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源乡村唢呐匠的“野心”

 

(记者吕琳)辽源日报旗下微信公众平台J(精华)+D(顶尖)+W(完美)+F(服务)=吉D微风关注“吉D微风”,快览辽源资讯,品读“吉D微风”,感知家乡变化;有事您说话,爆料有钱拿;爱家乡,看“微风”,生活才会更轻松!...





编者按:某些传统文艺,一路继承,一路生长。

东辽县辽河源镇安西村,在这里坊间举办“红白事”时总会邀请乐队到场。吹唢呐、唱“二人转”是经久不衰的保留曲目。具备这些要素,“婚丧嫁娶”才能被称为“敞亮”。



唢呐是演出中的绝对主角。顺理成章,64岁的韩明富所代表的“刘派”唢呐一直在当地有着历久弥坚的影响力。

乡邻亲切地称呼韩明富为“韩大喇叭”,他是村里少有“见过世面”的人物。 每到农历日历上标注“易嫁娶”或“易下葬”等“红白事”日子前后,韩明富就会带着自己的几名徒弟前往附近村屯“赶场子”。



表演场地实际上是由货车的车厢改造的简易台子:把车厢的两侧向下打开与车厢平齐后,便是一个占地24平方米的舞台。扬声器、低音炮、二胡、“二人转”手绢,舞台设施配备齐全。

刘氏唢呐的风格十分明显,声音高亢、洞穿能力极强,抑扬顿挫的转接十分明显,“音节一个压着一个,绝对不拖泥带水”。韩明富还会表演鼻子吹、张嘴吹、翻腕吹、用“卡碗”吹等绝活。有时遇到几伙吹唢呐的,兴之所至,还要来场“对篷”(pk),韩明富鲜少输过。



因梅河、四平、长春等周边村镇经常有人来请,韩明富的“档期”很满,有时不托朋友很难约到。

不过,这位“传奇”的演出价格也亲民:酒席和客人一样招待即可,韩明富自带舞台和徒弟,一次两三天的演出费用千把块钱左右。“每个徒弟分点儿,大家都乐呵乐呵。”

在韩明富眼里,这从来不是什么可以“吃饭”的生意。“就是大家平时愿意玩(唢呐),赚个零花钱,都高高兴兴比啥都好。”他给徒弟分演出费用一事传遍附近村落——“韩大喇叭仗义,教唢呐,还带着徒弟一起赚钱”。

这也是农民出身的韩明富一再强调的手艺人的内在修养——玩唢呐、教徒弟,“得凭人品”。



乡村的时光沉淀下来,显得格外漫长。村民们很少用具体年份去衡量时间,而是用辈分。“我师承刘派孙海林,刘派创始人刘玉山是我师傅的师傅,到我这是第三辈儿。”韩明富说。

在韩明富眼里,师傅“桃李满天下”。徒弟中天赋好的,已靠吹唢呐发家致富,纯属玩票性质的徒弟至少也能在各秧歌队当上主力。

11岁时,父亲将韩明富送到师傅门下,师傅吹响唢呐时,他在一旁打歘(音chua 读三声) 。那时想入行需要遵守规矩:找个相熟的亲朋去师父家“带个话”,师父觉得孩子不错也懂事,孩子磕了头,递上礼物才算是“入门弟子”。如果遇到业内人士问起,一定要大声告诉对方师父的姓名。



逢年过节,徒弟还需要送上四盒礼,给师父、师娘在火炕上磕头。

还有一些不成文的规矩:师父家里的活,徒弟自然要帮着干一些。院子里的雪要帮着扫,水缸里的水要挑上一担。

与此对应的是,如果徒弟家中生活贫困,师父家做饭也自然带上徒弟一份。

到了韩明富这一代,磕头、送礼已经全部免掉,娱乐的意义似乎更大。“和徒弟们坐在一起为乡亲们表演个节目,我觉得就挺好。”

韩明富很少提及他为了唢呐所吃的苦。唢呐的演奏受制于“气长”。在练功时,也是锻炼心肺功能。唢呐手会取一盆水,放上洗衣粉或肥皂,然后用吸管吹泡沫,先练习吹出的每个泡泡一样大,再练习时间最短吹出泡沫最多…...唢呐的双吐、滑声、换舌无一不是苦练而成。韩明富无法总结过多理论,他只是说,“哪个行当想摸到门道,没有时间和功夫是不行的。”唢呐,更需要时间和精力的锤炼。



听说别的城市举办了唢呐大赛,韩明富很想带着徒弟们去比试比试。他坚信,一定会为辽源市争得荣誉,取得新时代里属于唢呐的荣光。

这也是韩明富唯一的“野心”。

(记者   吕琳)

  推荐阅读
辽源烈士陵园迎来一批特殊“祭扫者”

辽源日报旗下微信公众平台

J(精华)+D(顶尖)+W(完美)+F(服务)

=吉D微风
关注“吉D微风”,快览辽源资讯,品读“吉D微风”,感知家乡变化;有事您说话,爆料有钱拿;爱家乡,看“微风”,生活才会更轻松!
24小时新闻热线:18844779390
爆料微信:981417770
线索一经采用,奖励20至300元新闻线索费



    关注 吉D微风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

韩明富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