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角壹号潭天说地】平潭文化的传承和融合

 

世上只有一种真正的英雄主义,那就是认清生活真相之后,依然热爱生活。...

平潭文化的传承和融合
(一)


似乎文化人谈及或介绍当地文化,言必提本地具体的文化景观,比如某某有几千年的历史了之类的话语。那么,平潭有没有一些这样的可能拿出手的文化景观呢?答案是有的,真的有。

据笔者看来,但凡平潭文化人,若谈及平潭文化,一定绕不过壳丘头文化这个话题。其实壳丘头文化,就是一个遗址,全称是壳丘头文化遗址。这是一个新石器时代的文化遗址。这个新石器时代的文化遗址最初据称有7000多年的历史,但后来根据挖掘出来的器物测定为距今7000年——5000年,即使这样,壳丘头文化遗址仍然比号称“福建文明从这里开始”的昙石山文化遗址(距今5500-4000)要早1000多年。

其实,根据考古专家和学者的研究发现,以壳丘头遗址为代表的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存,在福建沿海一带都有发现,如闽侯县的溪头遗址下层和昙石山遗址下层底部、诏安县的腊洲山遗址等,后来,台湾大坌坑文化([bèn]坌)、金门县的富国墩遗址和金龟山遗址等,也都有相似的陶片发现。根据地层学研究成果,学术界把这一类型的文化遗存命名为“壳丘头文化”。

台湾的张光直教授认为,台湾岛和澎湖群岛上所有的“大坌坑文化”的遗址的校正年代都在距今5000-4000年之间,明显晚于平潭壳丘头遗址(距今6500-5500年),因此他推定“壳丘头文化”是“大坌坑文化”的源头或源头之一,并进一步推导出南岛语族最初的起源地是在大陆东南沿海。张光直的这一观点已被国际学术界所认同。厦门大学的吴春明教授认为,昙石山文化的主体是以宽沿圜底釜、直颈圜底罐、壶、圈足罐、豆等为代表的土著器物群,它们是从壳丘头文化直接继承下来的,而且在其后的昙石山上层、黄土仑文化中再次显现。同样,来自福州大学闽商文化研究院院长苏文菁更是认为,平潭壳丘头遗址代表着闽台地区新石器时代的早期文化,(这可以)从考古学和历史学角度进一步验证台湾与中国大陆是不可分割的一个整体,有着共同的文化起源和背景,大陆与台湾血脉相连,这使得平潭岛壳丘头遗址具有更深层次的文化内涵和政治意义,为大陆与台湾的进一步合作与发展提供了更加坚实的文化基础。


 
(二)
问题是,壳丘头文化遗址只是证明了在距今6000年左右,平潭这块土地曾经生活过这样的一个族群,但这个文化族群后来有没有在平潭继续延续呢?如果有,又是如何延续的呢?在原平潭县科技文体局主编的《平潭文物概览》中,我们可以找到若干蛛丝马迹。如北厝镇的祠堂后遗址(距今6000-5000年)、敖东镇的瓷园头遗址(距今6000-5500年)、平原镇的桃花寨山遗址(距今约5500年)、平原镇燎原村的井过安遗址(距今4000-3500年)、平原镇的西营遗址等,这些遗址和壳丘头遗址属同一类型。也就是说在距今6000—3000年左右,平潭这块土地上一直都有居民居住,而同时代的的台湾和昙石山也有着同样类型的文化遗址,那么是不是可以推断台湾和昙石山的古人类来自于壳丘头呢?壳丘头人为什么会不断向南向西迁徙呢?平潭君山顶遗址似乎可以给我们一个合理的推测。

君山顶遗址位于平潭县中楼乡君山南坡,1992年被发现,经考证为商周聚落址。大家知道,商周距今3000年左右,这几乎可以和后壳丘头文化时代对接得上,也就是说,从6000年前到3000年前,这一段时间,平潭岛都有人类在此繁衍生息。如果你去过位于平原镇南垄村东北部的壳丘头文化遗址,站在壳丘头文化遗址宽阔的田野,你就会看到对面的一座山,那座就是平潭海拔最高的山,君山。所以,我们可以大胆猜测,壳丘头遗址的原住民一些向南向西迁徙,一些留在了原来的地方,随着海水的上涨,海平面的上升,这些人最终搬到了君山顶,当然,这些君山顶的原住民不知道中原此时正在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这个时候,人类从原始社会向奴隶社会过渡了,而这个时候的壳丘头人,显然还是自由的原始人。当时的海水上涨或者海平面真的上升过吗?我们不得而知,包括我们也不知道当时的壳丘头人南移西迁的真正原因,但我们可以大胆推测。因为根据人类考古学资料,我们可以发现,第四纪冰期以后,距今约1万年以来的时期叫冰后期。此期气候仍有过多次低量级的冷暖波动,如距今4000-6000年期间曾出现的较明显的寒冷期,使全球冰川一度扩展前进,被称为新冰期。这个时候,气候变冷,逼迫一部分壳丘头人离开居住地,向东到达台湾岛,向西则达到昙石山甚至更为内陆的地区,而后,随着气候回暖,冰川解冻,海平面上升,一部分壳丘头人就搬到了君山顶等海拔高的地方居住。也许,这一段资料可以解释壳丘头先人为什么南移,为什么西迁,为什么搬到君山顶居住的原因。也可以解释当时从平潭的壳丘头到台湾岛是多么的可能。


(三)
商周之后,除了那些以及迁徙走的原住民之外,这些留下来和自然环境顽强做斗争的壳丘头人还有没有继续生存下去呢?根据平潭作家阿灿的著作《故土海坛》一书中描述,”白青乡的马鞍山、平原镇的半山、瓦窑山和蛇鼻山以及北厝镇湖东村出现文物年代距今4000-3000年,而在白青乡东占村天马山东南则出现了汉代聚落址……”如果说,这一描述属实的话,那就很好的弥补了商周到秦汉这一考古的断层,证明了从新石器时代到秦汉时期,平潭,这块土地上一直都有居民居住。而且这个时候的平潭居民,都是和壳丘头文化遗址的居民血脉相连的,都带有海洋文化浓烈的气息。

记得曾经在福建一个比较大的论坛上,看到一些地域之争的言论。某地人针对民国版《平潭县志》上记载的“平潭见于书,自唐为牧马地始”这句话,讥讽40万平潭人为流放人(放马人)的后代,是没有素质的。其实,被朝廷流放的人就没有素质吗?呵呵而已。也就是说即使平潭人是那些牧马人的后代,也未必就是没有素质的。素质有遗传和基因的因素,但更加重要的应该是个人或者群体后天的教育和学习情况的差异。此话题暂且不谈,回到唐朝时候的平潭状况中来,的确,相对于当时中原的文化和经济发展水平,平潭是落后,这一点毋庸置疑。明朝顾炎武的《天下群国利病书》也如此提到过海坛,“宋初,因海坛山故唐牧马,特设牧监,寻罢。听渔民杂耕,增兵守之。”



美国PBS电视台的发现外星生命纪录片指出,生命的存在和出现必须具备三个因素。能量、水、有机物。我们可以推测,地球上最早的人类是从海洋上来到陆地的。最初的人类生活习惯和生活环境必须依赖海洋。至于后来的农耕文明的出现则和地球后来的冰川时期的来临有关,但最初的人类文明则几乎一定是和海洋有着密切的关系的。所以,当血液里回响着大海的涛声的壳丘头人,遇上自给自足的农业文明的中原人,讲究是谁说服了谁呢?才有了现在40万平潭人这样的个性特征呢?

当落后的平潭原住民遇到带着先进农耕文化而来的北方移民,究竟会发生什么意样的事情呢?我只能说,平潭第一次真正的文化融合马上就要开始了。《平潭县志》记载了自五代开始,中原大规模向南方移民的史实。可以说,根据现在平潭人的族谱,现在40万的平潭人的祖先都可以追溯到两晋和唐末,而且几乎都指向河南的省的固始县。那么,我们的疑问是,原先在这片土地上繁衍生息的壳丘头人都去哪儿了?历史是沉默的,也是残酷的。我们不敢想象类似于欧洲人发现美洲对原住民那样的情况会不会发生,但是,可以肯定的是,当时一定有过类似的情况,但后来融合了,就好像现在的美国一样。这个时候,真正的平潭文化开始了,它是一种农耕文化和海洋文化的融合,后来的平潭人的个性和基因中,都不可避免的带上了这种融合的印记。开放和保守,追求自由和服从权威的个性品质自始至终跟随着平潭人。
(四)


语言既是一种文化,也是一门技术;既是一种线索,也是一种证据。英语单词“urn”(瓮、缸、壶、坛子等)的读音和平潭方言(平潭人所称的“瓮”[ɜ:n])几乎一模一样。这让自己产生了一种强烈的文化错觉,自己会觉得,也许这和壳丘头先民有关。当然这只是一种怀疑或者猜测。其实,在一些日常文本阅读中,我们会发现一些平潭话和中原古音的接近。福建师范大学文学院的孙绍振教授在一篇对泉州古语的评价文章里说,象“鼎”(锅)这样的一类话语是最接近当年诸葛亮说的言语。《福建文学》杂志社的黄文山先生也专门针对福建人的语音写了一篇博文,也讲到了一些词语的发音,比如称“天亮”为“天光”,“下雪”为“落雪”,“老头子”为“老货”,“老婆”为“老马”等等。至于称“筷子”为“箸”,“房子”为“厝”,“夜晚”为“暝”,“宰杀”为“台 ”,“铁锅”为“鼎”,“剪刀”为“铰刀”,更是保留了古汉语的特色。作为平潭人的我,第一次看到这些文字就笑了,何尝是说那些泉州人什么的啊?这些明明就是平潭方言好不好?

但是,这些现在我们讲起来顺溜的平潭方言究竟是北方的语言还是壳丘头人的语言?或者说除了这些可以被中原地方认出来的语言之外,那些语言是不是都是壳丘头人的语言?这二者之间是如何融合形成现在平潭方言的?而来自南岛语族的那些言语又是如何印证着壳丘头人的血脉呢?

2010年,6名南岛语族的后代驾仿古独木舟,从法属波利尼西亚的大溪地出发,历经千辛万苦,沿着祖先的足迹来福建寻根,最终认为平潭的壳丘头文化遗址是他们祖先的发源地。让人们惊讶的是,他们的言语中至今保存着一些平潭人现在的发音。厦门大学邓晓华教授近期在对闽方言和南岛语系的研究中表明,当今的闽方言中,存在着相当数量的南岛语系的词汇,而其中相关的闽方言包括闽南语、福州话等。“比如说,福州话和闽南语中,脚就叫ka。”邓晓华说,而南岛语系的1000多种语言里,大部分有关腿或脚的词,都叫“ka”。对这次寻根活动,苏文菁教授认为,此次活动对于平潭壳丘头和福建来说都非常有意义,过去不少人认为平潭岛文化底蕴不够,而此次“寻根之旅”证明了平潭岛在海洋文化拥有的黄金含量。壳丘头遗址记载了史前福建先民在这片土地上繁衍生息、依海为生,逐海迁徙的生活状态。其实,对于平潭人来讲,无论他们认或者不认,壳丘头都在那里,这才是最重要的。


(五)
碗礁,位于福建省平潭县屿头乡北侧五州群礁的中心,据说是因为当地渔民在此打捞出大量的瓷碗而得名。现在,这个地方碗礁1号沉船遗址被命名为平潭海峡水下遗址,是平潭的唯一一个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2005年,国家水下考古队在此打捞出水文物共计17000余件,以瓷器占绝大多数,多为远销海外之商品。有青花罐和五彩罐及香炉、碗、盘、碟、杯等小件器物,基本为景德镇民窑产品。依据瓷器的造型、釉色、纹饰图案特征,可推定碗礁一号沉船的年代为清代康熙中期。

不过,对于平潭来讲,最重要的或许不是沉船上的那些物品,而是证明平潭曾经是那条世界著名的海上丝绸之路的必经之路。我们可以想象,当时,浩浩荡荡的船队经过平潭海峡时候的盛况,以及这条航路的黄金价值。在当时,最繁华的城市一定是有着贸易港口的城市,比如广州、泉州等,那么临近这条航道的苏澳地区当时究竟有着怎样的文化交流和融合呢?如果,平潭文化在发展中有着第二次大规模的融合可能的话,我个人认为就是在这个时期。这个时期就在于宋元时期。至今保存较好的那条苏澳青石板的古街,以及渐渐消失的码头和码头边的建筑物似乎都在证明着自己的这个观点。民国版《平潭县志》这样记述:宋庆历中,始编为海上、海下二里,属太平乡,隶福清县,设巡检司,或驻钟门,或驻苏澳。(笔者注:钟门现在为苏澳镇的一个村),《海坛故土》的作者阿灿也认为,当时的苏澳相当于当时平潭的“行政经济中心”了。
如果说这一时期的平潭文化真有第二次大融合的话,那么,无疑将是商业文化和当时渔耕文化的融合,正是因为这样的融合,使部分平潭人有了萌芽的商业意识,并且有一部分平潭人开始了背井离乡,到南洋各地拼搏打拼的故事流传至今。而且,这样的商业意识和敢为天下先的勇气也依旧在现在的平潭人身上体现。
 (六)
平潭藤牌操是平潭目前正在全力申报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唯一项目。这个平潭藤牌操来源于哪里呢?明朝年间,倭寇横行,屡犯海坛岛,海坛人民深受其害。明嘉靖43年,戚继光率部渡海,荡平倭寇,当年戚家军藤牌兵的操练阵式,经温州镇总兵詹鼎园(平潭人)以及其子浙江水陆提督詹功显和郑成功部将演化融合成为现在平潭的民间军事舞蹈——藤牌操。后来,倭寇终于退去,但藤牌操却留了下来,同时留下来的还有另外一种东西——平潭海防文化。这种海防文化从宋元开始,到明清时候,已经在平潭蔚为大观了。有学者做过统计,明清时候平潭一共产生6位千总、20位总兵,更有著名的一门三虎将的史实。之后更有江继芸在鸦片战争中厦门湖里炮台一战慷慨捐躯、辛亥革命中北伐义举刘尧宸中将献身沙场,乃至20世纪30年代初,一批志士仁人前仆后继点燃革命星星之火、八年抗战中平潭六度沦陷六度光复壮等英勇事迹。这种尚武的社会风气一直影响至今。

讲到平潭的尚武风气,似乎平潭给外人的印象就是武夫。其实,也不尽然。这里要提到一个不怕死的文人。这个文人名叫林杨。《平潭县志》提到此人:“林杨,字仪中,海坛镇山门村(今平潭县流水镇山门前村)人。生于元至正五年(1345年)十二月二十五日。少时勤读诗书,任侠好义。”明朝初年,我国东南沿海倭寇横行。朝廷实行消极抗倭政策,强制迁徙岛民到内陆,造成民不聊生。林杨挺身而出,就“迁界”所产生的各种问题写就《奏蠲虚税疏》,并千里迢迢上京告御状。却被官府以莫须有的罪名关了18年。一直到了宣德元年(明朝第三个皇帝),“朝廷终于复勘准奏,诏闽、浙、粤三省民移产虚的赋税一律豁免。林杨一疏,利及三省,广大内迁户欣喜若狂,无不称颂林杨为民请命的义胆侠肠。”明工部侍郎董应举称:“片疏霁天威,言泽遍三省。”为纪念林杨,福清海口乡民立“韦布回天坊”一座,并以乡贤祀之。明朝宰相叶向高特地写了传记表扬林杨。其实,相对于那有士兵、武器和一身武艺的武将,文人能够拿出的也仅有自己的性命和胆识,所以,文人以卵击石般的勇敢才是某种真正的不怕死,真正的担当。

平潭的海防文化一方面体现的是平潭人的不甘凌辱,奋起反抗和勇于斗争的精神和骁勇善战的特性,另一方面也因此衍生了海盗文化。据平潭老一辈讲,当时就有一些岛民,配合倭寇抢掠岛上居民,类似的事件时有发生,有的甚至冒充甚至打着倭寇的名字抢掠整个村子。笔者认为,此种海盗性格至今影响着一部分平潭人,其外在表现是敢作敢当,勇于拼搏,但若指引不好将可能沦为强盗或者赌徒。其实,现实生活中,我们也发现一些这样的人物,也许有人认为这或许是对故乡的一种抹黑,但笔者不这样认为,讳疾忌医才是真正的误人误己。平潭人一旦认清了自己性格中的缺陷,就会对自己变得更加自律和警觉,就会让我们每一个平潭人都真正的文明起来,就会让吸引越来越多的人才来平潭参与共同家园的建设。


(七)
城隍庙几乎各地都有,但平潭的五福城隍庙却有点特别。因为,这一个城隍庙供奉着两个城隍。一庙两城隍是平潭五福庙的招牌。平潭五福城隍庙现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其殿内明间神龛供奉五福都城隍威灵公和台湾城隍,为什么会供奉着两个城隍呢?其间自然有其传说,但作为一个旁观者,我们也可以简单的理解为这就是一种文化的包容或者融合现象。

妈祖信仰遍布世界各地,在福建尤为普遍。同样,平潭也有着众多的妈祖庙,但是,你见过这样的一个妈祖庙吗?在平潭岛东庠乡有一座欹头妈祖庙(笔者注:欹头,歪头),当地至今流传着这个欹头妈祖的抗倭故事。其实,现在我们从文化包容和融合的角度来看,不难理解,其实这就是妈祖文化和海防文化的融合而产生的欹头妈祖故事而已。

这样的文化包容或者融合现象在平潭是可以举出许多例子的。比如平潭有着10000多名的丁氏回族,但是这些人现在已经基本上被汉族同化了,融合了;还有平潭有着各种宗教(含佛教、基督教、天主教、伊斯兰教、妈祖、以及其他各路神佛、祖先崇拜等)、风格各异的建筑、穿戴服饰、街头小吃、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平潭人讨外地媳妇。平潭人统称外地媳妇为“四川婆”,这个称呼现在已经没有任何地域歧视,甚至它已经成为一种褒义词。笔者从小就发现,凡是村里的外地媳妇,那些“四川婆”,几乎个个都是任劳任怨的、勤劳善良的,善于持家理财的,现在,这些外来媳妇已经融入平潭,成为平潭人的一部分了。平潭人也没有将她们看成是外地人了。

当然,并不是所有的包容并都是优点,都可以进行融合。我们会发现,生活中,大多人平潭人有着胜王败寇的观念,在他们的眼中,只要能够成功,能够到达目的,能够赚到钱,能够给家人优裕的物质生活条件,都是成功的,他们的行为也都是可以原谅和理解的。这当然也是一种包容,但却是没有原则和底线的包容。真心希望今后我们平潭人少一些这样无原则无底线的包容。



综上所述,平潭的移民文化、海洋文化、农耕文化、海防文化、海丝文化和宗教文化在传承的过程中,既是包容,也是一种融合;在经历了所谓的第一次文化大融合和第二次文化大融合之后,会不会有第三次文化大融合的可能呢?答案是肯定的。因为,平潭现在两岸共同家园的建设,也是一种包容和融合并存的现象,对于包容,我们可以看到,而对于融合,我们则充满期待。如果要说平潭将有第三次文化融合的时期,那么,无疑,现在就是一个最好的,最值得期待的时期。

        -----杨建明  2012年12月

【友情提示】即日起,【海角壹号】微信公众号开通了“赞赏功能”,微信文章的赞赏收入,将纳入【马家军公益组织基金】。虽然不多,也是心意,谢谢大家。(其中,2月份的赞赏收入为260元,3月份的赞赏收入为1835.50元)



(友情提示:长按二维码即可购买【幸福西饼】糕点。每买一份,不论金额大小,【幸福西饼】均为【马家军公益组织】捐10元。)
赞赏,也是一种态度。


    关注 海角壹号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