前,我国已有六韬司马法等兵书问世,但是,真正讲军事理论总结战争规律全面论述行军布阵学说的兵书,孙子兵法是第一部

全书6111字共13篇,论述了从朝堂庙算到战场指挥的方方面面,涉及范围最广影响时期最长实用性最强,可谓集中国古代兵法之大成,对中国兵家学说做出了里程碑式的贡献

更重要的是,这部兵法,作为中国古典军事学说的代表作,使中国的兵家学说和军事实践上升到世界最高水平其中最显著的是,孙子兵法创造了一项奇迹:在世界军事名著中,实际应用的时间最长

从2500多年前到21世纪的今天,孙子兵法从没有为时间所埋没被弃置于军事理论的故纸堆中,而是长期不间断地被直接应用于军事实践,超越了古今中外的时空界限

宋朝元丰年间,选定历代7部兵书编成武经七书,作为官方的军事教科书,孙子兵法列在首位,被奉为兵经后世中国历代兵家对它的重视和继承无需多言

放眼海外,世界各国的军事院校,如果没有设置讲孙武及其孙子兵法的课程,将大大降低这所军事院校的品位单从世界第一强军美军对孙子兵法的重视程度,就能看出它的影响力有多大

比如,美国军事理论家柯林在1973年出版的大战略一书中写道:

孙子十三篇可与历代名著包括二千二百年后克劳塞维茨的著作媲美

笔者认为,这种说法是对比孙子年轻了两千多岁的克劳塞维茨的一种极高的褒奖

再如,20世纪末,美军在信息作战条令中公然引用了孙子兵法中的名句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孙子兵法内容博大精深语言简洁明了论述富有哲理,后世君主重臣军队将领乃至绿林枭雄,以至当代的国家领导人军事家和军事学者普遍重视学习和研究孙子兵法

其中的思想和理论已经跳出了战争领域,被应用在大至一国内政外交小至一人经商治家等方方面面的社会实践,甚至成为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

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

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兵者,诡道也

对出自孙子兵法里的这些名言警句,每个中国人都耳熟能详
4
孙子兵法,讲什么?


从古至今从庙堂到市井从行军打仗到从政行商,应用孙子学说获取成功者不胜枚举,这样的理论分量和应用效果,世界上几乎没有哪一部军事著作可以与孙子兵法比肩

对于这样一本几乎无处不可用的绝世奇书,我们有什么理由不去了解一下呢?

笔者将13篇归纳至6个框架下来介绍
开启军事战略战术运筹之门
第1篇:始计篇

讲庙算,即在战争准备的初始阶段,于庙堂之上比较敌我优劣条件估算胜败得失制订战略指导原则和战争计划,核心内容为慎战五事七计诡道十二术,是我国古代兵家最早的战略概念

注:计本义是计算估计,在这里引申为战前的战略谋划,当然也包括对兵力对比战力强弱和后方补给等的计算

此篇可以视为对孙武军事思想的浓缩和概括,从宏观上对决定战争胜负的政治军事经济等各项基本条件进行论述比较和分析,对战争进程和最终可能的结局进行预测,强调用兵前周密谋划对战争胜负的决定作用

其中,慎战是指导战争实践的基本主张,五事七计是用以预测战争胜负的基本要素

注:

五事:道天地将法

七计:

主孰有道,参战双方师出有名者胜,无名者败;

将孰有能,哪一方的将领本事大;

天地孰得,作战环境对那一方有利及如何利用;

法令孰行,军队纪律哪一方严明;

兵众孰强,哪一方的兵力更多更强大;

士卒孰练,哪一方的兵士训练有素;

赏罚孰明,军队的赏罚制度哪一方更加严明

兵者,诡道也,揭示了用兵之道的基本要领是运用奇谋巧计,提出诡道十二术,可令敌迷惑盲目,从而把握战争主动权

注:

诡道十二术:

能而示之不能;用而示之不用;

近而示之远;远而示之近;

利而诱之;乱而取之;

实而备之;强而避之;

怒而挠之;卑而骄之;

佚而劳之;亲而离之

第2篇:作战篇

讲战争准备动员和取用于敌作是制造兴起之意;作战在这里不是指作战行动,而是战争之前庞杂的准备和动员

本篇在慎战论思想指导下,着重分析战争与经济的关系,特别强调战争的耗费巨大,既依赖于经济,也会对经济造成一定的影响和破坏

因此,强调取用于敌,食敌一钟,当吾二十钟;芑秆一石,当吾二十石即夺取敌方一份粮草,相当于己方准备数十倍的粮草

第3篇:谋攻篇

以智谋攻城,指不专用武力采用各种其他手段,使敌人守战失败或者投降,提出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上兵伐谋,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等重要的军事指导原则
启迪作战准备与指挥
第4篇:军形篇

战争,要进行充分准备

昔之善战者,先为不可胜,以待敌之可胜先要使己方在充分准备的前提下不易被敌人战胜,尔后再寻机破敌;要求准备充分的军队之形,若决积水于千仞之溪者,能够像瀑布一样将敌人冲垮

第5篇:兵势篇

故善战人之势,如转圆石于千仞之山者,势也要取得有利形势,有若干方法,如分数形名奇正虚实四种

第6篇:虚实篇

调动敌人,以取得战场主动权通过攻其必救守其必攻分散集结包围迂回,造成局部会战战场的我强敌劣,以多胜少故兵无常势,水无常形,能因敌变化而取胜者,谓之神
指导作战行动控制
第7篇:军争篇

以迂为直以患为利,进而夺取作战的有利地位军队动与不动,都要争取主动,制敌于先

高陵勿向,背丘勿逆,佯北勿从,锐卒勿攻,饵兵勿食,归师勿遏,围师遗阙,穷寇勿迫,此用兵之法也

第8篇:九变篇

根据战场情况变化采取不同的对策,要求为将者要根据战场具体情况灵活用兵,并注意利用敌将之弱点,提出将有五危:

*不怕死的可以诱杀;

*求生心切的可以诱捕;

*脾气大的可以侮辱令其失去理智;

*为将廉洁的可以诬陷令其气愤失常;

*爱民的可以利用民众拖累其作战行动

途有所不由,军有所不击,城有所不攻,地有所不争,君命有所不受其中,君命有所不受可谓石破天惊之句,对后世兵家的战场指挥具有深远的影响,在一定情况下堪称救命救军之策

第9篇:行军篇

讲行军宿营和观察敌情的要领此篇文字很长,字数在十三篇中仅次于九地篇,但是,由于内容专业性强,又不在所谓战略层次,好像找不出什么名句

兵非益多也,惟无武进,足以并力料敌取人而已作战并不是人越多越好,只要不轻敌,不贸然进攻,并且集中兵力,掌握好敌情,选拔好人才,就可以取得胜利
利用地形环境和防止不利形态
第10篇:地形篇

孙武讲地形与后世不同,并不区分什么平原山地丛林水网等,而是根据地形对作战行动的影响,区分为通挂支隘险远6种地形

不但讲地形影响,还将军队的形态区分为6种失败之形:走者弛者陷者崩者乱者北者,并指出这是将之过也故进不求名,退不避罪,唯人是保,而利合于主,国之宝也

第11篇:九地篇

依主客形势和深入敌方程度等,划分9种作战环境:散地轻地争地交地衢地重地圮地围地死地;指出不同环境的不同行动原则:

在散地,不宜作战;

在轻地,不可停留;

遇争地,应先敌占领,如敌已先占领则不可强攻;

在交地,军队部署应互相连接,防敌阻绝;

在衢地,应结交邻国;

在重地,应夺取物资,就地补给;

在圮地,应迅速通过;

陷入围地,则应巧设奇谋;

在死地,要果决奋战,死处求生

注:是故散地则无战,轻地则无止,争地则无攻,交地则无绝,衢地则合交,重地则掠,圮地则行,围地则谋,死地则战

故为兵之事,在于顺详敌之意,并敌一向,千里杀将,此谓巧能成事者也因此,指挥作战在于假装顺从敌人意图,一旦有机可乘,便集中兵力指向敌人一点,可长驱千里擒杀敌将,这就是所谓巧妙能成大事的意思
细论火攻助战之妙
第12篇:火攻篇

用火辅助作战,是当时的高科技手段孙武列出火攻五法:火人火积火辎火库火队,并论述了用火的天文气象条件文中还说故以火佐攻者明,以水佐攻者强,顺带着也论述了以水助战的道理,提出非利不动,非得不用,非危不战

山丘林木江河湖海,皆可作为兵家的作战资源,是孙子兵法重点阐述的兵家战策,既总结了前人的经验,也将此法上升到了军事理论的高度
提示用间破敌之策
第13篇:用间篇

故惟明君贤将,能以上智为间者,必成大功利用间谍或者计谋辅助作战文中论述了因间内间反间死间生间五法,并逐一阐释

参考资料:

1.﹝春秋﹞孙武著孙子兵法

2.﹝西汉﹞司马迁著史记·孙子吴起列传

3. 吴九龙杨炳安吴如嵩穆志超黄朴民合编孙子校释,军事科学出版社1990年版

在和平时期,战争的教训一次又一次地被人们集体忘却,直到又一次战争猝然到来,才会在付出血淋淋的代价后猛然警醒兵家,在中国历史上一次又一次兴旺发达,然后,一次又一次地被打压和忘却

一个成熟的国家,一个成熟的民族,一定不能忘记战争的灾难和教训,即使是在国家长久和平兴旺发达的时候,仍然需要发扬重视国防和军事的传统,做到警钟长鸣武备常新

中国兵家学说的世界性研究热潮经久不衰,站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历史节点,重新挖掘与发现中国古代兵家价值意义重大因此,库叔邀请军事科学院原作战理论和条令研究部蒋亚民研究员推出中国古代兵家系列文章,每周一篇,以飨读者

本系列跨越4600年,讲述从中华文明起源时期到清末对我国军事乃至历史进步发挥重大影响的38位兵家代表人物的故事,解读那些被后人奉为圭臬甚至神化了的传世兵书和古代阵法

注:依次为玄女伊尹武丁姜子牙先轸鬼谷子田穰苴孙武孙膑墨翟乐毅李牧白起吴起尉缭王翦张良韩信卫青班超诸葛亮杨素李靖薛仁贵郭子仪韦睿耶律休哥岳飞成吉思汗拔都朱元璋徐达戚继光邢玠郑成功施琅福康安左宗棠
库叔福利
库叔的赠书活动一直都在!北京大学出版社为库叔提供25本一个村庄的奋斗:19652020赠予热心读者温铁军工作室继八次危机去依附后全新力作,记录不断变迁的乡土中国,通过一二三四(一个核心,两个视角,三个阶段,四个启示),解读乡村振兴的成功经验,探索中国乡村建设的全新方法论请大家在文章下评论,点赞最高的前3名(数量超过50)将得到赠书


    关注 瞭望智库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