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年轻人,厚着脸皮要出人头地”

 

“我真希望,有人在我二十七岁的时候请我去伦敦”《太阳报》的多西先生望着遥远的窗外,喃喃自语。这是美国著名记者...



“我真希望,有人在我二十七岁的时候请我去伦敦”

《太阳报》的多西先生望着遥远的窗外,喃喃自语。

这是美国著名记者贝克在《我相信青春永不磨灭》中对多西先生最煽情的描写。

上个世纪,《我相信青春永不磨灭》出版,作者,拉塞尔·贝克。

美国著名记者这一形容词并非足够展示拉塞尔·贝克的事业风采。专栏作家,两度获得普利策奖,被誉为“当代的马克吐温”。

种种头衔,都赋予贝克高大上的传奇色彩,事实确实如此。

1954年,他在华盛顿转入《纽约时报》,继续为该报采访白宫新闻。

后来专门采访国防部、国会山和国内政治新闻。

1961年随肯尼迪总统赴欧洲会见戴高乐和赫鲁晓夫。

采访过在日内瓦召开的老挝问题会议。

1962年他开 始为《纽约时报》撰写《观察家》专栏。

“凄惨”的童年,严苛的母亲。

一个从未蒙面——时刻被母亲挂在嘴边——供职于《纽约时报》——母亲的表兄是他的事业追逐对象。

“在大萧条时代,我还是一个穿着短裤的小男孩时,她就开始用这种战斗的呐喊无情地驱策着我。”

母亲相当严厉,在报纸还未入流的时代,对贝克进入新闻业充满愿景。

三十年代的美国,记者是一个三流职业,只有没出息的人才从事这一行业。而往往从事这一行业意味着没出息。

12岁成为新闻帝国的小卒子——报童,后敲开大学编辑室的大门。

初入《太阳报》,成为拿着“侮辱”性低薪水的治安记者,而且历时两年。

从一个警察局奔向另一个警察局,因为错过一个谋杀案差点丢掉工作,第一次采访伊夫林沃被同行PK下去,很多人越过他得到升职,他却还在原地做一名治安记者。

机缘巧合,因为十指打字快而成为主编。

不久,贝克开始了真正的记者生涯:参加兵工厂的户外盛会,报道浮木摔跤比赛,报道宾夕法尼亚车站的人流,采访参加和平大会的外国代表。诸如此类,年纪轻轻的贝克在美国报业公会活跃起来。

但钱,钱,缺钱一直是个问题。

微薄的薪水——70美元——不足以养家。

高过工资的租房费,婴儿的奶粉,都将缺钱摆在了最头疼的事情。

许多人越过他升职,或者换一份薪水更高的工作,唯独贝克在《太阳报》坚持着。

终于有一天,多西先生“接见”贝克,给了他前往伦敦做特派员的机会。

前往伦敦的路上,他受到前所未有的荣耀。可以不顾及的花钱——报社报销;出入名流场所;认识高层人士。

随之而来,问题出现了。在伦敦的大雾中,他迷失了自己。在上流社会迷失自己。

伟人的不同之处就在于,他能随时发现自己的状态,并避之。

他这样写道:“自从我在南安普敦走下跳板,就越来越陷入这活生生的梦魇中,充满着指向失败的征兆”。

从贝克开始叫“多西先生”为“老伙计”,薪水涨了十美元,朝白宫进发,来到参议院,最后结束报道生涯。他对所有人说,一生影响最大的人是母亲。

“我的专栏获得了普利策奖,而吹响号角的那个女人,永远走了”。

与美国大萧条时代一样,我国记者面临着经济下滑,工资拖欠的囧境。

据不完全统计,山西晚报等三家报纸,曾出现记者讨薪。三年未发工资,让记者们打出还我青春的标语。

媒体面临这种困境,工资少,福利无,编外,不稳定。种种因素让越来越多的媒体人转行。

记者网曾发布这样一篇文章:记者欠薪讨薪:记者是无能的弱势群体?





报着最斗志昂扬的理想,拿着惨无人道的薪水,现实面前,理想是那么飘渺。

自然,我也开始想出路。稿子被毙,迎合市场推送暴力新闻,这让我寝食难安。我找到那么大的线索,不被批准,我想去报道山区,没有经费。

然后我热泪盈眶的发现,除了会写点东西,一无是处。什么也不会。

我见过某电视台记者在现场要求当事人摆拍。这不是记者该干的事。

当然,每一行都有它的不易,有的人乐享其中,只不过我却是个做不到就会转头的人。

此时,我想起了曾国藩,木秀于林,风必摧之。锋芒毕露,人必非之。要么同流合污,要么退出。

历史的法则,亘古不变。


    关注 同窗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