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磅 《广州日报》报道我院技能大师杨伟明

 

《广州日报》专题报道我院”杨伟明大师工作室“。...





广州日报·报道

2016年5月12日,《广州日报》标题为”广州技工院校拥有3个国家级大师工作室“的专题报道中,我院”杨伟明大师工作室“杨伟明大师以“师带徒”的形式,开展“技艺传承”和“产学研”相关工作,推动我院师生专业技术攻关能力整体提升,为广东产业转型升级提供强有力的高技能人才支撑,弘扬工匠精神,助力中国制造!



杨伟明

广州市机电技师学院 杨伟明大师工作室负责人

高级技师、一级实习指导教师,广州市机电技师学院教师。工作室在行业内,已对区域机械制造行业产生较大技术辐射作用,为社会培养和输送了110余名数控技师和预备技师人才。

《广州日报》报道我院杨伟明大师








杨伟明:

技工学生是技术骨干

是保证品质的直接人

“作为机电人,我一直秉承的‘爱岗敬业、专注坚持、一丝不苟、精益求精’的信念,也可以说是自己的‘工匠精神’。这种工匠精神把工作当做一种修行,并在行动中体悟修行的乐趣。”杨伟明说,他于2001年在企业实习半年后回到技校,从事钳工专业的教学工作。

后来,他受命负责进口五轴设备(MIKORN UCP710)的生产与教学工作,这台设备的厂商技术人员都在香港,每次的技术沟通只能通过电话,说明书又全是英文,每天下班后他都学习到深夜,“有时甚至到天亮,所以我知道5点多钟校园树上的鸟叫的声音最哄亮。”最终,杨伟明用了2个月就能使用五轴机床协助校办工厂进行对外产品加工,“这是我工作后首个最有成就感的任务。”

杨伟明认为,目前我国制造业存在大而不强、产品档次整体不高、自主创新能力薄弱等现象,难以适应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需求。职业教育与技工教育培养出来的学生是企业的技术骨干,是保证品质的直接人。要提高品质与产品的自主创新能力,必须在技工教育中就开始培养具备“工匠精神”的技术工人。


“在平时上课讲教学案例时,我会注重对同学们的责任心的培养,哪怕是一个零件上的倒角,我都要求他们必须满足图纸的要求,不得偷懒。”在谈到如何培养学生的工匠精神时,杨伟明表示,除了培养良好的职业素养,还要培养技术创新的能力。

“如今有些技术工人存在急功近利问题,缺乏对工作的专注和坚持,也有点心态浮躁,缺乏对工作的珍惜和敬畏。”杨伟明指出,有很多技工学生因为工资待遇问题,经验与技能还没有积累就频繁换岗,导致技术没有积累,更谈不上技术创新。因此学生在专业技能成长的同时,也要注重自身人文素养的提高,要树立一种对工作热情执着、对产品精益求精的精神,才能在枯燥的重复工作中,拥有不知疲倦的技术性快乐。“坚守工匠精神,就必须摒弃浮躁。”杨伟明最后说。

——摘自《广州日报》



广州市机电技师学院

唯一官方订阅号

聚焦机电   关注职教


    关注 广州市机电技师学院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