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场精神的“逃难”

 

须苦寻净土,净土自在心里,不如在静己镇燥中,找到最好的生活状态,烟火修行。...



一场精神的“逃难“
契机


小时候总觉得佛和僧人都是慈悲可亲的,因为家中长辈的关系,对中国的释家有一种别样的感情。

大学这几年偶然有几次机会亲入庙宇,作为一个学习者而非游客的身份参加交流会,聆听关于大千万法与社会人生的思想交流,心中对提倡“自性自悟”、“凡人与佛只有一念之差”的禅宗有了更深的推崇。

然而“佛法”与“佛教”、“礼佛”和“悟佛”的真义和区辨,作为芸芸众生中的一员,能否常有自己的思考呢?真正去关注这一现象,缘于去年的一个契机。



去年的暮春,在南京的专业考察活动即将结束时,我们最后才去探访栖霞山麓下的名寺。行过山门,只见浩浩荡荡数百信众从这里开始行跪拜礼,一边叩首膝行一边喃喃,那深奥的禅语让人不知其所言。

在我们询问相关的工作人员后,得到的解释是逢初一、十五,善男信女都会来三跪九叩,虔诚礼佛,以示“放下”。随后,大殿里疯狂膜拜的一位阿姨让我更加惊讶,她面容灰白,满头大汗,还依然一刻也不肯停下休息,一直苦苦哀求着莲花座上的金身佛像,之前所说“放下”也带有了一丝讽刺的深意。旁边进香的两个老人家虽是颤着身子,却是笑着前来还愿。这样苦乐交织的气氛让我多少感觉有些不自在,低头看了一眼佛像脚下所谓的“功德钱箱”,便转身走向门口。


佛缘

度己

修身


其实这样的场景放眼于各寺庙可谓比比皆是——以为上大柱香就可实现大愿,以为跪拜多一次,实现所愿便多了一分机会,所谓诚心,又有几人。早在鼓山寺听释志文方丈在“正,佛既不在乎生死,如何管众人生死?既然视世间名利美器空,如何赐予众人身外之财?信的佛教中提到,佛教自古至今,并不是把“佛”、“菩萨”、“罗汉”等当做神灵来拜,而且当做榜样来学习。我并没有多懂佛,却觉得佛在我眼里即是智者,是觉悟了的众生。如来不是所谓教主,佛陀不是所见具象,而是追求真理与觉悟、不执不迷的心灵指引。如是这般



但不求外物又是如何?过分追求内心世界便是贴近了佛的境界?实也不然。虽然我对寺庙的清明静谧、对佛教的一些思想都带有深深的好感,但从一般意义上来说我并不属于信众这一群体。

受自己喜静的性格影响,也或许是给自己施加的学业压力过多,在高中时期写作文也会写司马承祯的"坐忘论"也会经常在字里行间表露出来想要像唐代太上隐者一样,过着"山中无历日,寒尽不年"的隐居生活,向往道观佛门的清虚和超脱。

但后来想通,我是在被自己想象的道引离了原本的道,如何如何的玄妙,不过也只是一场虚幻,为无地可隐而窘困,也为放下对形式的执着而欣喜。



有人说,人因恐惧才有信仰的寄。托由怖而生欲,由欲生妄念,我们"崇拜"的那个神,万物的灵,到最后只崇拜这个定义,有求于它的野心战胜了敬畏天地的初心,模糊甚至误解了它的本质,它背后隐藏的,整个宇宙与社会。从这种意义上来说,无论是希望降低努力成本来许愿的香客,还是如我向往的为远离尘嚣执着于形式的谓"隐者",前后两者不过皆是逃向了生活的负面,我们在进行着一场精神的“逃难”。



熊培云也感叹过:“这世上有多少人信仰神,是为了逃难,而不是为了"侍奉"。如果寺庙只是躲避俗世的所,出家只是惧怕无能的托辞,礼拜只是为无劳而获、佑人多福多寿所做的准备,念佛只是为一己心安而走的程序,那并不是心内有佛陀,而且心内有凡尘呀。


净土

对我来说,一场精神的“逃难”,远不如一次直面生活的勇气和思考。何须苦寻净土,净土自在心里,不如在静己镇燥中,找到最好的生活状态,烟火修行。



图片:Steam‍酸菜鱼

校对:行一

排版:行一


    关注 向纯真眺望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