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V丝毛毯手工编织大师汪巧银

 

汪老师在16岁时被招工到当时的青海地毯一厂从事地毯编织,通过研习丝毛毯及手工挂毯配色、编织技巧...







汪老师在16岁时被招工到当时的青海地毯一厂从事地毯编织,通过研习丝毛毯及手工挂毯配色、编织技巧,三十岁不到便成为织毯车间的主任,技术骨干,负责所有进出口毯子的编织指导。她见证了青海手工丝毛毯从60年代发展至今的兴衰,却固执地要把这项手工技艺沿袭下去。

“我在14岁时了解并掌握了织毯技术,当时选择学习丝毛毯编织的时候其实并不太了解丝毛毯,因为年龄小悟性高加上师傅的提点,我是比较早出师的人。上机梁作丝毛毯不仅需要耐心还要走心,技术的娴熟是一个日久历练的过程。五年以后,我觉得,既然自己已经对织造技术很熟悉了,那么能不能给自己一些挑战,把织造和配色结合起来,我认识了一些纺织界的朋友,就和他们学了很多,可以说是自学了毛纺织构造和美术学。之后我又去了上海等地学习配色和美术构造、色彩组合,期间也看到了很多不同材质的印花图案、丝绸制品、苏绣之类的,我就在这(挂毯)里面加入了一些自己对美术构造的想法,在配色方面用渐进的方式把挂毯当做油画来编织,可以说这个结合了我之前学到的所有知识。印花、刺绣、编织、钩针、美学、色彩组合……是一次很全面的展现。这样的创新很快就收到了成效,来自中南海、人民大会堂、青海省人民政府的订单纷至沓来,人们对挂毯的认识也不在是一块毯子而已,就像对待艺术品一样啧啧称赞的时候,我感觉很幸福。”

手工挂毯成为青海对外出口一面极具特色的旗子,青海丝毛毯的档次也因为挂毯的发展得到较大的提升,汪老师作为手工挂毯的中坚力量成为厂里的顶梁柱,“由于后来厂里改制、工人下岗,我也快到退休年龄,在藏羊集团指导过几块手工挂毯之后就一直在青海地毯协会教学徒,这个期间因为种种原因,丝毛挂毯几乎没有人会织,我选择在这个时候还坚持做手工丝毛挂毯 ,有一个原因就是我想让它得到传承和发扬,让大家看看被中南海、人民大会堂频频选中使用、在70-80年代为青海赚取大量外汇的手工丝毛挂毯应该是什么样子的,每一幅手工挂毯都应该是一件独一无二的艺术品,应该像画作一样流传下来,我每天拿起毛纱和工具有就会有很多新的想法和美好的回忆,这个就是我的灵感来源,我想在我人生有限时间里都可以在这里不停地工作。”

“这门技艺就很具体。技法是要靠时间的历练来提升,但精髓还是在于匠人的心性,挂毯是地毯世界里的精品,是编织产业里需要有灵魂和艺术提炼的一种欣赏性很强的艺术品,每一幅挂毯都像一幅画作一样,反映一种精神境界和感情,我想对于挂毯看山不是山是一种比较高的欣赏境界,但看山还是山就是我希望的感受,再高明的艺术品最终也是想反映和还原生活本真的样子,从生活里来,静静的体会手工挂毯所承载的历史和文化价值就够了。我从业四十余年,一开始什么都不懂,没有任何美术功底,只是我从小就喜欢做手工,后来恰好碰上了我的师傅,干的也是自己喜欢的工作,这个行业有很多艺术性的东西让我感兴趣并热衷于钻研它,也比较幸运,得到很多人的帮助,有机会在手工丝毛毯的基础上做一些创新和提升,有了挂毯这个更高的平台,学习到更精深的东西。我很感谢我生活过的时代,让我有机会接触和学习这个领域里几辈人传承的精华,这在现在几乎是不可能一个人完成的事情,虽然挂毯在时下成为小众产品,但它的艺术性却被更多人的认可,受到大家的喜欢。现在每一块挂毯都是我和学生们一点一点完成的,我只想还有人能懂能学会我一辈子学习积淀下来的手艺,还有人能看到手工编织的精品挂毯。我还有个计划,就是去青海、西藏、云南等少数民族居住的地方走一走,研究一下扎染啊,剪纸、刺绣绒绣啊这些传统的民间手工艺,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创新现有的织染技法和编织手法。我更愿意称自己为一个手工匠,手工是我毕生的追求。我想要把这些传统的东西通过我和我的学生展现出来,让手艺不至于失传。从织造到平剪,每一块挂毯都是几个月甚至几年的时间打磨,我觉得手工挂毯就是慢工出细活,就是少而精的产品,它需要千锤百炼才具有灵魂价值。挂毯这种东西可能很多消费者现在还不认可,不知道甚至没接触过。我也清楚所有的产品都需要推广,但我不太喜欢那种浮夸的宣传方式。我更希望丝毛毯手工织造的技艺能得到传承并发扬光大,让它在一个更广阔的平台上得到展示,追本溯源这才是我用一生的经历需要实现的人生价值。




    关注 sole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