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这个时代的《归来》

 

《归来》扮演起一块试金石的角色,告诉我们:起码这样,是可以的。...



张艺谋的《归来》上映时,一直没能挤出时间去影院观赏。隔了很长一段时间,基本上网上见不到关于这部影片的争论了,我才一个人在乐视上看了正片。

一语双关,「归来」二字,即是代表剧中人物的归来,也是代表张艺谋回归「文艺」电影的归来。和近年的文艺片相比,《归来》是幸运的,至少在票房上是。但同时,它又是充满争议的。

很多人批评影片过于「软」,全片几乎没有什么正面说明那十年的主题,基本本靠侧面描写来唤起观众的共鸣。原著党似乎也不买账,指着小说,随随便便就能挑出几十处未能展现的深刻桥段。而感觉在张艺谋的商业大片上「吃过亏」的观众们,更是毫不买账,资深一点儿的影迷更是直接拿《活着》作为一尺标杆,怒其不争。

然而,我想问得一个问题是,假如《归来》不是现在这样,它能是什么样?

或者假设说,把我们普通人都知道其存在却又从未一睹真容的「你懂的」原因抛开 -- 尽管这是不可能的 -- 是不是,《归来》就能拍成另一幅模样?

我认为,即便这样,《归来》可能还是现在的模样。

印象中,去年互联网圈子还热炒着短视频概念,到了现而今,哪怕你下楼买瓶酱油都可以实时直播给无数用户 -- 当然了,你是有沟有颜的美女则效果更上层楼。现在地铁上刷朋友圈是必备功课,可几年前腾讯还「无预算封底无hc限制」得和新浪决战微博市场,再往前面说,还有人在辛勤耕耘着博客……

这就是我们的时代,这就是我们接收信息的方式:快速的、浅显的、碎片的。当然这方式也作用于电影。

人们不想再被说教,不想再看到冗长、深刻的批判。即便是想被震撼,可能也是希望看到砸了数亿美金的好莱坞特效,而不是一片血淋淋的事实。给每个人一个支点,但不必苛求每个人都翘起地球,因为也许他只想翘起一个段子。

这样好么?这样对么?虽然我认为这个问题无关乎好坏和对错,但如果让我选择一个答案,我会说:很好,很对。

因为这难道不是说明我们在一个市场化越来越完备的领域中,有充分的自由去选择接受哪些,去选择怎样接受,去选择如何表达么?我相信张艺谋同样是有选择得用一种亲情式的柔和视角来讲述整个故事,用一种那个年代的浪漫来充盈男女主角。大时代的背景则彻底融入远景,朦朦胧胧得像一座山立在那里。

在冲突迸发之际,笔锋一转;在矛盾爆发之时,声调一改,或许,不过瘾,但没关系,只要我们都知道,要说得东西还在那里,就可以了。你愿意拨开云雾,也可以一探究竟,你表示反感抵触,也没有丝毫的强求。但只需记住:山,还在那儿。

我们的所处的时代,它不会再有《活着》,《芙蓉镇》这样的影片,它偶尔404,甚至不能愉快地吐槽一台晚会;但它又能允许《归来》上映,书店里照常卖着《1984》这样的书籍。

如此奇妙的时代,它并不告诉你任何有形的边界,《归来》则同时扮演起一块试金石的角色,告诉我们:起码这样,是可以的。

不被遗忘,已经是我们这个时代里莫大的幸运。我欣慰于,还有人不愿意忘记,选择反思那个时代。

----写于某网的某50周年策划专题用实际行动告诉我们:这样,还不可以之际。


    关注 正点上映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