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动态]天宫大戏即将上演

 

首个“中国航天日”之际,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也举办座谈会,介绍了中国天宫空间站未来的发展和实施规划。...

适度,先进,平衡
国际空间站性能虽好但投入已经超过1000亿美元,已是空前绝后。我国还是一个发展中国家,能向载人航天投入的资金有限,空间站建设必须量力而行,这也构成了空间站的设计思路:首先,空间站具有发展潜力但更要规模适度,控制总投资规模;其次,要在掌握大型空间站建造和运营能力的同时,使用更先进的航天技术;最后,要注重应用效益和经济性的平衡。

天宫v1.0
2010年9月25日中国正式批准了921载人航天工程的载人空间站工程,计划到2020年左右建成近地轨道载人空间站,使我国成为独立掌握载人空间站技术的国家,具备在近地轨道上进行长期科学技术试验和综合利用太空资源的能力。

我国将通过载人空间站的建设和运营,突破和掌握大型航天器的组装建造技术,具备支持大型航天器长期稳定飞行的运营管理和维护能力,这不仅提高了我国航天技术的总体水平,还将带动相关行业的进步。载人空间站还将作为我国在近地轨道上的国家实验室,开展空间科学和技术试验与应用。

早期的天宫空间站带有浓厚的俄制风格,尤其是核心舱几乎就是和平号DOS-7的翻版。

天宫v2.0
2012年公开展出的空间站模型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最引人注目的就是实验舱I和实验舱II两端巨大的柔性太阳翼,以及实验舱II上敞开的望远镜舱段,核心舱的太阳翼也改为柔性设计。实验舱两侧的大型太阳翼不仅是风格上跟随国际空间站的大型先进太阳翼,更能为我国的空间站提供充足的能源。

2013年10月31日,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正式将载人空间站命名为天宫,货运飞船命名为天舟,核心舱命名为天和,实验舱I命名为问天,实验舱II命名为巡天。按照计划2018年发射天和号核心舱,随后分别发射实验舱I和实验舱II,最终建成基本构型三舱空间站,它只需要3次长征五号B的发射,体现了我国空间站设计中规模适度的原则。

天宫v3.0
今年为了庆祝首个“中国航天日”,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联合中国卫星导航系统管理办公室举办座谈会,总设计师周建平在会上介绍了我国载人空间站工程的最新情况。

天和核心舱配备了实验载荷空间和完善的生保环控系统,支持航天员的长期工作和生活。



天宫最大的变化是光学舱成为独立的巡天天文望远镜,它拥有对接和在轨维护能力。



问天号实验舱是最主要的舱内实验场所,拥有最多的通用科研载荷空间。



梦天号加长了增压工作舱,而多功能实验舱的货物气闸舱更是匠心独具。

更重要的在这里
2016年6月中国将首次发射长征七号运载火箭,它是我国研制的新一代中型运载火箭,可将最大重量将近14吨的天舟飞船送入200公里X400公里的近地轨道,长征七号火箭将主要用于发射天舟系列飞船。

2016年9月中国将发射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进行一系列空间科学试验;2016年10月,中国将发射“神舟”十一号载人飞船,与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进行对接,进行30天的航天员中期驻留试验。

这几次任务直接关系到天宫的建设,大家多多关注。



(本文根据腾讯科技等网络资料进行整理)



航天视界
hangtianshijie

本平台专注于信息领域的科技创新,分享科技创新文章,以航天人的视角看科技前沿动态,致力于创新推动中国航天发展。

如果您有科技创新类原创作品,欢迎赐稿发表,也可推荐相关文章至【航天视界】,与大家分享,让我们共同为航天创新贡献力量。


    关注 航天视界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