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明法师:顿悟渐修 不可各执一端

 

传明法师开示:历史上,关于顿渐的争论由来已久,最典型的是南顿北渐,都开了“无遮大会”来定宗旨了,以南宗完...





历史上,关于顿渐的争论由来已久,最典型的是南顿北渐,都开了“无遮大会”来定宗旨了,以南宗完胜落幕,真正奠定了南宗的地位,成为佛教史上的一枝独秀。

顿渐只是开悟的方式快慢而已,是比较而言,是修行方式,并非是结果,结果也是过程中的假设点。有的快速,有的快不了,只有慢慢来,不断积累福德资粮。依人分有利根钝根;依法分有顿法渐法;依时间有顿悟渐悟。

无论人、法、过程快慢,顿渐都不可完全割裂开来,各执一端,顿不舍渐,渐不离顿,有的渐修顿悟,有的顿悟渐修。前行后修,不离渐修,中间环节是顿悟,是质的转变,前行正行、凡圣的分水岭。

禅宗有教外别传的特殊方便,如自扯脱、他夺所、或自然机缘触动夺所、参话头等,先想尽办法让人顿悟,直接经验空性,以此确定信心,如人饮水,冷暖自知。当然,根顿者一悟直登佛地,根次之,悟后起修,直到圆满菩提而成佛。但禅宗在流传的过程中,一味的提倡顿悟,甚至极端到没前行后修,没过程,无操作,至顿至上,一有过程作为,都非顿法,最后都不知道是怎么死的?结果就是高悬不着地,让人“望宗兴叹”。 南宗的确有顿法在,但并不因此就否定渐法,只要有益行人开悟,引导行人超越能所的宗旨,都不应排斥,甚至应该大大提倡,以更多的教学方式引导行人。

但如何从有分别转为无分别智呢?这是个极大的问题,也是所谓宗派需要解决的问题,各宗自有各宗的解决方案。

从禅宗来看,顿悟非修非不修。非修是说并非从修而来,顿悟不可能从分别有为因果相续而来,一是有为,一是无为,如何从有为导入无为?非不修是说不修更不得,虽然顿悟是无修无证,但是如果不修就更不得了。而是在修的过程中体认本来智慧,在有限中体会到无限,才能够解脱。而从有为跳入无为,没直接因果关系。说明顿悟与渐修无必然关系,有可能从渐修顿超,但顿并不一定从渐修而来,也可以从顿法而更快速超越。

渐修如果没有顿悟,就失去渐修的意义,而且也不是真修,说好听是相似随顺,不好听的,有可能盲修瞎炼,无出头之日,如以轮回见欲辨圆觉,圆觉还同轮回。是否是必要条件,要看是否能够顿悟,可见顿是最重要的,俗话说,心诚则灵,灵了才诚,不灵就不诚了。

依传统说法,修行是因事修而起顿悟,依真悟而起广行,顿悟在实践过程的中心,但也是最后圆满菩提的结果。




南普陀寺官方微信

微信:南普陀寺

npts0592
随喜转载   功德无量
长按二维码 添加关注


    关注 南普陀寺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