距离之美

 

时间和空间是事物存在的基本形式,也是世界呈现的客观样式。时间是无始无终的,空间是无边无际的,摄影截取的时空仅仅是有限的时空。...





时间和空间是事物存在的基本形式,也是世界呈现的客观样式。时间是无始无终的,空间是无边无际的,摄影截取的时空仅仅是有限的时空。就空间而言,因为有限的框取,所以照片从诞生那一刻起就是有上下左右边界的;就时间而言,镜头抓取,相机曝光的也仅仅是流动的时间长河之中的多少分之一秒的横截面。所以,从本质上说,摄影是对客观存在的时空的一个细微局部的主观选择。

早在一百多年前,法国作家乔治·桑就说:“艺术家所抱有的最大希望,便是引导有眼睛的人自己去看。”看什么?她没有说,其实就是看那些有限的,特定时空的事物,观者通过看,向内滋养和梳理自己的主观世界,向外认识和想象自己的客观世界。



补网   刘水生 摄

点评:近处的鱼网是虚的,远处的船舱也是虚的,只有两位补网者的形象真实不虚。周遭的虚,反衬出补网者安静的状态和认真投入的态度。这些虚在作品里不仅仅是氛围的营造,环境的烘托,也是人物个性的有力刻画和充实。

从艺术的根本属性观察摄影,所有的受众与影像所营造的空间是有距离的,也是有时间间隔的。正是存在这种原本不在现场(特定时空),要通过视觉感受,和内心参与,才能达到能够重新进入现场(重构的时空)的艺术想象和感受互动。



相守 刘哲 摄

点评:近处,水中的鸭子脉脉含情相望;远处,岸上的老年夫妇在相互搀扶前行。除此之外的一切均被最大程度地淡化,但是在两只鸭子与老夫妇的等腰三角型的视域里,一切真实不虚。

明白了这个道理,我们就知道了摄影师在影像中营造时空的重要。那么,摄影反映和再现空间和距离,有哪些方法呢?

摄影反映空间距离的第一个方法是控制和调整有效视野。摄影的有效视野是影像对应的现实空间的上下、左右、前后三个维度的容量。这个也常常被表述为“景场”,在技术上被分成远景、全景、中景、近景和特写五个空间容量梯次。

摄影反映空间距离的第二个方法是控制和调整照片画面的透视关系。传统的西方透视方式为固定视点的焦点透视,而传统的东方(尤其是中国山水)透视方式为游动视点的散点透视。西方透视学所建构的平面只允许观者站在艺术品前面观赏,而中国的散点透视则可以引导观赏者游弋于画面之中,所以,也可将前者称为“视觉空间”,将后者称为“心灵空间”。



不离也不弃  苏玉琦/诠摄汇 摄

点评:短焦距镜头、小光圈、远物距的使用,获得了安静悠远的大景深场景。近景、中景、远景层层纵深推进,画面主体的精准聚焦和轮廓刻画,让我们如同看到了一对默默相对、永远相守的伴侣,又感佩又感动。

摄影反映空间距离的第三个方法,就是将现实世界的三维立体动态空间,提炼压缩固化为照片的二维静态平面艺术,但是受众在观看照片时,又能将二维还原为三维,将平面想象为立体,将静态修复激活为动态。这种从多到少再到多,从动态到静态再到动态的艺术表现和艺术互动的过程,恰恰是摄影的生命所在,也是摄影有别于其他艺术门类,受到越来越多的受众青睐的魅力所在!



双桥   严善明 摄

点评:超大的景深,绚丽的色彩,对称的构图,整饬的光影,让这幅作品气势宏大,现代感十足。色彩还原准确,色明度、色饱和度以及色相的精彩把握和控制是这幅作品成功的关键。

中国先哲老子曾说过:“有无相生,长短象形。”摄影的空间距离表现是通过取舍来体现无限的,所以画面的“空”和“深”两个量度的追求,成为成就摄影空间感、距离感之美的必由之路。空的对立面是满,深的对立面是浅。空灵和深邃,使影像的空间感、距离感超越具体现实形体的局限,而具有了包容和涵纳一切的精神气度,让我们感受到摄影所特有的无限和永恒的审美享受。



浩渺   陈浩 摄

点评:前景实,中景和远景虚幻,倾斜、摇曳、飞舞的芦苇水草之后,是虚幻了的水面和漂泊的渔船,浅景深的技法运用,让一个普通的场景亦真亦幻,变幻莫测,很有一种神秘之美、朦胧之美、虚幻之美。



世界同此凉热?  王克东/新浪爱拍 摄

点评:两个“世界”被巧妙地重叠和组装在了一起:一个是为生计劳碌的小商小贩的“世界”,一个是帅哥靓妹享受沙滩阳光的“世界”,它们那样和谐地穿插在一起,黏连在一起,侧逆光、全景深的运用,浑然天成,妙不可言。



城市之巅   赖建 摄

点评:左右基本对称的斜拉钢索像一道道琴弦,在天车上工作的工人像在琴弦间跳跃的音符,画面干净,空间感强。地面的建筑剪影使这个画面有了根基,当然,如果左右钢索完全对称,那就更完美了。



步步心随  王良芳 摄

点评:主体人物抓拍得很传神,人物神态和肢体语言丝丝入扣,很好地揭示了相濡以沫的作品内涵。更为难得的是,清晰的后景开拓了空间感,让人感觉这对老夫妇是在一个广阔悠远、很有意境的时空里慢慢变老的。



瘦西湖中的私语  王拓 摄

点评:雾霭湖面,水气漫漶,逆光散射,景物飘忽。只有湖面上一对情深意长的鸭子,仿佛在窃窃私语。远处岸边的房屋和树,还有稍近些的拱桥,都成了朦胧之中的剪影,它们的倒影与水中的这对“情侣”为伴,原来是在“偷听”鸭子的悄悄话。



杯影  陶天东 摄

点评:这幅作品构思特别巧妙,杯中的景象倒置,与杯外的景象互为补充,相互生发,杯中风光实,杯外风光虚,一杯之隔,世界万千。让人不由得再三品味,感叹不已。



传统与现代  张保国 摄

点评:半包围的构图,前景是传统,后景是现代,前后景叠加在一个画面里,引人联想。中景深的照片能较好地利用前景和后景的真实形象,将空间纵深的景物搭配转化为平面的视觉构成,这幅作品可圈可点。



凝视   王维宇/诠摄汇 摄

点评:烟囱像长了眼睛在凝视着每一个注视这幅照片的人。飞翔的鸟在烟囱之外都是展翅,在烟筒之上都是“眼睛”,这不是偶然,恰恰是作者的匠心所在,环境污染与珍惜生命,让我们不得不睁大了眼睛!



各自的世界  林华 摄

点评:两个互不干扰的窗户,在作者的匠心捕捉和刻意安排下发生了关联,相同的方框,不同的窗内景象与人物,不远不近的距离,仔细观察,两个人物应该在一个共同的时空里,只不过个人的心思与行为不同罢了。两窗之间的距离,在这里是留白,也是激发受众想象的所在。



功夫   陈冬 摄

点评:小喇嘛在旋转在跳跃,所以四周的景物全部虚幻,如同小主人公的视觉感受一样,这是艺术的表现人物以及人物的特定时空的主观感觉。大光圈、长焦镜头、高速快门的技术语言的运用,突出了主体,强化了主体,也适当兼顾了环境。



主席评片

点评人:孙振军(河南省三门峡市摄影家协会主席)



黄土地上的情思   米加林/诠摄汇 摄

点评:从所谓的黄金分割率与传统的美学角度而言,这幅照片谈不上佳作,甚至还可以说是有明显瑕疵与失败的。但是,这张照片又恰恰能够直达人心中最柔弱之处、能够引起观者情感共振的。民间有句俗语:画鬼容易画人难。由于摄影术的特殊功能,把人拍得“形象”也是一件轻易而举的事,但把人拍得“心象”却十分困难。了解农耕生活习惯的人都知道,农民是把家里的牲畜当成一口人来对待的,尤其是牛,长期被赞美,并因此而世代自豪。但是,社会进步生产方式更新了,牛下岗了。在这幅照片里,我们不仅看到了牛无奈的表情,也体味到了牛拔凉拔凉的心绪,更联想到的人在社会变革、新旧交替节点时刻的境遇——这,正是这幅貌似不成功之作的成功之处。但需要指出的是,这幅作品标题宽泛虚无,似有诗意却不着边际,依我之见,不如叫“交班”实在些。

·文章选自《中国摄影报》10月21日·第80期·4版,转载请注明!



《中国摄影报》订阅办法
2016年9月15日—2016年12月31日,均可前往您所在地邮局或拨打当地邮政订阅热线11185,也可登录中国邮政报刊订阅网http://bk.chinapost.com.cn/index.do,还可扫描中国邮政报刊订阅系统《中国摄影报》订阅二维码,直接手机支付订阅。

中国摄影报订阅和投递服务由中国邮政承担。中国邮政报刊微信订阅统一由“中国邮政”微信服务号提供客户服务。全国统一客服电话:11185-9-2。中国邮政报刊订阅网:http://bk.11185.cn/

每周两期,24个版面,单价1.5元,全年100期共150元,邮发代号:1-126,全国各地邮局均可订阅。


    关注 微文阅读推荐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