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失的文化记忆—永娣家的崇明土布

 

对于曾经世世代代生活在这里的人民,崇明土布承载了她们一生的幸福与荣耀的缩影,只是从人们日常生活的手里,消失得太快了。...

消失的崇明往事
作为一名生态人文摄影师,为了拍摄土布我也准备了一些功课,了解到两个有意思的背景:第一是崇明岛地处长江入海口的独特地理位置,在长江这条母亲河不断冲刷下泥沙汇集,咸水淡水交汇处的盐碱地上种植的棉花自元明时期品质就极其优秀,奠定了崇明土布的物质基础。
二是明嘉靖年间的崇明知县夫人来自广西,她把自己娴熟的织布技巧传授给当地百姓,勤劳聪明的崇明女性便掌握了系统的纺织技术,此后的四百多年,崇明一跃成为产量和品质都傲视全国的纺织大县,并远销海外。
可是到了上世纪90 年代初期,崇明土布却以人间蒸发一样的速度从人们的视野中消失(就像很多其他美好的事物一样),20 年前几乎家家户户都从事的土布纺织,如今在崇明岛上却难寻得到几架纺机。
现如今崇明土布也如愿以偿地入选非物质文化遗产,岛上也有了崇明土布馆等旅游景点,但土布赖以生存的基础却已销声匿迹,当地人压箱底的老布也在商贩们的扫荡中越来越少。我们决定绕开这些显山露水的招牌,到这位一心想开民间崇明土布博物馆的何永娣家拜访。
最后的布上记忆


永娣的家是幢临街的房子,一楼开了个卖各种纸品的小店,二楼以上就到了她的土布天地。上楼便看见一间20平方米不到的房间里,除了门口和窗户,四面都被满墙的土布包围了。搜集土布完全出于她自己的兴趣,因为土布都是手工织成,即使同一个纹样在每个人手里也会有细微的出入,会打上每个制作者的审美、态度、性格等烙印,特别值得玩味。
更有意思的是,这些土布就是当时女性表达思想和情感的画布,仔细看布面的纹样,不难发现诸如“北京天安门”、“东南西北人人要干革命”等富有时代气息的词汇,细腻地藏在布面纹样里。她说在村里的宅基地上她正修自己的土布博物馆,等竣工修缮完毕这些“宝贝”就会搬到新家去住了。崇明岛上,像她这样四十多岁的人,基本上是最后一批从小学做土布的一代了,更年轻的大多都不会这门手艺了。
“以前这里结婚,根本不看媳妇长得好看难看,个高个矮,先要把家里的柜子打开,看看布有多少,看看布织得怎么样。如果有一柜子漂亮的好布,那必定是好媳妇,不愁嫁个好人家。”永娣边说笑着边拿出一卷布说:“你看,要是柜子里的布都是这样,估计就很难嫁出去了。”当我表示看不出什么差别时,永娣姐着急地说:“啊?看不出吗?这布织得这么松垮,颜色搭配得也不好看。你们看得太少了,看得太少了呀。”
对于我们,崇明土布或许仅仅是呈现出昔日上海周边农村女性的那一丝丝精致与讲究,可对于曾经世世代代生活在这里的她们,崇明土布却是承载了她们一生的幸福与荣耀的缩影,只是从人们日常生活的手里,消失得太快了。
本文节选自《旅行者》杂志2016.05期


    关注 旅行者传媒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