撒哈拉的风花雪月

 

我偏爱白色的沙漠...

才不会因为关注就爱你
NO.3




温柔的沙丘不断地铺展到视线所能及的极限,就像一个巨大的沉睡女人的胴体,好似还带着轻微的呼吸在起伏着,那么安详沉静又深厚的美丽真是令人近乎疼痛的感动着。

------《撒哈拉的故事》
我们要飞到那遥远地方
看一看这世界并非那么凄凉
----《张三的歌》  


撒哈拉的风花雪月
又读了一遍《撒哈拉的故事》,快要溢出来的喜欢与欢喜,一如当初。深深惊叹于三毛“风花雪月”的能力。所到之处,皆为天堂。

书中言:白色的沙漠好似阳光下细致的雪景,散发着钻石的光芒!光是想想,都美得令人窒息与颤抖。

这是一场命中注定的邂逅。多年前的一个下午,一本《国家地理》,一篇撒哈拉的介绍,勾起了三毛前世的浓浓乡愁,或是冲动,或是果敢,或是倔强,她把自己毫无保留地交给了那一片陌生的大地。一往情深的荷西也随之而去。

风沙起伏,孕育着爱情。

痴情的荷西,赢得了三毛的心。

荒漠的见证下 ,他们,结婚了。

一无所有的沙漠里,他们赤手空拳,白手成家。喏,颇有些罗曼蒂克的意味。荷西徒手用棺材木做的家具,垃圾桶里淘的汽车外胎做的红布坐垫,一丛怒放的野地荆棘插在深绿色大水瓶中,沧桑诗意,悠悠于心。一沙一石,一草一木,均为珍宝。那骆驼头骨做的风灯,半夜里上总督家偷的绿藤植物,撒哈拉威老人活灵活现的石刻,是沙漠里最华丽的装饰。他们的家,俨然已成了一个真正艺术的宫殿。于是荷西的同事们放假了,总也不厌其烦地跑来坐上一整天。谈天说地,快活潇洒!原来吼,“大冰的小屋”在那时已有了原型,不忌讳地吃喝,不拘泥地表达,不造作的交流,一口冰汽水刺入喉咙,恣意徜徉于那陌生的国度。

有首歌怎么唱来着:来啊!快活啊!反正有大把时光!来啊!流浪啊!反正有大把方向!

即为最好的注解。

遥远的撒哈拉盛产别样的乐趣。

三毛这枚外来生人,曾打着悬壶济世的旗号,买弄她拙劣的医术;也曾在旅途中被海市蜃楼迷了眼,与荷西命悬一线;还曾特意从阿雍小镇到大西洋海岸偷看撒哈拉威女人洗澡(尊的可以偷看么?那请给我来一打余文乐!哈哈哈……)生活不止,乐趣不断。她大着胆,一鼓作气在广袤的沙漠里考了驾照;带着相机被愚昧的当地人认为是“收魂大师”;开车免费搭载路边奄奄一息的沙漠人,这些经历,简直就像开了挂的vip限量版回忆,点点滴滴,熠熠生辉。也难怪那么多人把“做一个有趣的人”当成信条,趣味啊,真真是欣喜的源泉呀~

当然,撒哈拉也不止盛产乐趣。

就像有爱必有憎,有情必有恨,有欢喜必有痛心。

三毛与荷西曾眼睁睁看着十岁的姑娘为了聘礼强行出嫁,生硬地被夺取初夜,在那一声惊天动地的惨叫之后,她开始怀疑行走在撒哈拉的意义;也发现愚昧的撒哈拉威人贩卖善良温厚的奴隶,除了难过也无能为力;更是亲历了政治上对撒哈拉领地的争夺而引起的惨烈的斗争与屠杀。

然而,暴风雨过后均归于平静,就像沙漠里热浪翻腾过后,细沙仍淌于无垠,一切都被这片土地包容了。抑或是,正在包容着。

一切袒露的都是单纯的生命的喜悦与爱憎。

因为真实,所以动人。

流水账似的手法好像并不太高明,不必介怀啊,抽个空看看《撒哈拉的故事》吧。如果还入得了眼,请回来给我个大大的涌抱啊~

还想说一句。

那时啊,荷西还在。
晚安,念着雨声。


这儿有

盛放的荼蘼和温柔的巨兽


    关注 哗啦啦啦啦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