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个夏天,见证了医疗业的严冬

 

有时去治愈,常常去帮助,总是去安慰。...





在这个5月的初夏,发生在医疗行业一连串的标志事件、一个接一个的热点话题不仅刷爆了人们的朋友圈,也让人们不禁想问:中国的医疗行业到底是怎么了?

曾几何时,一袭白大褂、一声亲切的“大夫”,满含敬意。曾几何时,如果谁家有人是医生,那一定会让街坊邻里心生羡慕,可如今,谁又主动想让自家子女将来当一名医生呢?一个以「救死扶伤」为标签的职业,如今的标签换成了「医患紧张,性命攸关」,不能不说是莫大的讽刺。

其实从医生的角度讲,劳动强度之高、工作压力之大,其挂号费往往还不如宠物医院里给宠物的挂号费高,所以面对如今的医患关系,医生也是一肚子的委屈。

从患者的角度来看,三更半夜出门排长队挂号,大把的钞票流入了号贩子的腰包,在医院里楼上楼下来来回回半天时间也只是换来医生5分钟的问诊,这些情形也是真实客观的存在。

前两天读到这样一句话:「人类社会上有两个行业永远活得很长,一个是医疗,一个是教育。很重要的一点,他们都坚信有敬畏,也有感恩。」

所以,人们往往把医生比作人类生命的守护者,把教师比作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我想对于任何人而言,要把生命和灵魂做一个托付的话,最根本的基础应该就是:信任。

而现在医患之间面临的紧张,我觉得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信任」的基础变得脆弱。那到底又是什么原因造成了如今医患之间信任的缺失,这也是我一直在工作中琢磨和思考的问题,到现在似乎有了一个自己所理解的答案,那就是:碎片化

提到「碎片化」这个词,我想大多数人会认为:你这不是又扯到移动互联网了吗?的确,「碎片化」确实是移动互联网的一个标签,我之前对此也深信不疑,可是后来愈发觉得这种认识可能是错的。

还是举例说明吧。

先从患者的角度,就拿病历信息来说,你手头上到底有多少病历本呢,你的病历信息在多少家医院存在呢,问题的关键是,这些信息是否能整合起来,放在一个完整的系统里存储呢?这样医生在看病时,是不是就可以对你了解得更全面一点呢?人们把这种现象叫做「信息孤岛」,说白了,不就是信息碎片化吗?而这种碎片化是移动互联网造成的吗?恰恰相反,移动互联网或者说移动医疗就是为了改变这种碎片化的存在,让病历信息不再碎片化。

再来看医生,在中国当医生和在国外当医生有一个很大的不同,中国的医生大多数属于单位人,是有体制身份的,国外的医生大多数属于社会人,类似自由职业者,完全是市场身份。不要小看这两种身份,会导致完全不同的两种结果:自由职业的医生,对其技术和口碑要求更高,否则会丢失客户,而体制内的医生这方面的顾虑就小多了,你见过哪家三甲医院里的大夫诊室里缺少病人的,即使是你从未听说过此大夫。所以,在中国看病,你选择的首先是一家信任的医院,而后才是里面的医生,医生仅是你的信任中的一个碎片。

综上,你在医生眼中是一些碎片化的信息,医生在你眼中是一些碎片化的认知,实际过程中,两种碎片面对面的交集也只有5分钟,信任从何谈起?

在美国纽约东北部的撒拉纳克湖畔,镌刻着西方一位医生特鲁多的墓志铭:“有时去治愈,常常去帮助,总是去安慰。”

可见,医学作为一门经验科学是有其局限性的,药到病除、妙手回春只是一种理想状态。

医生除了给病人科学地治疗之外,其实还可以交流很多,毕竟人是有温度的、有缺陷的、有情绪的,因此人与人之间是可以被感知和亲近的,在人的面前,一切坚硬的都将烟消云散。

所以,重建医患之间的信任,首当其冲的就是要解决现实中的碎片化。

比较可喜的是,目前在制度、商业、科技等方面,都有很多先锋的创新力量在积极探索。在不久的将来,这种探索将必然重构医患之间的信任。

届时,当医生与患者面对面相向而坐时,患者完全是冲着医生自身的品牌和口碑而来,而在医生眼中,患者不再只是一个患病的器官,还有他的痛苦和希望。

在这个夏天,让人们见证了医疗业的严冬,同时也再一次提醒所有人:医疗是科学的,更是人文的。


    关注 小李观察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