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团结”少年讲述自己的故事

 

听故事我叫曹亦骏,来自伊宁市第二中学,今年14岁了。我的爸爸是公务员,妈妈是一名中学教师...

听故事

我叫曹亦骏,来自伊宁市第二中学,今年14岁了。

我的爸爸是公务员,妈妈是一名中学教师,他们工作都很忙。所以,我出生100天,妈妈就把我送到了维吾尔族“姆妈”家,从此,我就有了一个响亮而富有寓义的名字------阿尔曼(维吾尔语:希望,姆妈希望我能够像小树苗一样,茁壮成长)。从此,我也就有了一段多彩、难忘的生活。

我的“布阿”(维吾尔语:爷爷的意思)叫艾买提,“姆妈”(维吾尔语:奶奶的意思)叫阿依先木,他们非常善良,对我疼爱有加,经常和邻居们说,我是他们的第一个孙子,汉族孙子(维吾尔语)。那时候起,我就在姆妈暖暖的怀抱中安睡,在布阿淡淡的烟草味中尽情玩耍。只要一离开他俩的视线,就会呼唤声声,阿尔曼,阿尔曼你在哪儿(维语);再热的天,也不让我穿短裤,怕我不小心摔着膝盖,我俨然就是一个维吾尔族小“巴郎”,一口纯熟的维语,让我和周围的小朋友不分民族地融为一体,尽情欢乐。这样无忧无虑的日子一晃就是六年多。在这六年中,我知道了饭前“祷告”,保佑全家平安,饭后感谢,上天赐予我们食物,让我学会了感恩,懂得了珍惜。

2008年9月,我上小学了,从此就离开了姆妈的怀抱。小学的生活让我应接不暇。我时常想念那浓浓皮亚子味的抓饭,那淡淡芹菜香味的拉条子,还有那挥之不去孜然味的薄皮包子……妈妈似乎很能理解我,周末时常带我回姆妈家,就像每次回奶奶家、姥姥家一样,总是大包小包的。姆妈总是以最快的速度把我搂在怀里,亲吻我的小脸,还不时的抹着眼睛。我又可以闻见那久违的抓饭香,又可以听见布阿说“这个小鬼,聪明的很!”(维语)。

2014年9月,我成了伊宁市二中的一名中学生,进入了我向往已久的足球队。足球队里,我是唯一一名汉族队员,其中有个队员也叫阿尔曼,当介绍我这个新队员时,我给自己的名字加了一个后缀“阿尔曼.艾买提”,我用了布阿的名字,因为我真的很想他。在足球队,我们队员之间互相学习语言,互相交流球技,我们之间没有民族之分,我们是其乐融融的一个集体、一个家庭。为了不耽误我们的学习,球队的训练大部分时间都在周末、寒暑假进行,从此,回姆妈、布阿家,也就成了我的一种奢望。

现在的我,只想着好好学习,盼着快快长大,早日参加工作,这样,每个周末都可以回到姆妈、布阿身边,尽情地说笑、尽情地吃各种美食,尽情地享受这无边无际的爱。

【八(12)班曹亦骏撰稿】


    关注 伊宁市第二中学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