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绘画画的“像”就是好吗

 

我曾听到不少家长对儿童画的品头论足,其中不乏真知灼见,他们以为孩子只要动手去画,画得愉快,画得“像”...



我曾听到不少家长对儿童画的品头论足,其中不乏真知灼见,他们以为孩子只要动手去画,画得愉快,画得“像”与“不像”都无关紧要,重要的在于参与,发展其空间智力和动手动脑的能力,丰富其想象力,培养其良好的审美品位,陶冶其道德情操等等,这就足够了。对这样明智的家长只有感谢他们对儿童美术教育的理解。

但是,与其相反,不少家长的问题总在一个误区里兜圈子,比如有的家长常常看着自己孩子的作品,皱着眉头说,我孩子画的像什么?简直是“四不像”!当然,在这样的责怪下,孩子一脸的委屈。于是我问,你认为应该像什么呢?他们说,起码应该一看就像那个东西。我明白了,照他们的看法,儿童画重要的标准应该是“像”,画人像人,画动物像动物,画大树像大树,画房子像房子……什么都不像,那算什么绘画呢?

我再追问,你们所说的“像与不像”拿什么作参照呢?客观真实?艺术真实还是心灵真实?他们摇摇头说不清楚。所以我只有进一步解释我对儿童画的认识,供他们参考。

我以为,儿童美术教育的目的不是培养艺术家,而是培养儿童审美的品质,所以不能拿“像”与“不像”做标准。其实“像”与“不像”早就不是什么新鲜的问题,这样的争论真的有点陈旧了。西方文艺复兴以来,历经古典主义、浪漫主义、新古典主义、一直到现实主义、新写实主义,都把在二维空间追求三维空间的立体真实作为绘画的主要课题,研究了几个世纪。“像”与“不像”似乎是区分艺术家素养高低技能高低的分水岭。但自从近代照相机和摄影技术的诞生,给追求真实的绘画传统造成了极大的冲击。艺术家们普遍反思传统绘画追求“像”和“逼真”的价值体系的意义。与此同时,新的观念、新的形式和新的材料技法应运而生,追求创新成为艺术家创造才能高下的标志,谁一味地墨守成规、恪守传统就走向平庸。










毕加索作品



米罗作品

中国的文人画家更早地熟谙这一艺术秘密,他们或者“重传神,而不舍弃形似”;或者“重传神,不求形似”;或者“神似与形似并重”。人人皆知的齐白石大师早在几十年前就认为艺术“贵在似与不似之间,太似为媚俗,不似为欺世”。改革开放以来的艺术更朝着多元、创新、现代的态势发展,“像与不像”早已不是分歧所在,只要你能完美地表现艺术的真实,情感的真实,“像”与“不像”都可以。如果现在有谁再提出这个问题,肯定会贻笑大方。
八大山人作品

成人的艺术尚且如此,更何况儿童绘画呢!现代主义以来,不少艺术家都虚心向儿童学习,比如马蒂斯、毕加索、亨利·卢梭、夏加尔、克利、米罗等人都不约而同地从儿童那里发现率真、大胆、稚拙、真诚和异想天开,并终生追求儿童般的感觉,儿童般的心态,儿童般的想象,儿童般的放纵涂鸦,难道有谁责怪他们画的是“四不像”吗?艺术批评界、艺术市场和广大观众都能理解艺术家,并给与高度评价,把他们的作品抬成“天价”,我们这些直接和孩子们打交道的大人,就更没有理由去批评孩子们的恣意涂鸦了。如果追求真实,可以去学照相术,更何况当今的照相术也在推陈出新,也在追求诗性、意境和抽象的意味。可以这样讲,艺术在当代早已不把反映客观真实当成自己的主要目标了,那么,为什么要苛求儿童美术作品必须“像”呢?

儿童美术教育观念在转变,不仅教师要转变,家长也要转变。我们应当引导孩子们发现世界,发现美,发现有点特别的意味,并抒写自己的感觉和心情,不再把“像与不像”作为课业评判的标准,不再用成人的眼光审视儿童的稚趣。








    关注 豆苗美术工作室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