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梅味精破产启示录:味精企业真的已经走到终点了吗?

 

中国调味品行业第一自媒体。每日分享调味品行业资讯、经典案例、经营策略、品牌营销干货,帮助调味品从业者发展盈利...



中国调味品行业第一自媒体。每日分享调味品行业资讯、经典案例、经营策略、品牌营销干货,帮助调味品从业者发展盈利。中国有太多公众号,调味品微刊专注调味,专注才更专业!

红梅并不是第一家谢幕的味精企业。2013年6月,长江以南的味精企业几乎已经全面停产,即便是没有停产的企业,也面临着营业额锐减、毛利润呈现负值增长等现象。目前国内上市公司中以味精为主业的包括为梅花生物和莲花味精,前者今年上半年实现净利润1.32亿元,同比下降近40%,后者上半年亏损6197万元。莲花公司发布公告表示股东正筹划股权协议转让,股票于2014年10月23日开市起停牌。

老牌味精企业的破产、中小企业大面积停产以及味精大鳄的亏损和升级,所有现象都在表明,味精行业在发展道路上,遭遇了红灯路口。

味精为何盛极而衰?



味精,学名谷氨酸钠,于1909年被日本味之素(味の素)公司所发现并申请专利。上世纪80-90年代,味精开始在中国盛行。此后,味精企业走上了高速扩张的道路,盛极时期,甚至每个省级市场都有不止一家味精生产厂,全国味精企业至少有两百多家,也崛起了诸如莲花、梅花这样的大品牌。在竞争发展中,国内味精行业出现了四强,它们分别是阜丰、梅花、伊品和莲花,这四家企业的年产能总和接近200万吨,占全国味精产量的70%以上。

行业的高速发展带来的是过度扩张的泡沫。2013年开始,味精行业步入整合洗牌的转折点。中小企业大面积停产。

味精行业由巅峰状态急转直下,是有许多必然的原因导致的,大致分为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味精生产属于高能耗、高污染产业,还是食品工业中废水的排放大户,也是中国发酵工业的最大污染源。这些不环保的因素,使得国家对产业发展的政策由支持转向干预。

第二,市场选择多元化之后,消费者倾向于选择更加健康的产品。由于味精是属于基础调味料,也可以算是化工原料的提取物,因此无论从产品形态还是口感上,都很难有创新提升。不知从何时起,味精开始被冠以“不健康”的名号,味精吃多了会带来口干、掉发甚至老年痴呆等副作用,甚至味精已经被“妖魔化”。

第三,鸡精鲜味酱油、浓汤宝、复合调味料等新型调味品的出现,又不失时机地瓦解了味精的市场。家乐、太太乐等这样的外资企业介入,从市场投入和推广力度上都比味精产业大得多。面对鸡精“围城”,味精这些老将已经力不从心。

第四,味精出口的路也即将被堵上。日前一则新闻彰显了味精出口贸易形势的严峻——2014年9月23日,美国商务部公布终裁结果,认定中国和印尼输美味精存在倾销行为,将对相关企业征收反倾销税,该项终裁结果的出台给我国味精未来的出口蒙上了一丝阴影。根据数据显示,2013年的我国味精的出口量和出口金额分别为1.78万吨和2460.8亿美元。不到2万吨的总量对于我国200多万吨产能的味精来说不过是冰山一角,但美国已经开始遏制味精的流入。可见,味精想要靠出口来缓解国内供大于求的局面是没希望的。

最后,味精市场已经陷入一个被动发展的不良循环中。味精的生产成本逐年在提升,终端价格却迟迟无法提升——产品销量本来就在萎缩,如果再涨价,更卖不动。厂家很难通过促销提升销量,并且毛利率逐年递减,也没办法拿出太多的成本去做市场投入。经销商看到产品利润和走量都在降低时,更不可能增加投入,最多是不再代理这个品牌。一位经商十多年的调味品经销商说:“我代理莲花味精和梅花味精,曾经一个品牌一个月的销量都有几万箱以上,而现在一个月只有几十箱。我也计划逐步将这两个品牌停掉了。”

分岔路上的选择



味精行业的衰落虽然是大势所趋,但一位经销商告诉记者,海天每个月对于味精的需求量高达4000吨,老干妈的需求量也是上千吨。不论这些数字是否确切,至少调味品的生产加工企业对于味精还是有刚性需求的。

在采访中,记者发现企业也都实施了战略性转型,他们在面对发展阻力时,在岔路口做出了自己的选择。

1.不放弃家庭消费

阜丰集团之前主要产品做为原料类产品销售,经过早年的高速规模扩张后,阜丰近年来开始积极向终端渠道过渡,力图实现从行业品牌向消费者品牌过渡。

阜丰雄心勃勃进军家庭市场,在业内看来,却面临莲花、伊品、梅花等大型企业以及各区域强势品牌的竞争,要想切入零售市场,难度很大。

为了配合终端战略,阜丰很注重渠道的建设。集团营销总公司味精糖南方销售公司副总张洪军表示:“虽然近期高端餐饮受到宏观环境影响,但整体行业的增长率仍然较高,据行业数据显示,整个餐饮行业的增长还是比较明显,且此趋势会持续。因此未来我们的民用产品仍然会以餐饮及家庭消费为主销渠道。”

2.打破价格枷锁

河南莲花味精股份有限公司,继续把重点渠道聚焦到终端。面对消费市场不景气,莲花肩负起行业带头人的作用——升级产品,提升价格带。去年公司重点推出的10优味精,想要整改味精行业。

10优味精定位高端,原料选取来非转基因小麦,纯度高达99.6%以上,超过国家99标准,一包100g的产品终端售价大约为8元,比常规产品贵出3—4倍,只在深圳、江浙沪等地区的少量的中高端商超销售。从上市以来近大半年的销售情况来看,华东地区消费者已经接受了这款产品,续单不断。



除了高端产品,莲花新推出了芝麻油、料酒、复合调料等众多单品,这家向来以专注做味精著称的老牌企业,也开始希冀进军全系列厨房调味品。

当记者问及“为何味精企业的年报显示利润持续下滑”时,河南莲花味精股份有限公司的营销副总孟德瑞回应说:“我倒认为这才是回归理性的表现,因为之前味精的发展过于快,中小企业大量参与导致市场良莠不齐,产量虚高,并不是现在市场的毛利率在下降,而是之前的产能过于快,市场已经被拔苗助长了,但现在才是逐步正常的状态。”

3.走多元化发展之路

味精企业的多元化不仅仅是向更广义的调味品范围延伸,更根据自己的生产制造技术,向更广阔的制造行业发展。

阜丰的产业布局除了以黄原胶为代表的高科技发酵产业、以味精和鸡精为代表的调味品产业,另外还有金融、地产、矿业、医药产业。而张洪军也透露,公司计划还将涉足第三产业——医疗、养老和旅游地产等都在企业的调研范围内。

同样,目前另一巨头梅花的产业链涉及到工业、食品和医药等领域。有新闻爆出梅花已经出资收购谊远实业持有的大连汉信生物制药有限公司(下称“大连汉信”)100%股权,此次收购或将成为公司实质进军生物制药领域重要的第一步。

4.船小好掉头

区域型的中小味精企业的转型或许比上市公司更轻松,他们不需要考虑人力物力和生产线等因素,可以顺应时势改变。

武汉亚太调味食品有限公司的转型则是一个成功案例。亚太调味品公司过去的主要产品是大桥味精,后来恰逢太太乐进军中国市场,在鸡精的市场推广上大花功夫,公司借了太太乐的势头,顺势将主营产品调整为鸡精。如今,面对味精、鸡精总体市场份额都缩水时,公司又以9亿元的身价易主美国味好美公司,主营产品改为食醋。

上海美宝商贸有限公司的总经理姜袁芝告诉记者:“在我看来,亚太公司反倒是所有味精企业里面转型最成功的一个。因为企业盘子小,转型快,而且能够顺应市场环境的发展,所以他们到最后应该会是过得最滋润的企业。而那些国企或者上市企业,牵制太多。比如莲花,工厂都有几十个、工人都有上万人,生产线不是说改就能改的。”

无论如何,味精企业在逐渐回归常态的道路上或主动或被动的前进着,也推动着市场更加健康理性的发展,我们相信红梅味精不会是最后一个谢幕者,但我们更相信整个行业前行的道路,还很长很宽广。



来源:新食品评介


    关注 调味品微刊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