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欣赏你的大脑》读后感:倾听神经元的窃窃私语

 

读《欣赏你的大脑》有感...





在这一个上午大风、下午大雨的日子里,重读了这本《欣赏你的大脑》,感受正如今天的天气变化一样,第二遍的感觉又非常不同!

当我看第一遍的时候,我更关注的是岳老师和应老师的生动和幽默的诠释,特别是一些专有名词,比如“大脑三兄弟”、“遗传发牌,环境出牌”、“细胞婚姻”“福尔摩斯模式”……等词语。

当看完时,我当时写的评论是这样的:



尤其对其中的那个CD的比喻,印象深刻:



今天,又重读这本书,发现了好多第一遍看的时候,错过的各种“遗珠”,感觉到思维的深度和广度同时在扩展。

主要收获有三个方面:

1我开始以一种崭新的目光,看待大脑对待生命的意义

试想一下:

圣诞老人,一年工作一天。

大部分上班族,一周工作五天。

号称世界上最辛苦职业的全职妈妈,多少等晚上娃儿睡觉之后,也可以休息一下。

而作为当在妈妈肚子里就最先发育的大脑,伴随了我们的一生,并时时刻刻,全年无休地在工作。

不论何时,脑干、边沿系统、大脑皮层组成的“三兄弟”家族,时刻都在兢兢业业地工作着,彼此友爱,和谐相处,有时也会冲突。正因为它们的协调分工,我们能感受到世界的多姿多彩。

兢兢业业的劳模、做好事不留名的身体上的朋友,排第一位的不是大脑还会有谁?2我更深刻地理解到:生活是一种动态的、不断重生的“重构”仪式。相信改变会随时发生

作为个体的人,先天的很多东西我们是无法选择的,比如肤色、比如家庭。所以有句歌词唱到:家,是无法选择的摇篮。

当我们觉得更想去选择另一种人生,但又深深被出生环境、遗传等限制时,我们的确是无法让时光倒退,重新投个胎什么的,所以大家常常戏谑说“投胎是个技术活”嘛!

那么在既定的hard模式下,难道我们就靠着抱怨原生家庭,成功地过完抱怨的一生吗?那么墓志铭上除了写“一个抱怨的人”,还能写啥?

《欣赏你的大脑》里,非常清晰地告诉我们:先天环境是可以决定我们的一部分,但我们自己的动机、意志、主观能动性也可以反作用于环境。

即使抓了一手烂牌,我们也可以用更积极的眼光、更好的发牌技巧、解读“烂牌”的态度……更好地打好手里这副牌。改变,是随时可以发生的。

有某个无法选择的、糟糕的遗传,不代表它们一定会表达出来。当收藏了一张无法退回的不好的CD时,我们还可以选择的是:把“我怎么这么倒霉”的态度,转换成“我可以想什么办法让这张CD沉默?”就可以了。一旦改变发生,另一种人生就有可能。

假如发生了一件无可挽回的糟糕事,让我们拥有了某种糟糕的体验。体验中不只包含了事件过程,还包裹了情绪、自我评判等……它构成的不仅是过去的一枚“地雷”,还有在类似情景时,可能随时会引爆的恐惧。这种记忆可以说是时刻切割我们的生活。但是我们除了被动挨打之外,还可以选择去重构我们的情绪记忆:建立新的体验,增加积极的奖赏回路。改变,又随时都可以在发生。

3通过学习各种感知觉的合作模式,我突然领悟到语文课上曾经学过的“修辞”,其实是有脑科和心理学的意义的

拿朱自清先生著名的《荷塘月色》为例:

曲曲折折的荷塘上面,弥望的是田田的叶子。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层层的叶子中间,零星地点缀着些白花,有袅娜地开着的,有羞涩地打着朵儿的;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刚出浴的美人。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这时候叶子与花也有一丝的颤动,像闪电般,霎时传过荷塘的那边去了。叶子本是肩并肩密密地挨着,这便宛然有了一道凝碧的波痕。叶子底下是脉脉的流水,遮住了,不能见一些颜色;而叶子却更见风致了。

在比喻的使用中:叶子不但增加了“舞女的裙”的颜色和姿态的视觉,还能诱发人想到“轻盈、跳跃”等词汇;把“白花”同时比喻成“一粒粒的明珠”、“碧天里的星星”、“出浴的美人”等,让白花同时拥有了三种不同的视觉和姿态,甚至还有附带的情绪,这样就更多角度地打开了我们的知觉。

更加神奇的是,其中“通感”的手法:把“荷塘的清香”比作“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从嗅觉迁移到听觉。多重知觉的同时打开,组成了一组美丽的文字盛宴。

感谢这本书,扩展我的不仅仅是资讯,还有相信生命随时可以重构的积极、打开多重知觉感受美妙生命的尝试,以及感谢自己大脑的心

合上书本,默默心里说一句:My Dear Brain,您辛苦啦!


    关注 乐游成长营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