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教育家阅读实验教室】优秀主持人——张长梅

 

【乡村教育家阅读实验教室】优秀主持人——张长梅安放生命的四季新沂市新安小学张长梅当上一年春风吹绿堤岸...







【乡村教育家阅读实验教室】优秀主持人——张长梅

安放生命的四季
新沂市新安小学    张长梅


当上一年春风吹绿堤岸杨柳的时候,还觉得一年的日子是那样多,像握在手中的沙子,一使劲儿就会溢出来。

真的到了这一年的彼岸,才发现岁月如光影般悄然滑落,又一年冬去春来,枝头的桃花已然不是去年的那一朵,四季的风霜改变了哪一朵的容颜?
有春如兰
春的记忆自然少不了“春之童话”课程如细雨般的滋养。课程的初始,心中有百般怀疑,有必要将时间浪费在浅显的虚构的故事中吗?

最喜欢安房直子的故事,”安房直子善于把现实空间和幻想空间编织得天衣无缝,用幻想的故事映照真实的人生;安房直子的作品常见的主题是孤独、温情、怀念和爱。作家用独特的艺术语言和表现方式在探讨一个命题;人究竟是什么?”

研修童话课程,让我重新认识童话。童话不只是讲给孩子听的故事,也是成人讲给自己听的故事,是每一个成年人心底深处永不凋谢的花田。

兼职了一个班的音乐,音乐课上教孩子们唱《小王子》,孩子们唱得摇头摆尾,萎靡不振。于是,关掉音乐,开始讲述小王子的故事,听到小王子竟然用小火山热早点,孩子们发出新奇的笑声,听到小王子一天看了四十三次落日,孩子们的目光也似乎有些忧愁。再次走进教室,孩子们叽叽喳喳说:“老师,我买过《小王子》看了!”“老师,今天再给我们讲《小王子》吧。”

忙碌的成人世界可能会让你错过春日的一树树花开,晨曦里散步的小蜗牛,第一滴春雨坠入林间的欢笑……而童话总会让你想起,自己曾经是个孩子。童话如春,即使是忧伤的,也总让人心生希望。

数学课上也会有意无意搜寻一些数学童话,读给孩子们听,最调皮的孩子也会瞬间变身乖宝宝。数学中很多典型问题,学生屡做屡错,原因固然是没有理解题意,或题目稍难,但题目本身让学生没有很深刻的印象也是其中的原因之一。

把题目编进童话,故事中的人物设计为可爱的小兔大耳和小羊尖尖,经常在课前讲给学生听,节假日会利用QQ群和微信群发送带家长的手机上。系列数学童话故事,是孩子们的最爱,也得到了家长的欢迎,有的家长带领孩子加入了创编童话的行列,小兔大耳和小羊尖尖成了同学们最好的朋友。口头创作到书面创作,我和我的孩子们触摸了感性和理性的轮廓,深邃和浪漫了数学的维度,体味和提升了学习的甜度。

有很多时候,种子在不经意间被埋下。春风春雨,正是萌芽好时节。
有夏如荷
接手的班级是与平行班相比,是最乱的。班级中的中下等生比较多,一直不断进行改革,一个学期下来,头发操白了一把。周四早晨是晨会课,老生常谈,纪律、卫生、学习,学生早就听腻了,于是决定晨会课也要进行改革。

初夏时节,力赫妈妈一个受邀而来,为同学们现场讲解并制作奶茶的过程。

她先拿了一个透明的大杯子问:“这是什么颜色?”孩子们异口同声:“白色的。”

紧接着她又倒进一些开水:“阿姨倒进了什么?”“水!”“现在我放进几个茶包,看,水的颜色发生了什么变化?”“变红了!”孩子们惊叹起来。

“对,看,水的颜色变得晶莹透亮,成了很漂亮的红色。现在把杯子放在一边,过一会儿香味会更浓郁。现在我要制作原味奶茶,现在杯子里放四平勺奶精,倒进开水,现在再放20克果糖,没有果糖也可以用白糖或蜂蜜代替,再用一个长柄勺子搅拌一下就可以了。”一杯散发着奶香的奶茶就摆在了大家的面前。

下课铃声响了,没有人去理会。上课铃声响了,大家依然伸着头专注的看,语文老师抱着书本站在门口兴致盎然的观摩,示意我继续。

奶茶制作课程空前成功,学生情绪高涨,家长热心参与,我,乐得清闲。后来的晨会课程更有了学生的参与,每周五个值日班长轮流总结,总结前他们会碰头开个小会,把表现好的和不好的归类记录,宣读后贴在班级后面的软木板上,以供大家参阅。每次下课后,都会围上一群孩子在纸上找自己的名字。

晨会课程,班级自治,培养了学生对班级的热爱和担当,搭建了家长与学校配合的桥梁。

同时,”夏之歌咏”古典诗歌课程,在这个热烈的夏吐蕊绽放,我们在平平仄仄的婉转优美中,无数次痴迷流连。每天的课前吟诵是必修课,每周一篇经典诗文,那些古老而珍重的文字如珠玑般散发着千年的光华,奔放豪迈的,恬淡高远的,疏淡浚洁的,清丽明朗的……明亮的教室中,一群眼神明亮的少年,与千年前的一轮明月,一涧清泉相遇,如同久别重逢。

每天捡拾的细碎流光中,我们熟记了大量的唐诗宋词,《三字经》《弟子规》《增广贤文》《诗经》等等,现在,黑板上写的是《岳阳楼记》。你一定不知道三年级的孩子读初三的古文是什么样子,或许你认为他们怎么会读懂,那是你没看见他们读时那肃然恭敬的神情,和初三的学生应试而读的模样截然不同。只需用心的读,反复的读,孩子们自然有自己的理解。

“绿树浓荫夏日长”。隔着千年的风霜,穿越古典的季节,有清风明月,绿荫鸟鸣,更收获了与孩子共读的幸福和诗意的心情。
有秋如菊
九月,开始啃读《中国哲学简史》,跟随冯友兰走近先贤的哲思

十月,也开启了数学绘本课程。孩子对数学课外书的阅读较语文来说犹如冰山一角,籍数学绘本打开学生对数学阅读的大门,培养对数学学习的兴趣,让学生开始创造数学、发明数学。

十一长假是最好的绘本绘制时节,有足够的时间、心情和经历。

假期回来,每个班都收到了近三分之二的绘本作业,每个班有2——3名学的绘本作业,内容和插图都做到了完整的讲述了一个数学故事。

三(7)班胡栩桁借助《小蜗牛爬井》的经典问题,加入了心理活动,并虚构了一个配角——癞蛤蟆,绘制得图文并茂,堪称精品;马迪的《数蜡烛》,色彩鲜艳,简约不失华美,令人眼前一亮;谢明谏的《小猪》画得惟妙惟肖,小猪的尾巴神奇俏皮,童趣无比。

第一次的尝试,哪怕能收到一份尚能说得过去的作品,就已经心满意足,没想到一下子给了我几倍的惊喜,让我对数学绘本的推行有了更大的信心和勇气。孩子们的潜力是无穷的,想象是成人不可比拟的。我相信,我们的绘本制作一定会落地生根,粲然成花,硕果累累。

我们的第二次绘本作业较第一次有了很大的提高,大部分孩子可以讲述一个完整的数学故事,配之以相应的插图。之后又相继做了几次绘本作业,暴露出一些问题。首先家长不太支持,认为孩子画了几个小时画几幅画,实在是浪费时间。其次是,对部分学生来说,的确有负担。

绘本的尝试,让我们看到了数学发展的可能性,也让我们考虑到实际困难。数学绘本的教学一定还会继续,以后更多倾向于阅读发展,绘制偶尔为之。
有冬如梅
怎样才能让学生的数学学习形成反思,有更多的反刍呢?吴正宪老师曾经对学生写数学小日记有过长时间的尝试和研究。学习没有过时之说,常规的学习让学生对数学的感觉趋于平淡,小日记或许能换起学生深刻的思考呢?

初冬后,开始了我们的小日记之旅。第一次内容的选择很关键,学生有话可说,有话想说,才会是一个良好的开端。

三年级初次接触分数,学生的感觉是成人无法想象的,因此我选择这部分内容为第一次数学小日记的内容。当天晚上,家长Q群炸开了锅,很多家长询问,数学日记该怎样写。看来,难到的不仅仅是孩子。

尽管有诸多疑惑,第二天还是收到了大部分孩子的日记。对于没交的孩子也没有批评,这些尝试,还是以鼓励为主,旨在兴趣,如果本末倒置则会得不偿失。

孩子们的讲述果然是多姿多彩的,在孩子们的笔下,分数是伟大的,是神奇的,是有趣的,甚至是麻烦的。数学小论文展现了学生最朴素的认识和思考,有疑问,又反思,孩子们在写的过程中回顾知识的形成过程,形成自己的思考,构建自己的知识体系,对学生还说,无疑是一场独自独特的数学之旅,有困惑,更有收获。

陆续写了几次数学小日记,学生的记录越来越好,有思考有插图,摒弃了绘本的华美费时,回归了数学的本真和质朴。

有了数学小日记和数学绘本的介入,数学的天空似乎开阔了许多,一些家长说孩子现在觉得数学很有趣。以后的数学学习,还会加入更多的新元素,如数学童话、数学步道、数学戏剧等。
花开四季
春天,走进童话,如兰的气息,弥久氤氲;夏天,与诗歌结缘,如荷的风姿,韵致天成;秋天,携手哲学,如菊的淡然,从容如水;冬天,书写光影流年,如梅的凌寒绽放,卓然无双。

我的梦想是在一年又一年的四季繁花中,教育教学和阅读、书写自由的舞蹈。

爱上一句话:人要有梦想。万一实现了呢?

你说呢?



作者介绍】

张长梅,新沂市新安小学数学教师。徐州市德育先进个人、新沂市教学先进个人、新沂市学科带头人、新沂市”学生最喜爱的老师”、徐州市教师个人课题优秀主持人,在《师道》、《教师博览》、《班主任之友》、《小学数学通讯》等杂志发表教育教学论文数十篇。

爱一切美好的事物,美丽的文字。人生有许多邂逅,删繁就简也罢,若即若离也罢,总是钟情于流过的青莲般纯净光阴。半掩的轩窗下,马陵的古道旁,一轮朗月,一剪诗韵,总会与最美的自己不期然相遇。爱上现在的自己,才会走进自己的心底。

【主编的话.写给美梅】

本可以靠颜值,却偏偏靠才华,说的就是美梅。

从乡村教育家最初的活动开始,她便默默地随行。起初,她在一个角落里,微笑的听。后来,她拿起笔开始记录,竟然第一篇就发了《素质教育大参考》的卷首语,紧接着《师道》、《教师博览》纷纷传来好消息。很多人诧异她的突然爆发,只有我知道,这个姑娘有这样的才华和能力。

她参加了乡村教育家的演讲比赛,自然、真实,像溪水般清澈灵秀,获得了一等奖第一名;她获得每一年乡村教育家征文的特等奖;她自编自唱的越剧小调《登黄鹤楼》婉转清丽,让人惊艳;她成了乡村教育家每次活动中一道不可缺少的风景线……

这个姑娘的文字让人惊叹,身上似乎有诸多的可能,夺去了太多语文老师的光华。

她还让诗歌、童话、阅读,甚至是戏剧走进数学,她把乡村教育家读书会的课程与自己的教学机智相融合。

曾经,她是个不谙世事的小姑娘,摸鱼捉虾,上墙爬树。摸来的鱼虾,她会放在罐头瓶子里,再采一把野花插上;爬树捉来的蝉,只为放在窗前听那一声声鸣叫。

曾经,她会赖在我的房间里,一人占一个角儿,各自看各自的书,任日光爬上屋顶,爬上窗棂,只剩一抹霞光,满室柔和的朦胧,她像兔子一样弹起来奔回家。

曾经,我们在田野的小路上伴着夕阳散步,路边开满美丽的花朵,春天会有粉红纯美的蔷薇,夏天会有逶迤缠绵的牵牛,秋天会有蓝色优雅的雏菊,冬天有整个沉默的旷野。

简单,纯净,向往美好,热爱生命,让她生命的四季开满了繁花。

亲爱的美梅,心和容颜一样明丽的美梅,唯有祝福,唯愿如初安好。

——写于五月的星月夜

当菜鸟遇上”差班”时
张长梅


工作调动来到另一所学校,初来乍到,便被封了官:一个有着79人的班级主任。从未做过班主任的我此得偿夙愿,终于当上了这世界上最小的主任。

据说,这是一个”差班”;据说,班主任年年换,无人愿意继续挑战下去;据说,学生成绩比平行班级差一大截儿……

果然,第一天走进教室,横七竖八的桌椅,上蹿下跳的飞人,满地的垃圾,便坐实了种种传说。好吧,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让挑战的帷幕拉开吧!

首要任务是为班级中队命名,师生一番讨论后,决定命名为:雏菊中队。小小的雏菊大多生于野外,长在阳光下,天真烂漫,生命力顽强,代表着和平和希望。我们班的80朵雏菊约定,一定会用心绽放。
让改变从路队开始
每天放学的路队代表着各个班级的门面,让人郁闷的是,隔壁班的路队永远站得笔直,鸦雀无声,我们班的则三五成群,吵闹得如同一笼异常活泼的鸡鸭。

几次三番的说教效果甚微,我决定闭嘴,让事实说话。用手机悄悄录下放学时整个年级的路队景象,第二天放学前在班级内播放。从1班开始,整齐的队伍列列走过,孩子们扑闪着眼睛盯着画面,当看到熟悉的面孔时,热情瞬间被点燃,”XX,你看,这是你!”“哈哈,你在那儿!”孩子们一时间沉浸在找自己和找同学的快乐中。

录像看完了,孩子们的情绪还未稳定下来,对自己上了电视的快乐久久不能消散。我笑眯眯的等候,等候孩子们平静后的觉醒。

终于,教室中慢慢安静下来,大家开始冷静的揣测录像的用意。小班长率先发言:“我觉得我们班的路队走得太差了,不但没站齐,还有很多人在打闹讲话。”最乖的女孩顺子说:“别的班都站得很整齐,就我们班最乱,太难看了!”我看着几个最调皮的男生:“你们几个有什么要讲的吗?”小丁是最捣蛋的一个,看到自己在大屏幕中的疯狂,稍见羞涩,见我目光灼灼盯着他,终于下定决心:“老师,我今天一定好好站,不和同学打闹了。”“只有今天?”小丁挠挠头嘿嘿一笑:“我以后都会好好站路队的。”我看向经常和他打闹的几个”小兄弟”,几个人纷纷表示一定安分守己。

当天放学时,我站在一个显眼的地方,拿起手机继续录像。这一次,同学们安安静静的站好队,整整齐齐的从我身边走过,含笑的眼风纷纷掠过我手中的手机,我也心领神会的给每个同学一个特写,那小胸脯便愈发挺拔了。

再次在大屏幕上见到自己的时候,孩子们的热情与第一次有了本质的不同,他们满意于自己的改变,热心地找出不足。录像效果初见成效,终于让我送了一口气,良好的开始给了我信心和勇气

此后,手机的录像功能超前的被利用起来,小组值日、各种比赛,孩子们经常能在电视上看到自己的身影。每当我拿起手中的手机时,便如同春姑娘舞动衣袖般拂来一缕柔和的风,孩子们的言行也随之柔和起来。我期待着没有手机录像,大家依然会做到最好的自己那一天。
让责任心从劳动开始
如果说录像是一种柔和的促进的话,那么一个班集体的灵魂应该来源于每个成员的责任感、主人翁意识。几番斟酌,决定为每个人设定一个劳动小岗位,这是个简单易行易遵守的方法。

班会课上,大屏幕投影出各种劳动岗位共二十多个,每个岗位有组长和副组长两个职位,可由学生选举和本人自荐,竞选上组长和副组长后,可再自由挑选两名组员,同学们的热情空前高涨,尤其是一些调皮蛋们,更是把小手举得高高的,还有的直接举着手走到了我面前。经过一番热烈的自荐和选举,各种岗位责任人新鲜出炉了。

门窗玻璃:小组长:沈琪    副组长:马子秦  组员:叶旺    许天衣

走廊扶手:小组长:丁文琪  副组长:张俊文  组员:徐家斌  赵靖宇

走廊地面:小组长:蔡则旭  副组长:庄智博   组员:张诗琪 许妍妍

……

随即把劳动小岗位责任人表格填好,张贴在教室后面的软木板上,下课后孩子们围在表格周围,激烈的讨论个人的小岗位和职责。我在一旁偷笑,在选举的过程中,身为班主任擅用了职权,耍了点小手段,几乎把班级中的调皮蛋们都安排做了小组长或副组长。目的在于先奠定他们的地位,再在工作中增强自己的责任心,树立威信,相信调皮蛋们经过这一番”改造”,一定会有质的改变。

接下来的一天,班级的各种卫生工作井井有条,孩子们认真而积极。当然,在后来的日子中一定会有懈怠的时候,那么鼓励和表扬便需及时跟进。手机录像也经常展示孩子们一天的劳动成果,工作认真的孩子会在黑板报上的”闪亮的小星”中点名张贴表扬一周。

根据班级的状况,劳动岗位还会及时增加,如后来又增加了”噪音管理”等职务,管理员们还自制了写着”安静”二字的小木牌举着站在教室门口轮流站岗等等。

劳动小岗位的设立从根本上让每个孩子都有事情可做,并赋予了他们一份最可贵的责任心,有了责任心的班集体一定是一个积极的、向上的、健康的集体。这个传说中的差班用自己的努力一天天在变化,每一个变化都令人感动。
不是尾声的尾声
一个学期很快进入了尾声,在学生的素质报告单上详细列举了每一个孩子的进步,并提出新年的希望,还细心的为每一个孩子的评语都设计了彩色的背景图。男孩子的用蓝色、绿色、黄色等开朗阳光的图案和色调,女孩子用粉色、紫色、绯红一些可爱梦幻的颜色做底色,孩子们围在一起欣赏各自的评语和美丽的图案,上扬的嘴角和熠熠生辉的眼神让人忍不住从心底开出朵朵花来。

看着一张张可爱的笑脸,一幕幕画面在眼前闪现,,一个学期,四个月,有过深深的无助和挫败,也有过满满的成功和喜悦,心中五味杂陈,更多的是欣慰和欢喜。在一个菜鸟老班和一群调皮蛋的坚持下,我们终于摘下了”差班”的帽子。以后的日子将还会如此,眼泪和欢笑齐飞,辛苦与成功同在,岁月见证,我们每一天都如此努力的绽放!

 渡子若渡生
张长梅


在岁月的长河中撷取几朵小小的浪花,不经意的回忆不自觉地与教育相连。事事皆教育,时时可教学,教育教学本应该像呼吸一样自然,美好得让人向往。
生命的起源
大约5、6岁的光景,少年趴在我的怀中好奇地问:“我是哪里来的?”:我玩笑得用手在身上虚捏了一下:“就是在妈妈身上取一块东西,在爸爸身上取一块东西,放在一起,就有你了。”少年似懂非懂的”哦”了一声便不再问。

上四年级的时候,少年又问起这个问题,我一本正经的用起几年前的说辞,少年撇撇嘴,不屑一顾地说:“你以为我还是小孩儿啊,骗人!”说完就跑开了。

再过了几日,少年兴冲冲地拿了一本书回来:“我在图书室借了一本书,上面说得可仔细了!”原来少年并没有停止对生命的探索,求人不如求己,在图书室爷爷的帮助下,终于找到一本说明生命来源的漫画书。作者是韩国人,图画形象生动,运用拟人的口吻讲述,幽默感、趣味性、知识性集于一体,的确是一本很好的“说明书”。少年热情的翻开每一页,向“无知的”母亲介绍刚刚获取的新知识,迫不及待地分享自己的想法和思考。

学校教育连线:阅读是学生最应该做的事情,一个称职的教师应该把学生引向阅读的道路上,要让书籍成为孩子最好的朋友。名人传记可以让学生树立学习的榜样,知道没有艰辛的付出就不会有成功;文学作品瑞泽生命,净化灵魂,给人生以春风化雨的滋养;科普知识答疑解惑,建起通向科学的桥梁……每一本好书都犹如一个好老师,无声的指引学生前进的方向。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阅读便如同利器,可以斩断道路上的荆棘。有些事情如果不能直接给出答案,一定记住最好的方法——阅读。思维向来不是一蹴而就的东西,没有时间的捶打,阅读的积累,便没有其深邃、长远的发展。教育是慢的艺术,“知识不是从教师的头脑灌输到学生的头脑里”,教育需要唤醒学生要主动学习的热情,主动阅读的欲望。有些问题需要学生思考一分钟,有的需要一小时、一天、一个月,有的则需要一年甚至更久,阅读是为了日后的顿悟。“士大夫三日不读书,则义理不交于胸中,便觉言语无味,面目可憎。”保持那阅读的“火花”永不熄灭,是最最重要的。
春天的心
十岁的少年在老宅的墙根下挖到了传说中的何首乌,大为惊喜,带回了县城,栽在小区花园一个极为隐蔽的地方。

我有点惊讶,“为什么在这儿?”他头都不抬,认真地理了理何首乌长长的茎,“栽在别的地方被小偷偷走了怎么办?”我大笑:“哪个傻瓜会来偷一棵小草?”他用鄙夷的眼神哀怨地看着我,用沉默折射他对我的深深不满。

我只得换一副诚恳的态度建议:“你看,这地方被大树盖在里面,连进来都不容易,浇水也不好浇,又见不到太阳,没有光合作用,植物怎么生长?”科学爱好者也忽然醒悟了,唉,感情一时蒙蔽了小科学家的头脑啊,悲哀。于是乎,他又“吭哧吭哧”把栽得深深的何首乌挖出来,转移到一个开阔地,可以充分享受日照、可供随时观察和照料的地方。

第一个星期他每天都要去看一看,浇一些水。几天之后,他垂头丧气,极为苦恼地说:“何首乌要死了。”我一看,何首乌的脑袋耷得和他一样低,蔫头蔫脑的。我安慰他:“这是植物的还阳期,刚移栽过来还不适应环境呢,没关系,等过一段时间就好了。“

接下来的几天,他有点不想看了,可能不忍心见到何首乌那没精打采的样子。忽有一日傍晚,他兴奋地跑来告诉我:“何首乌活过来了!“兴奋的眼睛闪着明亮的光,照亮了渐渐没入夜色的天空。

每过一段时间他就会像报告何首乌的变化,有时候会兴奋的说又长了一片新叶子了,有时候会苦恼的的说,生虫子了怎么办,又有一日,极度兴奋的拉我去看,何首乌现在长得可高了!

我和他赶到小花园一看,不过就长了那么一截而已,哪里是“可高了”?我无语地望了望天,看到旁边长得郁郁葱葱的香樟树和高大挺拔的合欢树,又低头看了看瘦小的茎,再看了看满面喜色的少年,违心地说:“长得,可真高!”

秋风吹起来了,冬天也来了,何首乌翠绿的身躯逐渐转黄,最后,终于消散在风中。

少年可怜巴巴的站在那一小块土地旁,默默地祭奠。忽然,他抬头可怜巴巴的望着我,说:“老妈,它春天会发芽吧!”眼睛里有一丝执拗的希望。我温柔响亮地回答:“那当然,春天的时候它只会长得比以前更茂盛呢!,每一棵植物都有一颗春天的心!”少年顷刻间释然了,对着毫无踪影的何首乌说:“那我们春天再会吧。”

学校教育连线:现在的学校教育普遍缺少劳动,缺乏与自然的亲近。事实上自然在智育发展中有不可小觑的作用。教育教学是一项重要任务,”劳动以其鲜明表现出来的智慧的改造力量吸引着孩子”。学生在日益加重的学业中逐渐沉默,逐渐冷漠,越来越高的教学楼、越来越美丽的校园,在学生的眼中只是一种的空洞的存在,无法唤醒内心的热情。校长大小会总要求班主任约束好学生,保持校园的清洁,这种以班级扣分制的强制性制约,并没有让学生真正把学校当成自己的来爱护。

假如将规整的草坪划分给各班,栽下自己喜欢的植物,因为和自己相关联,便会主动去照料、看管,培养出强大的责任心,丰富的爱心。推己及人,别人的劳动成果自然也会爱护,内心油然而生出“自我教育”的想法和做法。这比苍白无力的说教要有用的多,是再生动鲜活的教材空对空的想象和讲述都无法达到的高度。

“儿童在课堂上要掌握的抽象真理和概括越多,这种脑力劳动越紧张,那么儿童就应当越经常地到知识的最初源泉——自然界里去,周围世界的形象的画面就应当越鲜明地印入他的意识里去。”

每个孩子都有一颗春天的心,它生气勃勃热情善良,应该在真正的自然中,温暖的阳光下,和煦的春风中,让它更富有活力和愿景,而不是在日益繁重的课业和钢筋水泥的包裹下,逐渐失去天性的律动。
白雪少年
新年的雪如约而至,我拉着十二岁的少年到河边看雪。少年不愿意,他情愿宅在家中看书。利用亲情攻势,终于哄得少年同行。

回来的路上,少年兴高采烈、飞快地说:“雪花一到手上就化了我就把胳膊抬起来等一会儿就落满了,雪花有的是六角形有的有尖尖的角像菊花你知道吗‘花瓣’卷曲着……雪跑得比我快我怎么都追不上它……”

我说:“雪花还有像菊花的?真是第一次听说呢。‘雪跑得比你快’这句话说得真可爱,要是把刚才说的记下来,以后每到下雪的时候拿可以欣赏了。”

少年的脸一下子垮了下来:“你别想!我是不会写的!”

“为什么?”

“你让我做点数学还行,我就是不喜欢写作文,我总是写不好!反正我就是不写,你别再做梦了!”

我沉默了,青春期的儿子,不再像儿时那样乖,想了一会儿才开口:“感觉自己写不好,其实就是因为写少了,写得越少就越怕,越怕就越不想写,时间长了,小困难就成大麻烦了。你想写几句就几句,好吗?”

可能我短暂的沉默让少年感觉到了自己的鲁莽和冲动,也可能是我的诚恳打动了少年,他勉强的、低低地“嗯”了一声。

果然就写了几句:“雪花是有形状的,我都仔细观察过,有最普通的六角形(他画了个类似的形状),有的是六边形(画了个六边形),甚至有的像极了菊花(画了一朵花的模样),可爱极了。被风一吹,雪漫天狂舞。我一心想超越雪的速度,谁知雪太快,每次都轻而易举的逃掉——雪跑得比我快。抬手想抓雪,一望手心,却只见一滩水迹。”

我看完后哭笑不得,明显没有刚才讲述的眉飞色舞,我拿过笔说:“我也写一些吧。”

写完后拿给正在看《鹿鼎记》的少年看,少年扔下了手中的书,故作倨傲地说:“那我就看看吧!”

“衣袖上落了一些雪花,有的雪花是六角形,带有尖尖的角,我居然发现到有菊花状的雪花,小小的,狭长的‘花瓣’微微卷曲着,晶莹剔透,精致极了,一朵朵‘菊花’开满了衣袖,开遍了大地,我似乎嗅到了那菊的芳香……

雪跑得比我快,我怎么都赶不上它的脚步。静静的站立,伸出双手,它又乖乖的轻轻地旋转着轻盈的身躯,落在我的手上,转眼间,就被我的热情融化了。”

少年禁不住读出声来,毫不吝啬自己的赞叹:“老妈,你写得可真好!”我说:“在以前,我也写不出来的。刚开始的时候就记录一些小事,感觉写得很困难,慢慢的,写得越来越好,你看,我现在都收到好几笔稿费了。妈妈正在努力做你最优秀的妈妈呢。”

少年点点头,他看到妈妈的小文章发表,每次都很喜悦,并送上一句夸奖的话。

“有勇气征服困难的人,征服自己的人,才是真正的男子汉。以后,有好玩的事情,我们就记下来,就像今天这样,你在上面写,我在下面写,好不好?”

少年愉快地答应:“好!”

学校教育连线:列宁说过:没有“人的感情”,就从来没有不可能有人对真理的追求。学生饱满的激情是学习的最好动力,学生的兴趣在于教师的培养,长期的坚持在于树立学习的信心、榜样的力量和成功的感受。没有了激情,学习的这条船就犹如没有了帆的,无法破浪远航。

因此,教师应该怀有爱心和耐心对待每一个孩子,有智慧的引导每一个孩子真心感受学习是一件美好的事,“让学习的愿望成为富有成效的积极情感”。培养认真学习的愿望,是一场大事,是现今学校中最该做的迫在眉睫的一件要事。我们要培养的应该是真正的有思想有能力的人才,而是为了追求分数造就的没有感情的机器。

教育教学不是一场场刻意的谈话,更不是一场场追逐分数的战役,它应该有饱满的热情,昂扬的姿态,深刻的思考,坚强的意志……它无时不在,无处不在,像暖春的嫩芽,盛夏的蝉鸣,金秋的田野,严冬的冰棱,树杪的清风,夜空的明月……本应该和教育教学相连,那天地万物本就该成就教育教学,成为学生最广阔的学习天地。

 

人间有味是清欢
张长梅


提起过年,就会想到祖母。祖母和母亲有些不和,过年的时候会放下一切芥蒂,祖母在灶前烧火,母亲系上长到脚腕的围裙,炸好吃的萝卜丸子、豆腐驼子。

我和弟弟妹妹在院子里玩,隔一会儿就会飞进厨房,祖母会挑上一个小的塞到我们的嘴里,小丸子特别好吃,炸得酥酥脆脆的,有时候丸子太热,会烫得嘴巴撅得老长,”呼呼”的把丸子从一个腮帮儿滚到另一个腮帮儿,一会儿这个腮帮鼓起一个丸子状的包,一会儿那个腮帮鼓起一个包。这个时候祖母和母亲的脸上会难得默契的露出一样的笑容。灶火红通通的,火苗儿舔着灶台,每个人的脸上也都被映得红通通的,热乎乎的。

运气好的年头,会有杂耍班子或戏班子来表演。表演前,班子里的人会敲着锣从街西头敲到街东头,不一会儿,敲锣的后面会跟着一堆萝卜头,其实也看不到什么,就是跟着敲锣的来回转悠,但萝卜头队伍就是越来越壮大,敲锣的各个方位都有萝卜头们上蹿下跳的身影。

表演的场地一般都在一个固定的场地,还没开场,大家就里里外外围的水泄不通,最里边的人屁股下塞把稻草席地而坐,考究点的会坐个小马扎。我从小就羡慕有马扎的小伙伴,方便极了,两边一对,就折了起来,拿在手里看表演还是看啥的特别牛,不像我们家爸爸自己做的木头板凳,中间也不像马扎中间的网兜那样软乎乎的,晃悠悠的。

有时候,年底会包一场电影看,早晨天还没亮的时候,生产队的大喇叭就开始叫唤了:“今天晚上XX点在XX场地放XX电影,希望广大社员前去观看。”让我很奇怪的是喇叭里说话的人是个结巴,每次都要花上别人两倍的时间说同样的话。每次在街上遇到这个生产队的会计,都会端详他一会儿,心里面得寻思下想了无数次的问题,生产队长为什么如此青睐这个结巴来广播?

再后来,我好像明白了,生产队有生产队长和会计两个干部,总不能叫生产队长这样大的官儿来广播吧,在孩子们的眼中,生产队长就是最大的官儿。我弟弟小时候就有个伟大的理想,长大以后就当生产队长。

结巴会计广播的后遗症就是,每次凌晨广播,被他吵醒的人都会学着他结结巴巴的说上一句,遇上调皮的孩子还会当他的面结巴一句就跑,会计每次都本着脸佯装追上两步。或许,结巴是他的心病,太影响一个会计的尊严了,因此,记忆中的会计总是阴着脸。

好吃的好玩的是记忆中过年时最绚烂的颜色,就像那些五彩斑斓发着亮光的水果糖的糖纸一样,充斥着整个年关。

家乡有个风俗,叫接姑娘,大年初一一般都是到处拜拜年玩一玩,初二的时候要把家中出嫁的姑娘接到家中来聚一聚的。

姑姑家在距离我们家大约1千米的地方,每年大年初二的时候都去邀请姑姑到我们家,我和弟弟妹妹最害怕的就是到姑姑家接她,1千米的距离对小孩子来说虽然不算太远,但让我们抗拒的原因是,姑姑每次得我们最少接三遍,才会移步起驾。

遇到大雪的天气,我得走上三个来回,虽然下雪很好玩,但重复这件没意思的事情对小孩子来说太痛苦。妈妈每次都撇着嘴说,摆架子,爸爸总是笑笑不出声儿。妈妈只能爱莫能助的看着我,我又得撅着嘴再去一遍。

到姑姑家的这段路在我的童年中被无限的拉长了,有几颗杨树,几棵榆树都数得很清楚。路边还有一条小溪,冬天会结冰,这是路途中唯一的乐趣,间或的会有平滑的冰面,就可以滑几步。有时候,会看到冰层下小水洼里会有小鱼在摆尾,一边走一边想,小鱼怎么不怕冷呢,都结冰了它怎么还能这么欢快呢?

从早晨开始去接姑姑,姑姑都是午后带着她的几个孙子孙女才能款款而至。只要一到,我们家的小院儿就开始欢腾起来,因为爸爸早早到银行换了崭新的一沓钱,得等姑姑到才能发压岁钱。

每次,我都坏心眼的想,姑姑家的孙子孙女太多了,他们领的钱比我和弟弟妹妹的都多,要不然,我们就可以多些了。每人一张崭新的钱一年年从几角长到几元,最后涨到十元的时候,就再也没涨过。

我想,可能是姑姑家的孩子太多了,爸爸没有那么多的钱。我最小的表姐是七姐,大表哥的年龄和爸爸差不多大,表哥表姐家都分别生了二到三个娃儿,比我小不了多少。他们都是换班儿到爸爸那儿领压岁钱。小时候的我一直很担心,我们家的钱都被他们领去了。姑姑是不给我们压岁钱的,或许他们家的孩子太多了,钱都被花完了。

后来,祖母去世了,过年的时候,姑姑只要接一次,她就会来了。再后来,我结婚了,离开我们家的小院子,过年接的姑娘就成接我了。

第一年,妈妈说,叫你弟去接你。干嘛要接呀,说着就飞快跑去了,还自告奋勇,要不要我去姑姑家接姑姑啊。妈说,打过电话了。哦,有了电话就不用人去了。

不知为什么,却很是怀念童年接姑姑的那条漫长的路,那条路上有我每年初二早晨走三遍的足迹,后来是妹妹,再后来是弟弟,再后来,有了电话。

陪伴那条路和小溪的人最多的,是我,路上厚厚的雪,小溪中或厚或薄的冰成了过年时最不可或缺的颜色。

再后来一次过年,我和姑姑两个”姑娘”都被接回来了,我给姑姑买了一双北京布鞋,姑姑高兴了许久,妈妈说,她经常和表姐们念叨这件事儿。

似乎明白了小时候爸爸为什么总是锲而不舍让我们一次又一次去接姑姑,爸爸就这一个姐姐,还相差了那么多的岁月,姑姑那样多的孩子,生活的困苦可想而知。他对姑姑的爱在我们那三遍的丈量中,从未销蚀过,每一遍没接到姑姑,都让他更心疼姑姑的脱不开身。姑姑的孙子们长大了,姑姑就好接多了,一个电话就能来了。

现在的年味儿不像记忆中那样重了,没有了那种热气腾腾、迫切的盼望,有着流年似水、时光易抛的别扭情结。

说着说着,一年又要过去了。杂耍班子和戏班子早不再来了,电影也不再露天放映了,智能手机随时能看,影院里有多个放映厅,同时会放映不同的电影。

家里大年初二的时候又要接姑娘了,去姑姑家的那条路变宽了,小溪也早就干涸,被填成了路面。

今年,我要带着儿子一起去姑姑家接姑娘。这样想着,心底流淌着清清浅浅的欢喜,就像记忆中的那条小溪。




    关注 乡村教育家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