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必读!孩子成绩背后的秘密

 

家长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希望孩子考高分——但龙和凤也不是孩子自己说成就能成!家长应该怎么对待孩子的成绩呢?...



先看一段“似曾相识”的对话:



“你儿子这次考试怎么样啊?”

“甭提了!说出来都嫌丢人,我告诉他暑假一天也别想玩了,到辅导班补课去!你闺女呢?”

“我闺女挺争气的,每科都在95分以上,这不,刚去给她买了一部手机当奖励!”


怎么样,耳熟吗?每次随着期末成绩的公布,孩子的分数、排名都会成为家长七嘴八舌的话题。在中国,不重视孩子分数的家长几乎没有,但绝大部分家长,在对待孩子考试成绩的问题上却有失偏颇。无论考得好考得差,怎样处理才能给孩子积极的回应,帮助他在以后的学习中更好地发展?
中国家长为何格外重视分数?


家长狂热追求好成绩的背后,隐含着两个推理:

成绩好→好大学→好工作→好前途

成绩差→差大学(或上不了大学)→差工作(或失业)→没前途

为了证明这是个伪命题,不免又要“俗套”一番:


当然,这是两个有点极端的例子,也不是说成绩越差越有前途;但是,都什么时代了,还把分数和前途直接划等号,也太……“复古”了吧?

人与人之间确实是存在差异的。有的孩子擅长逻辑思维,有的孩子擅长形象思维,有的孩子对电子产品感兴趣,有的孩子对花花草草感兴趣,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独特的天赋,也不可避免有自己的短板。

如果孩子确实尽力了,在自己年龄段里应该知晓的知识也都具备了,家长再过分苛求孩子的分数,就不可避免会对孩子造成过剩的压力。试问,一个次次考第一,但没有周末、没有朋友、没有兴趣爱好、沉默寡言的孩子,真的是你想要的吗?在身体健康、心理阳光的前提下,家长再帮助和引导孩子争取更优秀的成绩,这才是对待分数的合理态度。
成绩与成长相比,成长永远是第一位的。


当你一味苛求孩子考高分的时候,你又是否研究过分数背后存在的问题呢?一项调查数据显示:80%的学生都不清楚自己在考试中真正存在的问题,85%的老师和家长对问题的原因也没有做到追根溯源。当你冲着孩子发脾气的时候,往往错过了帮他提分的最佳时机!家长应该怎么办?往下看!

1. 分析试卷,找出原因,拟定对策

丢分原因1:对基础知识、基础概念、基础原理的掌握不广、不深、不透。

解决对策1:对题目涉及的相关知识点认真复习巩固,真正理解透彻。

丢分原因2:对运用基础知识、基础概念解决综合问题的技巧不会、不熟。

解决对策2:从一道题上升到一类题,多做练习,熟练掌握这一类题型的答题方法和答题要领,真正融会贯通。

丢分原因3:审题不仔细、计算失误、考虑不周、碰到大题产生紧张畏惧心理等非智力因素。

解决对策3:有意识锻炼自己应试技巧和应试心理素质,保持平常心,养成答题完认真检查的好习惯。
2. 分析分数涨跌趋势

单科成绩:

把前后几次成绩纵向比较,还要与其他同学成绩横向比较,分析这门学科成绩的发展趋势:上升、下降还是振荡不定?如果孩子单科成绩下降幅度较大,家长要适时与孩子沟通,找到内在原因(有较大面积薄弱知识点、技能点)和外在原因(对该学科缺乏兴趣?临场发挥失当?和该科老师的关系?),适时激励孩子,而不是训斥孩子,防止孩子产生厌学情绪。

总体成绩:

把多次总体成绩进行比较,找到优势学科、弱势学科,制定保优强弱的策略,找到具体的提升空间。孩子的总体成绩剧烈下降,表明孩子学习不在状态,可能有外部原因令孩子分心。这时家长要沉着冷静,不要逼孩子,不要刺探孩子隐私,与孩子耐心、真诚交流,让孩子主动说出心理困惑,和他们共同面对成长的苦恼。
家长可使用码上学App作为孩子的学习管理工具。码上学可以为家长提供学生在校每次考试、测验、作业的诊断报告,利用大数据发现孩子学习的薄弱环节,帮助家长全面掌握孩子学情。同时码上学可以智能推送来自全国顶级教辅图书的巩固练习,帮孩子查漏补缺。

3. 客观分析孩子的智力因素

有的孩子成绩老是上不去,也有智力方面的原因。孩子智力的几个基本因素——观察力、记忆力、思维力、想象力这四方面的能力往往发展不平衡。有的孩子记忆力强而思维力弱,有的观察力强而记忆力弱。

从孩子实际出发,找出短板,进行专项训练(如孩子空间想象力差可以多玩拼图、积木等游戏,语言表达能力欠缺就让孩子多多大声朗诵)。在少年时期及早发现问题,可以帮助孩子未来智力全面发展。

4. 如何回应孩子考得好与不好?

A:孩子考得好

1. 给予孩子适当的物质奖励和精神奖励。好成绩意味着付出了努力,这种努力值得奖励。但奖励要在合理范围内,不宜用物质刺激来诱导孩子养成利益驱动的心理。

2. 帮助孩子进一步优化学习方法。问问看:同样的分数,和别的孩子相比,你的孩子是否牺牲了更多的课外时间呢?

B:孩子考得“差”

忌唠叨、讽刺、挖苦。有的家长望子成龙心切,分数不理想,怎么解气怎么说:“榆木疙瘩脑袋!”“一样的脑袋,你怎么就这么笨!”孩子都是有自尊心的,听到这些讽刺,往往会产生逆反心理。时间久了,就会内化为自己的东西:“我妈总骂我笨,我是够笨的。”

表面上看他们对父母的讽刺、挖苦无动于衷,其实这种内伤很难医治,儿童心理医生观察就发现,那些看起来无精打采、自卑内向的孩子,肯定是在否定批判的环境中长大的。

长此以往,孩子还会产生“抗药性”,这就是为什么很多家长说“我说什么他都不听”的原因。
总之,不管是在人生中,还是在考场上,当孩子遇到困难和挫折时,最需要的是家长的理解、接纳和帮助。回到最初那句话:不要因为追求成绩而影响了孩子的健康成长。孩子心智真正成长了,学习成绩的提高自然是水到渠成的事情。


长按二维码关注码上学官方微信账号,点击下方“阅读原文”下载码上学App——科技,让学习更美好!


    关注 码上学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