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扬非遗文化,传承妫川文明

 

非遗文化炫动校园,师生沸腾嗨翻全场。...




2016年5月20日,延庆二中第23届科技艺术节举办之际,校园内鼓乐喧天,热闹非凡,延庆九支船、永宁南关竹马、高跷、太平鼓、舞狮子、二达子摔跤国家级、市区级非遗项目走进二中校园。学校精心组织,师生热情参与,演员倾情表演,为师生们奉献一场精彩的视听盛宴,促进了非遗文化的普及和传承,推进了活力校园的建设。

  •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延庆旱船


01
延庆旱船融文学、绘画、音乐、舞蹈、建筑等艺术于一体,具有很高的艺术和审美价值。主要表现如下几方面:
独特的道具造型,根据400多年前的民居和戏楼前尖而后圆的卷棚顶样式制作,船体大而稳。整个船体主要彩绘《白蛇传》中的故事情节和山水花鸟等图案。且均为精细的工笔画,形象逼真、色彩艳丽、对比鲜明,整体色调具有浓郁的民间情调,深受老百姓的喜爱,表现了延庆人的审美情趣和聪明才智。延庆旱船讲究“快、稳、漂、转”,阵容规模不等,有一只船、三只船、九只船甚至百只船。角色扮演鲜明,表演套路丰富。伴奏乐器以唢呐和大鼓为主,配以大钹、大镲、小钹等打击乐器,可演奏曲牌几十首之多。节奏欢快热烈而又变化自如,曲调高亢,演奏粗犷豪放而又连贯优美,具有浓郁的民间特点。2014年,延庆旱船被国务院批准列入第四批国家级非遗代表作名录,美名远扬,流芳百世。(此文字来源于延庆文化馆网)

  • 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永宁南关竹马
02
永宁南关竹马产生时间较早,据说当时全国只有台湾和永宁有竹马表演,至少有300年以上的历史了,是延庆地区极具特色的民俗项目。南关竹马根据“昭君出塞”的历史故事所创编,表演的是汉室送亲,匈奴迎亲一路行进的情形。其个性特色突出,情节完整,反映了深刻的爱国主义思想内涵。竹马道具完全由本村老艺人用彩布和竹篾经扎、糊、绘等多个工序亲手制成,乡土气息浓郁;竹马表演套路丰富,如“一字长蛇阵”、“九曲黄河阵”等;竹马的音乐伴奏由打击乐和唢呐组成,粗犷豪放。 2009年10月,“南关竹马”被北京市人民政府批准列入第三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此文字来源于延庆文化馆网)

  • 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延庆高跷
03
延庆的高跷起源于明代,盛于清代。延庆的高跷以“跑跷”见长。跑跷就是表现前面跑后面追的情形。延庆的高跷前面有渔翁扮相的姜太公和陀头扮相的金披僧,后面是白蛇、青蛇、许仙等扮相的演员。表演时,由姜太公和金披僧各领一队演员流星般在场地或急或缓小步奔跑,并在奔跑中变换各种队形和套路。跑跷的音乐伴奏节奏鲜明而活跃,吹奏曲调高亢、流畅、欢快而富裕跳跃性。高跷道具简单,表演灵活,场地可流动,表演风格活泼,颇受大众喜爱。(此文字来源于延庆文化馆网)
太平鼓
04


延庆狮子
05


06
  二鞑子摔跤



扫描二维码  关注公众号


    关注 延庆第二中学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