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岁吞哨子,强忍20年:这么大的事,孩子为什么不敢和你说?
前段时间,有个热搜让我很震惊一个小哨子,居然在孩子肺里藏了20年!

正常逻辑,这时候孩子应该赶紧去告诉大人是吧
但是小林没有,不仅当时没有,后来长达20年里都没有告诉家人
事情就此过去了吗?
也没有
后来这20年里,小林经常反复得肺炎

直到最近这次肺炎,一位细心的医生反复看了CT,发现真有个哨子藏在肺里!
这个在身体里隐藏了20年被浓痰包裹的哨子终于被取了出来

这些建议都很有用,可是,用它们的前提是,父母第一时间要知道孩子出事了呀
像小林父母,20年都不知道孩子6岁出过这么大的事,知道怎么急救又有何用?!
那小林出事时为什么不告诉父母?
这个情况很典型
我们当孩子的时候,为什么有些事不愿意跟父母说
我们的孩子,为什么有些事喜欢瞒着我们
我觉得,这个问题比科普更重要
孩子出事时,为何不告诉父母?

小林提到了,是不敢
他敢自己检查,敢告诉医生,就是不敢告诉父母
他在怕什么?
怕父母安慰,怕父母帮他吗?肯定不是,是怕挨骂
6岁的孩子懂得,吞哨子是一件错事,怪自己太调皮了
做错了事,回家会被劈头盖脸地骂一顿,甚至可能挨打
犯的错越大,爸妈就越生气,骂得就越凶
吞哨子多危险啊,我也很害怕,但是爸妈的打骂肯定会变本加厉,更让人窒息
两害取其轻,我宁愿偷偷忍着,也不愿意回家面对父母


我们身上,都有林先生父母的影子
平时我们没少叮嘱孩子,有事了告诉爸妈,爸妈能保护你
但是,真出事了,最先反应是什么?
是先愤怒抱怨,你怎么又干了坏事?怎么竟给我惹事?
骂完了,自己出气了,再着手解决事情
林先生的遭遇引起了很多人共鸣,很多网友在下面留言回忆自己的经历故事里一个个幼小的心灵,全是惊慌恐惧羞耻愧疚



我们随口的抱怨,情急之下的一句吵骂,激发孩子的是如何生存下来的应激体验,和恐惧紧张羞耻的情绪这个刺激如此深刻,以至于孩子即便能意识到自己有错误,大脑依然只关注恐惧羞耻
当下次再发生类似事件时,第一反应不是关注错误,而是再次被恐惧抓住,满脑子思考如何不恐惧
在恐惧的支配下,人通常是无法理性思考的,天大的事情也敢隐瞒下来
2年前,一个12岁的小男孩,和亲戚家小妹妹一起玩,妹妹摔伤了,男孩因为怕被大人骂,恐惧之下,居然用一块木板一下下把妹妹打死了!


上一代父母犯的错,我们不要再重蹈覆辙
自己小时候承受过的委屈,不要再让自己的孩子受

从现在开始,不论孩子有多大,平时多次反复告诉孩子:遇到什么事都可以跟大人讲也许孩子只有2-3岁,好像听不懂你的话没关系,她能感受那你的情绪
知乎上有位网友,就是这样做的于是,孩子经常会告诉他,在幼儿园里哪个小朋友尿床了,哪个小朋友今天中午没有好好吃饭,他自己今天被谁推了一跤,老师今天跟他说什么话了,老师嫌他没有好好睡午觉下午不让他玩玩具,他把谁打哭了,他把什么东西弄坏了等等

再次强调,孩子的世界没有小事只要大人训斥一次,孩子以后就什么都不说了,怕再被训斥
那我们听到孩子犯错误怎么做呢?首先赞美孩子的诚实,然后告诉孩子类似的事应该怎么做才对如果认为是老师有问题,私下去找老师
当然也不要矫枉过正感谢孩子的主动分享,也允许孩子有不分享的自由
如果大人不停地追问孩子,你有没有什么事情告诉我?可不可以把幼儿园的事情告诉我?这和打骂的本质一样,是另一种精神施压
永远用包容认可支持的态度倾听,孩子在你这里,从来没有感觉到过有任何心理压力,才会更乐于分享倾诉

现在孩子在我们看不见的地方独自玩耍,以后孩子去上幼儿园上小学,孩子和我们分开的时间会越来越长好好维护孩子什么事都愿意主动跟父母说这条沟通渠道,就像风筝的那条线,永远不要切断
如此,在我们够不到的地方,我们才能继续守护孩子
我们和孩子的代沟才能来得再晚一些
这份无条件的爱与支持,也会给孩子足够的安全感,去独自面对外面的未知
再看看这些也许对你有帮助的文章:

挖鼻孔也能让颅内感染?超实用鼻腔清理技巧!

当心!这种痛,可能遗传给孩子!

这个病死亡率高达67%,拖得越晚,孩子越危险

关注 微文阅读推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