潇湘文学:2016潇湘笔会暨神美湘江源文艺采风作品选载之四

 

从上古的舜帝与二妃,到楚辞中的湘君、湘夫人;从米芾的潇湘烟雨,到《红楼梦》里的潇湘馆、“湘江旧迹”,这条河给了人们多少神秘的想象和美丽的向往。...








写意湘江源
潇湘倦客


如果说烟波浩淼的八百里洞庭是湘水之尾,那么瑶山深处的板塘就是湘水之源了。那清冽飞动的山泉,那遗世独立的巨木,那孤芳寂寞的野花,那摇曳多情的泪竹,还有那如天籁般的虫吟鸟唱,由不得人不时时想起,时时牵挂。

象一场美丽的约会总有波折一样,去湘江源你得忍受简易盘山公路颠簸劳累之辛苦和临深履险之惊吓,自然,也少不了会有山重水复、柳暗花明之会心。



路越上越高,越去越远,仿佛到了白云生处。“落叶人何在,寒云路几层?”、“木末芙蓉花,山中发红萼,涧户寂无人,纷纷开且落”。你会无端地想起这些寂寥的句子。路上没有行人,放眼没有人家,你的心变得空落,像无所依傍,却又满含期待。

你的眼睛没有让你失望,在云山之巅,穿过一座旧牌坊,眼前是薄雾笼着的一湖碧水,一只竹排随意横着。这就是用水的落差深刻影响着蓝山人生产生活的高塘坪水库。往右,层峦叠嶂中,在云雾中隐约的,就是雄奇险峻,令徐霞客留连称赞的九疑主峰三分石;往左,就是湘水之源——板塘。

板塘非塘,只是最近筑坝蓄水,成为板塘水库,是蓝山近年最大的水电工程,以弥补高塘坪电站受丰枯影响的先天不足。板塘水库所蓄之水,就是潇水。这是无需打广告做策划就闻名全国的著名河流,其源头应该就在板塘附近的某一个山谷。



板塘水库之水,澄碧如同一块温润的玉。而板塘山涧之水,空灵如同一支曼妙的曲。在水库的尽头,沿着山路往上走,身边是密密的树,象走在一个黛绿的隧道里,连空气都是绿的、湿的。身边有淙淙的水声,却看不到水。你听见鸟鸣,象沾着露水,格外清脆。转一道弯,你眼前会一亮,那一注轻灵的碧波,纯净得会让你的心一疼。古人有多少妙句,“清泉石上流”、“泉声咽危石”,都不够用了。李清照的词集叫《漱玉词》,眼前景色,正好用“漱玉”来形容。

在这里,你的眼睛遭遇的是一场色彩的盛宴。首先是树,一棵,一丛,一片,乃至满眼都是。树哪里都有,但这儿的树不一样。这不是速生丰产林,不是经济林,这是原始次生林,是独自在这儿逍遥自在生长了几十年上百年的各种野生树木。每一棵搬到城里的公园都足以笑傲群伦,惊艳传奇。但她们不去,她们选择这里,与高山流水为伴,与野鹤闲云为友,她们的绝代风华,你不来是绝难领略的。

各种形状的树,直的,斜的;各种颜色的花,红的,黄的;各种植物的香,浓的,淡的,逼你的眼,揪你的心。你感到自己醉了,醉眼迷离中,却仍贪婪地想要攫住一切,藏进心里。你遗憾自己不会作画,不会写诗,却抑制不住有写诗的冲动,作画的激情,王维诗的意境,米芾手卷的画面,在你心头一一闪过。
竹是不用说了,凤尾森森,龙吟细细,如同进了潇湘馆。这里是竹的海洋,荆竹、毛竹、方竹、泪竹……对,泪竹,又叫斑竹、湘妃竹。据晋张华《博物志》记载:“尧之女,舜之二妃,曰:湘夫人。帝崩,二妃啼,以涕挥竹,竹尽斑。”《述异记》云:“舜南巡,葬于苍梧,尧二女娥皇、女英泪下沾竹,久悉为之斑,亦名湘妃竹”。历代文人雅士对此多有题咏,唐人高骈曾写有《湘浦曲》:“虞帝南巡去不还,二妃幽怨水云间。当时垂泪知多少,直到如今竹尚斑。”刘禹锡也写过“斑竹枝,斑竹枝,泪痕点点寄相思,楚客欲听瑶瑟怨,潇湘深夜月明时”。

湘江源头,正是斑竹的主产地。掌纹斑和泪痕斑,这里都有。据说在九疑山,反而难觅斑竹芳踪。从生物学角度来讲,这里具备形成斑竹的最佳条件。因为据专家介绍,竹上的斑点,其实是一种真菌,适宜在高海拔的潮湿环境中生长,须在竹干上寄生多年方能形成斑痕。因此,在这里形成大片的斑竹区,也就不足为奇。而遗憾的是,作为一种珍稀的、独特的、有着优美传说、极具欣赏价值和市场价值的斑竹,却与其他竹子一样,被成捆的堆在路边,等着运出山外,钉成竹板,成为建筑工地的踩踏之物。真有焚琴煮鹤,暴殓天物之感。

我期待有一天,人们徜徉于斑竹林里,让纯净的诗意随水流淌,使斑竹与湘江源一样名动天下。





备注:图片来自往期内容。

一脉湘水

点赞是一种鼓励,分享是最好的支持。

讲永州故事,说永州文化,传永州精神,展永州形象,尽在一脉湘水。

联系电话:0746-8662658

投稿邮箱:xiaoxiang819@126.com

总编QQ:25046746

公众微信号:yimaixiangshui

关注一脉湘水,关心永州文艺。一脉湘水,原创为主,让我们一起成长。




    关注 一脉湘水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