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8南洋荐书 第81期  漫览《美学散步》小记

 

折高折远自有妙理,一俯一仰自成心得。...







面对文艺理论和美学思想这类书,过去我总以“高山仰止”作“不能至”的借口,暂且绕过了。而今因拿了本没有裁透的《美学散步》,得以一边裁书,一边慢慢翻看它,也倒别有一番情趣了。看看裁裁,停顿玄想的时间多了,反而发现美学理论并非如传闻中可怕。当然难免有些难懂之处,只好自勉:慢慢走,欣赏啊!否则裁纸刀都比我“懂”美学,岂不贻笑大方?

既然是“散步”,不仅读起来是慢的,结构也不太紧凑,现在就把阅读中印象最深的部分,试着按照自己的理解梳理一下吧——

《美学散步》作品简介



书名:《美学散步》

作者:宗白华

ISBN:9787208128521

出版:上海人民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5-06-01

类型:哲学/美学

定价:88.00元



折高折远自有妙理

重识中国艺术的空间哲学

“折高折远自有妙理”,表达的是对本国艺术之敬意与自信,一种深谙其妙处方有的自信。个中妙处到底在哪里呢?请随我一起散散步。

关于中国艺术的最早认知,其实是从高中读过的丰子恺《中国画与西洋画区别》一文开始的,他总结道:“东西洋文化,根本不同。故艺术的表现亦异。大概东洋艺术重主观,西洋艺术重客观。东洋艺术为诗的,西洋艺术为剧的。故在绘画上,中国画重神韵,西洋画重形似。”看完觉得简洁凝练,深以为然,尤其对其后关于透视法的表述印象深刻:“中国画不注重透视法,西洋画极注重透视法。”,“所以中国画中有时透视法会弄错。但这弄错并无大碍。我们不可用西洋画的法则来批评中国画。”



唐伯虎《落霞孤鹜图》

于是乎我留下了一种思维定势:反透视的画法是落后的,不科学的。甚至到了坚信不疑的地步,继而疑惑中国人作画为何如此随意?为何不可批评?

这回读了《美学散步》中的相关章节,方知是管中窥豹,把普及的说法当本质了。我想,丰子恺的文章是在告诉我们东西方艺术的显性区别——他们是怎么做的,然没有深入到他们为何这么做的层面。

宗白华引入学者芮格(Riegl) “艺术意志说”这一概念,解决了我的“不疑”之惑:

中国画家并不是不晓得透视的看法,而是他的“艺术意志”不愿在画面上表现透视看法,只摄取一个角度,而采取了“以大观小”的看法,从全面节奏来决定各部分,组织各部分。中国画法六法上所说的“经营位置”,不是依据透视原理,而是“折高折远自有妙理’。全幅画面所表现的空间意识,是大自然的全面节奏与和谐。画家的眼睛不是从固定角度集中于一个透视的焦点,而是流动着飘瞥上下四方,一目千里,把握全境的阴阳开阖、高下起伏的节奏。



再跟随宗白华仔细探究,这“折高折远”是有层次的。

例如“远”可以分为高远、深远和平远“三远”。用宋画家郭熙所著《林泉高致·山川训》里的说法解释最为精妙:“山有三远:自山下而仰山巅,谓之高远。自山前而窥山后,谓之深远。自近山而望远山,谓之平远。” 可见,不同于西洋画将观画者的所有视线都集结于一个焦点(或消失点)的方式,中国画“三远”之法,将我们的视线朝向流动、转折的方向引导——由高转深,由深转近,再横向于平远,形成一个富有节奏和韵律的观赏活动。

这“高远”还可以有归宿。中国人的空间意识用《易经》“无往不复,天地际也”来概括再恰切不过了。中国人看山水不是心往不返,目极无穷,而是“返身而诚”,“万物皆备于我”。什么意思呢?西洋画会老老实实地表现大海的无垠,而中国画也许会在画面的尽头又清晰地展现边际!这样,我对王维“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这句话似乎有新的了悟,以前能体悟里面积极的禅意,但却难说出里面的美感。这下终于知道一点其中的美学内涵,同时也能贯通了!

也许不是中国拍不出“盗梦空间”,而是中国的“盗梦空间”自有如太虚幻境般的妙不可言,电影艺术岂能表现?

现代德国哲学家斯宾格勒 (O.Spengler)在他的名著《西方的没落》里面曾经阐明每一种独立的文化都有他的基本象征物,具体地表象它的基本精神。在埃及是“路”,在希腊是“立体”,在近代欧洲文化是“无尽的空间”。这三种基本象征都是取之于空间境界,而他们最具体的表现是在艺术里面。埃及金字塔里的甬道,希腊的雕像,近代欧洲的最大油画家伦勃朗(Rembrandt)的风景,是我们领悟这三种文化的最深的灵魂之媒介。

那么中国艺术的象征物可以是什么呢?中国人的“艺术意志”到底有何核心精神呢? 似乎正如这太虚幻境不可捉摸,又似羚羊挂角般无迹可寻。

宗白华也没有给出确切的答案。或者说这答案本身就是一个充满不确定性的东西——中国宇宙哲学。中国人的宇宙观概括说是“一阴一阳之谓道”。仔细想来,如虚与实,白与黑,清水芙蓉和错彩镂金……这些中国艺术常见的对立概念,莫不是一阴一阳的。而阴阳又是统一的,所以我们会看到这些对立概念经常以两相结合的方式出现。这两者缺一不可,所以并非为虚而虚,而是有虚方显实。散点透视的无限,恰恰通过“无尽处回归有限”来展现。他认为“宇”是具有建筑意味的空间概念,而“宙”是具有音乐意味的时间节奏。所以中国画家、诗人的艺术境界便是一个充满音乐情趣的时空合一体。

啊呀,不禁联想到一个常见的中国文化传统符号:阴阳太极图。太极图是以黑白两个鱼形纹组成的圆形图案,俗称阴阳鱼。太极是中国古代的哲学术语,意为派生万物的本源。太极图形象化地表达了阴阳轮转,相反相成是万物生成变化根源的哲理。可见,阴阳太极图展现了一种互相转化,相对统一的形式美。不知可否暂且拿来作为一种中国艺术的象征呢?这一元素如今出现在《功夫熊猫》中,但它的内涵远比一个简单的符号要丰富得多。



我想此次“散步”的最大收获,便是稍微了解了中国艺术生命的旨趣到底是什么,这才是丰子恺所言“中国画重神韵”的本质原因吧。

一俯一仰自成心得

小议宗先生的写作姿态

俯察是一种深入钻研的姿态,宗白华先生对文学书画作品及其艺术评论的熟稔正是由此而来。仰观是一种谦逊的姿态,这也与中国艺术对宇宙的敬畏有关,所以宗白华先生一方面怀着对本国艺术的敬畏,一方面也超越了对本国艺术的观照,而学习体会外国艺术的特点精髓。

这两种姿态交织,最终形成了宗对中国艺术境界独有的认识。不卑不亢又切中本质,看似散乱又有精辟要义。

而这种姿态和认识,不正是中国艺术本身的姿态?

宗先生在书里说道:中国诗人画家确是用“俯仰自得”的精神来欣赏宇宙,而跃入大自然的节奏里去“游心太玄”。是啊,用心灵的俯仰的眼睛来看空间万象,我们的诗和画中所表现的空间意识,不是像那代表希腊空间感觉的有轮廓的立体雕像,不是像那表现埃及空间感的墓中的直线甬道,也不是那代表近代欧洲精神的伦勃朗的油画中渺茫无际追寻无着的深空,而是“俯仰自得”的节奏化的音乐化了的中国人的宇宙感。

而一个真正体察并欣赏某种艺术系统的人,一定能自然而然地在他的表达中展现这种系统的特征!理论研究不应该是枯燥无味的概述、概念、概括,而应该有它独特的味道——一种融合了研究对象特质的味道。

“浑然天成”也好,“气韵生动”也罢,这些中国艺术家们追求一生的东西,若是以冰冷的文字道出,后人又怎会真正知晓,或者愿意继承?

宗先生对美的欣赏,化作生动的例子,融化你与理论之间的隔阂;宗先生对美的感受,还化作一首首“流云小诗”,用诗的形态打开你的心扉,像一粒粒随性镶嵌在美学长廊上的珍珠——

太阳的光

洗着她早起的灵魂,

天边的月

犹似她昨夜的残梦。



走笔至此,我大概可以说:在《美学散步》中“散步”,不仅是对美学的瞻仰,也是沉浸于美的一次享受!

关上耳朵

2016年5月

作者简介  ID:关上耳朵

关上耳朵,是一位来自复旦的女神。同时也是一位低调的妹纸,在来稿中她这样介绍:

小编好,发现这个平台也是因为男友推荐(他关于《集异璧之大成》的荐书文章有幸被你们选中推送了^-^)

近期终于有点时间写了关于《美学散步》的文章,可能这类美学理论的书推荐人不多,所以希望减少点大家对这类书籍的隔阂。

好了,我作为文傻的属性已经暴露了,真名就不透露了,只要  知道我是一个姓郑的女生就可以啦,所以用了“关上耳朵”的代号。

倘若有幸被选中,我就能实现和他一起来曦潮书店使用优惠券的愿望啦!希望小编给个机会呗,谢谢!

好俏皮~好清新~

有趣的是,不愿意透露姓名的郑女神,邮箱地址显示了全名······

除此之外,这位复旦女神的男友,乃是交大的一名博士(老百姓喜闻乐见的组合)······

好了,非常感谢关上耳朵书友的来稿,与男友一起来店里使用优惠券的愿望,实现了哟~~
0.48南洋荐书及其他
0.48南洋荐书将于曦潮微信平台每周一定其推送,我们会在投稿中选出至少一篇有质量的读者荐书,在栏目中刊登。

被选中的作者,将获赠48元曦潮书店购书卡。

荐书不限书籍科属类种,不限书籍价格高低,荐书的唯一标准是:您爱这本书,希望分享这本书。

不限投稿内容,不限展示形式,来稿的唯一标准是:与推荐的书籍有关。

将你的荐书作品飞鸿传书至:book@xichao-sjtu.com。并请留下您的简单介绍和联系方式,我们将十分珍视,仔细阅读并回复。


    关注 曦潮书店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