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千金之宝”——侯马蝴蝶杯

 

非物质文化遗产依托于人本身而存在,以声音、形象和技艺为表现手段,并以身口相传作为文化链而得以延续,是“活”的文化及其传统中最脆弱的部分。...

“蝴蝶杯传家宝千金难买,将美酒斟杯内彩蝶飞来”,这是山西古典蒲剧《蝴蝶杯》中的一段唱词。它说的是太原公子田玉川,与渔家姑娘胡凤莲难中相遇,一见钟情,田玉川以传家之宝蝴蝶杯相订终身,锄奸报仇的故事。这里所说的“酒满蝶飞”的蝴蝶杯,就产自春秋晋国都城新田,也就是今天的山西省侯马市。
侯马蝴蝶杯,造型古朴,设计奇绝。一支腰细脚宽的高脚细瓷杯座上,像一只反口金钟形玉色酒盅,杯沿镶金,光彩夺目;外壁二龙戏珠,彩色斑斓;内壁婷婷花朵,妖娆美丽,被誉为“千金之宝”。斟酒满杯,便见一彩蝶从杯底泛起,起落于花丛之间,栩栩如生,出神入化,杯酒饮尽,彩蝶顿逝,是为“杯满蝶现,酒尽蝶隐”之酒具佳品,誉冠神州。
侯马蝴蝶杯制作工艺

蝴蝶杯,古代饮器之一,以杯中“酒满蝶显,酒干蝶隐”的奇特视觉效果而千古流传,被世人美誉为“千金之宝”。蝴蝶杯在宋代就有记载,但是明代之后因战乱工艺失传。2006年,在侯马市民周尚明的研究下,几经周折将蝴蝶杯技艺重现于世,荣获国家专利。之后,侯马蝴蝶杯也被列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周尚明介绍说,“蝴蝶杯杯体采用天然玉石为原料,经百次手工雕琢打磨而成。并利用光学透镜原理和现代夜光彩绘技术,使斟满酒后可以看到杯内的彩蝶荧光飞舞。”
侯马蝴蝶杯,造型古朴,设计奇绝。一支腰细脚宽的高脚细瓷杯座上,像一只反口金钟形的玉色酒盅,杯沿镶金,外壁二龙戏珠;内壁婷婷花朵,被誉为“千金之宝”。斟酒满杯,便见一彩蝶从杯底泛起,起落于花丛之间,栩栩如生,出神入化,杯酒饮尽,彩蝶顿逝,是为“酒满蝶显,酒尽蝶隐”之酒具。

蝴蝶杯在我国宋代就有记载,《陶录》记载:“邑绅刘吏部藏古瓷器,内绘彩碟,贮以水,碟即浮水面,栩栩如生,来观者众,遂秘不示。”当时的“蝴蝶杯”民间流传盛广,古代男女将它作为美好爱情的象征。因制作工艺奇特,大多为祖传作坊,蝴蝶杯往往被官吏们当做稀世珍品而收藏。
随着朝代更替,蝴蝶杯越来越为罕见。明代末期,战乱频繁,蝴蝶杯的制作工艺也渐渐消失。后来只能从戏剧中史料中,听到见到它的名字。
“蝴蝶杯传家宝千金难买,将美酒斟杯内彩蝶飞来”,这是山西古典蒲剧《蝴蝶杯》中的一段唱词。它说的是太原公子田玉川,与渔家姑娘胡凤莲难中相遇一见钟情,田玉川以传家之宝蝴蝶杯相订终身,锄奸报仇的故事。这里所说的“酒满蝶飞”的蝴蝶杯,就产自春秋晋国都城新田,也就是今天我省的侯马市。

这个给人以爱情遐想的传说,被人以各种方式口口相传,不少民间地方剧种以艺术形式,将蝴蝶杯的故事延传下来。中国传统的京剧、晋剧、蒲剧、秦腔、河北梆子等剧种中,都有剧目《蝴蝶杯》。
说起蝴蝶杯的重现,今年53岁的周尚明回忆说,1979年,在侯马市郊区崖口村的一村民家发现了一个奇特的杯子。这个杯子腰细脚宽,古瓷器的色韵流光溢彩,看着这样奇特的杯子,他将杯子捡起来,并将其带回家中。一次,他发现了斟水满杯时,一只色彩娇艳的蝴蝶翩翩起舞,扇动着翅膀,犹如活了一般,而当水渐渐减少,飞蝶也逐渐隐匿消失。
一时间,很多人争相来看这个神奇的杯子,引起了很大的轰动。后来,经过文物部门相关专家鉴定,这个杯子正是绝迹千古奇葩“蝴蝶杯”,之后,这个杯子陈列于侯马市展览馆,供群众观赏。

这个绝迹千年的杯子引起了很多人的关注,一批曾在侯马插队的知青重返侯马,以个人力量组织开发蝴蝶杯,只可惜没有成功。之后侯马成立了陶瓷厂,调集研究人员悉心钻研“蝴蝶杯”技艺,但成品合格率只有2%左右。因投入巨大,收益却连日常开支都无法维持,该技艺的研究只能暂时停止。
1982年,周尚明转业到侯马工作。业余时间,他四处收集有关蝴蝶杯的资料。之后,受朋友之邀,他到侯马陶瓷厂帮忙,接触到了更多关于蝴蝶杯的信息,对蝴蝶杯产生了极大的兴趣。1997年,他下岗在家,从事“蝴蝶杯”的研究工作。

“蝴蝶杯工艺复杂,许多工艺无法实现,造成陶瓷蝴蝶杯成品合格率低。为了攻克这一难关,我走遍了长治、西安、唐山、石家庄、广州、武昌、景德镇等地,终于在2006年将蝴蝶杯研制成功,并申请了国家专利。”周尚明说到这些的时候,显得非常兴奋。
精心研究,深入发掘,周尚明弄清了古代艺人运用娴熟的“杯满蝶现,酒干蝶隐”的光学原理。关于原理,周尚明解释说:“杯脚里,细弹簧上装一彩蝶,杯子受到微小骚扰,彩蝶就会振动。杯底中央,嵌装一类似于凸透镜功能的东西。杯中无酒,彩蝶在凸透镜焦点之外。杯中斟酒,酒作用为一凹透镜。凸透镜与凹透镜合在一起成为一个复合凸透镜。彩蝶便落在复合凸透镜的焦点之内,彩蝶通过复合凸透镜形成放大虚像图,人就能清楚地看到放大了的蝴蝶。”

他从全世界一万多种蝴蝶中,挑选最美丽的品种彩绘制作,而且从香港专门购买特质的材质制作蝴蝶,成为了唯一可以显影的酒具,也成为名扬中外的工艺精品。
制作这样一个精美杯子,也要经过非常复杂的过程。周尚明介绍说:“首先选料非常的讲究,每次我都会去陕西和河南购买天然的矿玉。料选好后,接下来经过切割、打磨、精修、抛光、合口、装配等复杂的过程。这个小小的杯体,要在手中至少翻腾上百次。因为玉质地凉,在制作过程中,也受气候影响,只有在天气好的时候,才能下料制作。在打磨的过程中,离不开水,而且手感非常的重要,稍微有点偏差,杯子就会碎,是一个非常精细的活儿。”

6年来,周尚明说,在省里的推荐下,他带着自己的蝴蝶杯参加了许多大大小小的展会,每当自己的展柜前因为展品的工艺奇绝站满了赞叹的人群时,他内心非常自豪,正是这样的一份力量也一直在激励着他。周尚明表示,他有责任,有义务把“蝴蝶杯”这一民族文化瑰宝传承下去。
周尚明的手工小作坊,虽然有了发展,但是在技艺传承上仍然存在着问题。现在,周尚明依然在自己家中的一个不足8平方米的工作间里做着蝴蝶杯。而且,因为玉制的蝴蝶杯造价比较高,买的人也很少。
周尚明说:“在河南和西安都有我设置的一个点。但是发展还是不尽人意,重要的工序还只有我一个人能完成。儿子虽对此也有兴趣,但毕竟有自己的工作,无法全身心投入,学不到精处。之前也收过几个徒弟,年轻人缺乏些耐心,也耐不住寂寞。没干多长时间,就不干了。”周尚明说。
非物质文化遗产依托于人本身而存在,以声音、形象和技艺为表现手段,并以身口相传作为文化链而得以延续,是“活”的文化及其传统中最脆弱的部分。因此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的过程来说,人的传承就显得尤为重要,但是后继无人的现状也让他堪忧。
欢迎加入【一和晋商】





    关注 一和晋商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