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德福之旅之课堂笔记(五)0—7岁儿童的发展

 

继续讲0—7岁儿童的发展。这个时期,奠定人一生的基础。...



继续讲0—7岁儿童的发展。这个时期,奠定人一生的基础。

一、2岁半或3—5

在人的四元性中,自我体(Ego)是组织性元素,其他三个体(Physical Body、Etheric Body、Astral Body)被统一起来为之服务。在孩子幼小时,生命体(Etheric Body)是塑性的力量,孩子的发展需要很多的生命体。

2岁半以后,自我体会将生命体输送到脑部,用于发展孩子的各种感官和神经系统。孩子是使用自己的各种感官来体验、学习,所以孩子总是走来走去,会有各种动作,把周围搞得乱七八糟。孩子就是要通过不断的动作来学习、发展自己的神经系统和感官。如果把孩子圈起来不让他自由活动,对孩子的大脑、Soul和Spirit都是非常严重的伤害。这个时候不能充分活动的孩子上学后会有学习困难。

(注: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提出对于婴孩来说,“知识是直接的运动行为的产物”,即“行动=知识”。尽管后续的研究认为皮亚杰夸大了动作发展和认知发展之间的联系,忽略了还有其他因素的作用。但是婴孩以有意义的方式,通过“做”来学习的基本观点并未受到质疑。虽然,不同体系研究的视角和层次不同,使用的具体语言不同,但依然共同揭示了孩童学习的本质。)



孩子再大一些时,大部分生命体被解放出来,会下降至胸腔,作用于呼吸系统和血液循环系统。这两大系统和节奏密切相关,和孩子的情绪情感的发展有关,还和语言的发展有关(语言的功能就是表达内在的情绪情感,表达灵魂)。1岁以后,孩子开始直立行走,两手被解放出来,孩子会有很多动作、手势,表达自己的情感需求,这就是早期的语言表达。再大一些,孩子会打架,也是用来表达自己的愤怒。

语言的发展不仅需要孩子的发音器官做好准备,还需要模仿。孩子周围的成人需要给孩子正确的、美的语言环境,孩子就会自然而然学会说话,无须教。还需要强调的是,健康的孩子一定是先学会走路,后学会说话,孩子的动作发展奠定语言基础,语言来自于活动。在西方,由于孩子在幼年时没有得到充分自由的活动,造成语言障碍,需要进行治疗,治疗师就是让孩子充分活动,包括爬行。所以现在很多父母让孩子坐着看电视,一动不动,是无法发展出语言能力的。

(注:这是普遍规律,但总有特例让我们看到,还有一些不是那么显而易见却同样重要的因素在影响孩子的语言发展(可以扩展到儿童发展的各个方面)。比如,动作发展并没有受到过多的环境干扰,也有一个正常的语言环境,也有正常的发声器官,也有基本的模仿能力,却没有能发展出正常的自主语言。从个案来说,两大方面原因,一是自身的精神状态较一般的孩子更为敏感十分,特别容易被环境中的负面因素影响;二是充满攻击和恐惧的家庭精神氛围。潜意识精神因素在这个个案中的决定性作用远胜过一般的环境因素。这是我所熟悉的一个特殊儿童。

很多时候,为了找到问题的根源,我们必须拥有多种视角,要把人看做拥有多层次特质的复杂整体,更要把个体的人看成一个具体的对象,在整体视角下给予具体的对待。如果深信运动和语言发展的关系,而忽略其他,迫使孩子运动,对于一些发展迟滞的孩子就会制造出得不偿失的后果。从语言来说,我认可其发展和动作有关联,但是否就是必然的因果关系,未必。虽然在普通孩子身上似乎有某种因果关系。客观地说,我们看到的只是一种现象,在现象中,同时呈现了相互关联的两种因素。强调某些因素,必然会一叶障目,失之偏颇。在特殊儿童身上,我们会看到,通常他们的动作、运动能力和语言功能同时出现了问题,并且进行运动训练并不能从根本上改善语言能力。这两者之间的关系,或许用荣格的“同时性”,也就是中国的“道”来看,会更尊重事实。那么,在这两者的下面,是否还隐藏着某种非外显却重要的因素?发展顺利时,作为潜在的内隐因素就会被忽略。发展不顺利时,就会凸显出来。

从人的本质来看,我个人更看重语言和社会功能发展之间的关联。从个体内在精神因素(无意识)来看,语言发展必须有内在的意愿——建立关系;从环境因素来看,语言必须在人际互动中获得发展。内在和外在缺一不可,以复杂的方式相互影响。尤其在特殊儿童身上,内在的无意识精神因素、内在的意愿更具有支配作用,导致他们对外在的人际互动质量更敏感,也要求更高。互为因果,内外相挟,在特殊儿童身上就会形成一个自身难以突破的怪圈。

这一段偏理论总结了,得益于和特殊儿童的朝夕相处。日后结合实例来说。简而言之,在人的发展中,关系是一切的根源。以及,保持开放的心,接受不同的视角和理论。)

在孩子的语言能力发展得比较好之后,3—5岁时,生命体会继续向下到达四肢,开始集中发展精细动作和思考能力。当生命体到达四肢顶端时,孩子的精细动作就得到了极大地发展,这个时期应提供给孩子大量的手部工作。



这个时期,还是语言飞速发展的时期。在1岁以后,孩子首先学会使用名词、动词,还不会使用形容词、副词,因为形容词和副词是用来表达感情的。3岁之后,孩子开始使用形容词、副词,语言能力获得飞跃。

语言能力和思考能力密切相关。孩子只有具备了良好的语言能力,思维才能获得发展。2岁半之前,孩子只是具有了思考的萌芽、潜能,这个时期才开始真正发展思考能力。此时的思考必须联系具体事物才能进行。

35—7

到5—7岁时,孩子开始具备像成人一样的思考能力,可以在头脑中进行抽象化思考,不需要再借助具体事物。(注:小学之后,思维的发展依然要经过漫长的时日,才能趋于成熟,切不可用成人的思维和标准来评价、要求处于成长中的孩子。)

总结一下:

首先有动作的充分发展,才能发展出语言能力,语言能力的发展促进思考的发展。3岁之前的孩子,动作和思考是同时进行的,动作停止思考就停止。所以,自由活动对孩子的发展至关重要。华德福幼儿园不仅在自由活动时间让幼儿充分运动,还会设计很多活动帮助孩子发展自己。孩子不适合安静地坐着去学习。

回顾一下0—7岁孩子的成长历程
10—2岁半或3岁,这个阶段最重要的就是运动和模仿。

不仅你做些什么,你是怎么想的、如何感觉的,都很重要。孩子就像海绵一样,不加分辨地吸收周围环境中的一切,孩子可以看透成人。孩子周围的环境对孩子有塑形作用,细节很重要,要给孩子一个干净整洁的环境,乱七八糟的环境会让孩子的内在也变得乱七八糟。这个时候孩子的游戏是平行玩耍,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和其他孩子之间没有互动。因为此时孩子和世界还未分开,他看到身边的一切东西,都会认为是他的,即使其他孩子正拿在手里玩,他都会伸手去拿。这和孩子的品质无关,如果你告诉他别人的东西不能拿,他是不能理解的。

23—5岁,孩子最重要的就是玩耍,发展自己的想象力。

这个阶段需要玩具,要为孩子提供足够的材料供孩子玩耍,提供给孩子的材料要简单、天然,比如各种木块、布。塑形的力量很神奇,在这个阶段会转化为孩子的想象力和幻想力。想象力和幻想力不同,想象力和意志力、思考有联系,幻想和记忆力有关(这句话我自己不太明白所谓想象力和幻想力的含义,包括意志力,人智学赋予的内涵很特别,还需清晰)。这些简单天然的材料可以激发孩子运用自己的想象力为其填充内容,对其进行转化。比如,孩子会把一块布想象成娃娃的小被子,一块手帕,一张菜单,折叠一下就是一本书,越是简单、天然的材料越能激发孩子的想象力和幻想力。孩子的记忆力得到发展,当他看到这块布的时候,就会想起昨天在饭店里吃饭时的菜单,于是这块布就成了菜单;或者想起妈妈看书的样子,于是它又成了一本书。此时的记忆不同于智性化的记忆,是孩子对自己的生活经历的记忆。

这个阶段,孩子之间的游戏是互动性的,小伙伴之间开始有了真正的交流;是无计划的,没有目的性和预先的计划,会很随机地用自己的幻想去转化手头的材料,游戏内容往往是多变的,所有当孩子游戏时,周围会很混乱。



35—7岁时的玩耍,是想象丰富的玩耍,会和思考的能力相结合。

3—5岁的孩子也会思考,但其思考要有具体的物品才能发生,5岁以后的孩子具有了抽象思维能力,并不直接和物品相关。玩耍开始有计划和目的性,孩子们会在一起思考、讨论、计划:今天玩什么?要怎样玩?每个人扮演什么角色?等等。甚至会一直在计划,而没有真正开始,直到自由玩耍时间要结束了才意识到。在幼儿园里,当自由玩耍时间即将结束时,就会有5—7的孩子冲过来说:老师,我们还没有玩呢,怎么就结束了?

这个阶段,孩子的记忆力已经发展得非常好,很清晰,会把现实中的东西放入游戏中。但这并不是说要给孩子提供现实的物品,依然要提供简单的物品,孩子会运用自己的想象力去构造。

这个阶段是个更加社会化的阶段,孩子之间会互相合作、协作。



从2岁半到5岁这个时期,,尤其是4—5岁时,是童年早期的黄金阶段,没有危机。孩子每天都高高兴兴的,尽情玩耍。

5到7岁时,会经历一个危机期。大约6岁左右,被称为“小青春期”,孩子会非常反叛,难以管教。在5岁之前,孩子会觉得父母、老师无所不能,会崇拜老师而愿意顺从,但进入6岁以后,孩子会变得非常挑剔,会准确地发现成人的错误。这是因为在这个时候,孩子的意识开始清醒,变得很清晰,自我变得强大,记忆力会很好,他们会清楚的记得上次你是怎样做的,会关注公平与否,如果成人行为不一致,孩子就会敏锐地发现。而在这之前,孩子一直是在梦幻中,意识还未苏醒,6岁以后精神开始入世。

当所有这一切做好准备,强大的自我就会导致孩子身上发生一件重要的事情:换牙。强大的自我会推掉乳牙,长出自己的牙。这意味着孩子已经可以上小学,开始智性化学习。华德福教育会特别关注孩子换牙,把换牙而不是生理年龄,作为孩子可以接受教育的一个重要标志。

(注:个人觉得,换牙的重要性可能被夸大了,换牙只是儿童成长中的一种外显现象。从现象的普遍本质而言,总是有各种因素错综复杂地交织在一起,共同推动某种现象的发生,难以确定某种单一的因果关系。现代社会的儿童,会不同程度地在某些方面发展滞后,主要是精神和人格层面的滞后,不只是特殊儿童才存在发展滞后。这种滞后或许会表现在某些身体发展上,但只要我们提供一个健康的教育环境,就可以帮助孩子一边继续前行一边修复。)

这个反叛期不同于2岁半的反叛,那时的反叛是为了建立自我,向外界进行试探,是希望父母帮助他明确自我的界线。当自我确立后,孩子就会有安全感,有足够的力量去发展自己。6岁时,意识苏醒后,童年早期进入尾声,孩子开始进入现实中,会发现世界不再那么美好,原本已经建立的围墙开始不再那么牢固,开始觉得不安全,会有很多的难过,孩子的反叛其实是在表达自己的不安。这个时期的孩子需要很多的爱、理解,同时也需要成人的坚定和肯定,帮助孩子重新获得安全感。成人要不断肯定孩子,让孩子能有自信心,也要坚定地引领孩子做正确的事。这个时期,要开始为孩子树立权威性管理。幼儿园的老师就是一个充满爱的妈妈,而小学的老师则应该是一个权威,成人坚定的权威感会让孩子在这个不安全的世界重新获得安全感。只要孩子能顺利度过这个危机期,就会成为一个强大的个体,获得惊人的成长。

这里又讲到了幼儿园老师需要具备的最重要品质:感恩。感恩蕴含着三种含义:崇敬、尊重、愉悦。老师具有这些品质,孩子就会去模仿,是通过动作来传递给孩子的。所以华德福的幼儿园里,会特别关注细节,比如晨颂、夕颂时的每一个动作是否能传达出老师的崇敬、尊重和愉悦;再比如吃饭时如果孩子离得远,绝对不可以随意地把碗推过去,如果孩子在桌子对面坐,绝对不可以伸着胳膊、身子探过桌面给孩子递东西,一定要站起来,走到孩子身边;再比如,递给孩子或其他人东西,不能随意地递过去甚至扔过去,要心怀崇敬双手捧过去,孩子也会用双手小心地接过来。
关于感恩
听到这里,我就会想起我儿子,两岁多的时候有段时间特别喜欢和我做一个“送礼物”的游戏,小家伙会很小心地双手捧着自己喜欢的兔子布偶,身子倾过来,捧到离我很近几乎贴着我的身体的地方,非常轻柔地说:“这是我送给你的礼物。”就像他手捧的是全世界最珍贵的东西,而他,因为爱我,愿意将自己最珍爱的东西送给我来表达他的爱。每次,我都会为他的姿势和语气而惊讶。现在回想起来,才明白其中蕴含的深意,没有人教他。很惭愧,我们已经没有了孩子的崇敬之情,那是一种与生俱来的感恩、崇敬。

从心理学的视角来说一下感恩。不知从何时起,我们的社会、学校、家长开始说感恩教育,俨然又是一个所谓的正能量。我记得曾经在贾晓明老师的课上,贾老师提到有一次她看到那些孩子在电视的镜头前,痛哭流涕,说对不起爸爸妈妈的养育之恩,说要感恩。那一刻她非常的愤怒,对节目的组织者和把孩子推倒镜头前的家长们。那些孩子,得承受多么大的精神压力,承受多少内心的内疚甚至负罪感。所谓的感恩,会让这些孩子终生活在内疚中,活在父母的阴影之下,活在无止境地用自己的生命来成就父母的“未完成愿望”之中。谁,又看到了孩子的存在和需求?谁,又给了孩子去成为自己的自由?毫不客气地说,这是精神谋杀。

感恩,源自内在的崇敬和尊重,是发自内心的,是自觉、自主的选择:此刻,我愿意选择爱你,我亦看到你的不完美,我愿意感谢你为我所做的,这使我心生愉悦,我有能力去爱。也许我现在只能给你一个小小的玩偶,还是你买给我的,但它是我能给你的全部的爱。感恩,是在得到足够的爱之后,因为精神的富足而自然流淌出来的爱,是爱的流动。杯满则溢。只有自身有爱、懂爱的人,才能让孩子学会爱和感恩,不在于形式。

因为内疚、负罪而感恩,绝不是真正的感恩,背离了爱的初衷。不要让爱变成压力,不要把感恩变成面目可憎的心魔,绑缚孩子的人生,侵蚀孩子的生命。


    关注 爱和界线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