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果壳生活 一次跨越世纪的对话

 

编者按从陌生到熟悉,从相识到相知,本科2015级的“小鲜肉”们来到中国科学院大学已经半年,2014级的“...




编者按
从陌生到熟悉,从相识到相知,本科2015级的“小鲜肉”们来到中国科学院大学已经半年,2014级的“小果仁”也已在“果壳”度过了一年半的大学生活。相信每位“果仁”都有着自己最真切的感受与最独特的故事。这些故事或是欢声笑语的校园随笔,或是勤勉刻苦的学习手札。这些故事或可以鼓劲励志,或可以指路引航。今天,“我的果壳生活”专栏的主人公是1409班的张澄,材料专业,来自辽宁省

她的生命已经整整跨越了一个世纪,目前独自一人生活在北京城一个简陋的房间里,双目失明,无亲无故,却坚持生活自理。而在2015年,她又做出了一个可能令大部分人都无法理解的决定——将其多年来的几乎所有积蓄,合计60万元,全部捐给了中国科学院大学。她是国科大外语系的退休老教师吴宁。

那个午后,我与国科大志愿者协会的同学们一起去拜访了这位百岁老者。在她家门前,我们敲了敲门,过了许久里面才传来一步一步缓慢挪动的脚步声,虽然从老人家平时坐着的位置到门口只有几米的距离,可对于这位特殊的老人来说,这实在显得太遥远了——她只能依靠手扶着墙和屋子里其他一些椅子之类可依靠的家具,摸索着来到门前为客人开门。

虽然行动不便,但老人的思维依然敏捷,能够清晰地表达自己的想法,甚至对于现代社会的潮流仍有很深的认识。与吴宁老师沟通的过程中,丝毫没有感觉到陈旧与压抑。她对我们讲,每天收听广播是她生活中的主要事情,因此对于每天的新闻都会有所了解。她和我们谈论了乔布斯,讲到手机对于当代人的影响,我们让她摸了摸我们的手机形状,又谈及老人在老北京一个普通的四合院内的儿时记忆,又聊到她革命时期到南京、上海、重庆、四川等地辗转的生活,甚至还聊到了云南的特色火腿。

虽然老人看不到我们,但仍尽力地面向我们的方向坐着,仔细地听我们所说的每一句话,甚至在短时间里努力地记忆我们每一个人的名字。当谈论到她很感兴趣的事情时,从那慈祥的面容里,我能看到一种发自内心的微笑。我很开心能为老人带来哪怕一点点的快乐。后来,当问及为何要将积蓄捐给国科大时,老人只是淡淡地说,这钱来自国家,现在还给国家,用来培养人才,建设国家,没有什么不合理的。

临走,老人拉着我们的手,叮嘱我们,从今以后无论何时,一定要注意自己的品行,都要坚定爱护自己的人格。

在这短短的一个小时的交流中,我感受到了一种前所未有的精神洗礼。经历了百年的岁月,品行丝毫未染尘垢。我不知道在当代还有几人能有这样的坚守。从进入国科大学习以来,我一直近距离地感受着来自中国科学界的那些前辈们的精神坚守与优良品行。确实,那些大科学家们都有着很纯粹的灵魂,如若整日忙于俗事,或许很难能专注于科学。

科学属于那些拥有纯粹灵魂的人们。在国科大,来自科学的熏陶,让我更加地懂得如何去守护生命中值得坚持的那一份纯粹。

看官可有什么想与果果分享的?
投个稿告诉我吧~
投稿邮箱:wechat@ucas.ac.cn
文:张澄

作者系中国科学院大学本科生

美编:高塬

校对:何源

责任编辑:高寒飞


    关注 国科大高招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